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层“三门干部”要自觉补“短板”

  近日,有基层干部反映“现在乡镇干部的主体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会考试的干部多,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少,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尤其欠缺”。可以说,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基层干部的“基本功”和“招牌菜”。少数地方存在“基层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的问题,不免让人感到担忧。

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不断扎密,一方面保障了基层选拔干部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催化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转型。虽说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干好基层工作对干部文化水平和理论基础提出更高要求,然“三门干部”身上书卷气较重、缺少泥土味,难以深入了解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增进群众福祉。从某种角度看,“三门干部”折射出少数基层干部知识文化素质与基层工作能力的不匹配,事实上成了基层治理和自身成长的一块“短板”。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基层干部称为“泥腿子”干部,把常年与群众打成一片、“混在一起”的干部称为“老基层”,足见做好群众工作之于基层干部的价值分量和重要程度。“脚踩大地,充满力量”,群众是干部生长的土壤、生存的底气,基层干部践行初心使命、担当尽责,必然要走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必经之路。

归根结底,“三门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的经历经验,对乡情村貌、风俗人文、群众心理等了解不深,同群众面对面交谈要么不知说些什么、要么聊不到点上,坐在群众身边却走不进群众内心,自然工作得不到群众支持和理解。“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因此,“三门干部”要想在基层扎根落地、开花结果,关键要打破“家门”、“校门”和“机关门”的束缚。

俗话说,“多年媳妇熬成婆”。基层“三门干部”得常到“村门”去学学、常到“巷门”去看看、常到“院门”去聊聊、常到“田门”去干干,一边学一边看、一边聊一边干,舍得鞋子踩脏了、袖口磨破了、双手长茧了,那么嘴皮子“溜”了、臂膀子硬了、干劲更足了。久而久之,定能锤炼坚强本领和积蓄丰富经验,由基层“菜鸟”变为基层“老手”,把群众工作干出色、干出彩。

哲人有言,“凡属过往,皆属序章”。囿于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基层干部无法改变“三门干部”的过去成长经历。但展望未来、行稳脚下,基层干部尤其是基层年轻干部就必须做出正确抉择、激发主动作为,自觉补齐短板、激浊扬清、去伪存真,多向基层群众拜师求教、多“以老基层为伍”、多到实践中锻造打磨,才能于基层广袤舞台中实现涅槃锐变、脱胎换骨,做一名组织放心、群众安心、充满信心的合格基层干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好群众工作先做好“三好”干部
干好基层工作要做到“三个明确”
“三门”不够,干部还须进“一门”
基层年轻干部须打破“门口效应”
从“三门干部”到“三能干部”
五类纪检干部受基层追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