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国维治学的君子气质
    王国维以一位纯粹学者的身份自居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一生教人无数,著作等身,潜心研究文章之事,亦怀民族之大义。在治学成就上,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学术巨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世界性的格局纵横古今中外;他淡泊名利,追求真理,坚守治学的君子气质。所谓君子气质是指治学应如君子“不为利来,不为利往”,坚持“和而不同”,善于“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王国维一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以高尚的品格、宽广的胸怀、卓绝的智慧来阐释治学的君子气质,实践自己的家国情怀。
  治学“不为利来,不为利往”
  王国维治学只求真理而不为手段。王国维在《近年之学术界》中写道:“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他反对治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坚持以追求真理为纯粹目的。
  “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是王国维先生治学的初衷,在他看来治学应在“求知”而不在“求用”。王国维治学自觉地坚守学术本质,坚决将功利主义排除于学术追求之外。他自修哲学,将西方哲学“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引入国内,纠正国人对传统文化“形而下”的过分追崇,力图重塑国人对学术“形而上”的追求,恢复学术的独立、纯粹地位。王国维反对当时的人们借宣传“西学”的口号来达到自己的现实目的,在他看来治学应是人们思想领域的精神追求,需超越于功利主义,反对将其视为实现现实目的的附庸和工具。他认为当时引入国内的18世纪法国自然主义之所以出现“波涛沸渭”的盛况,是因为“附和此说者,非出于知识,而出于情意。彼等于自然主义之根本思想,固懵无所知,聊借其枝叶之语,以图遂其政治上之目的耳”。所以,从学术的角度看是“谓之无价值可也”。在王国维的治学理念中,思想交流的目的是让人们洞悉诸多思想的真正内涵,不是为达政治目的而断章取意,更不应把治学当成蒙蔽人们的手段。若以功利之心治学自会产生思想偏见,而不能领悟学术的真理。
  王国维治学不为追名逐利,不畏权威共识,只求将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重塑于学术之中。他以固守学术本身为己任,以追求学术的超越价值为目标,以自由之意志摆脱各学偏见,力图将学术打造为一个纯粹的人文精神世界。
治学“和而不同”
  王国维治学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认识。王国维生活于清末民初时期,正值“西学东渐”大兴之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社会思潮已成为时代主流,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走入了二元对立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王国维并没有盲目附和,他深入研究中西之学,发出了“学无新旧也,学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的醒世之声。王国维对中、西学术平等视之,坚持立足现实、以我为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扬弃精神。一方面,积极学习、传播西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康德、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回国后进一步研究了西方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诸多学科,并发表《康德之哲学说》、《叔本华之遗传说》《尼采之教育观》《叔本华与尼采》等诸多著作及论文。他对西方文化的研究不是浅尝辄止,而是造诣精深,他对一些哲学概念和问题作了认真的辨析和梳理,力图让国人正确认识西方学术的本质,消除对西方学术的偏见。他为日本学者那珂通世、桑原骘藏所著的《支那通史》《东洋史要》撰序;应法国学者伯希和邀请洽谈中法学术合作事宜。另一方面,王国维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他是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他的著作《人间词》和《人间词话》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境界”从伦理学上升到了哲学,赋予中国传统文学更深的内涵。另外,王国维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他独创的“二重证据法”,为古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确立了较为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在王国维的眼中,学术无国界,无种族之分,他以开放、包容、豁达的心态对待各种学术差异。王国维治学坚持汲各学之可取,弃各学之障蔽,以君子“和而不同”之性将中西之学相互印证,认为新旧之学融会贯通,才是读书治学的根本方法。
  治学“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王国维虽以一个纯粹学者的身份自居,但他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与王国维书信来往极为密切的马衡评价他“不但是谈学问,尤其爱谈国内外的时事”。他虽不喜政治,但心系家国,胸怀责任,与“指天化地,规天下大计”的士子不同,他试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救赎国人的灵魂,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提出“于谓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即开,相互推助”。他以卓绝的智慧认识到了中西之学的辨证联系,并且深知“风气即开”是大势所趋,治学应顺势而为。一方面,他认识到国人的落后现状,要想缩小中西之间的差距,国人应奋起直追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思想。于是,在青年时期的王国维,力主弃科举,趋新学,不畏艰辛到国外学习“新学”思想,并在回国后及时翻译、解读国外著作,力图让国人了解到最准确的西方思想。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国之复兴并不是盲目的追崇外来文化,国人应保持文化自信,并且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王国维以深邃的洞察力认识到“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一方面,他用西学的方法论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在《红楼梦评论》中,他有意借鉴西方理论,以范畴规范感悟,重新解读了《红楼梦》的人本主义精神,开创了具有现代性的中国新文论,为西方了解中国提供现代的文化话语。另一方面,他大力提倡国人应注重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人间词话》中,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下阐释了属于中国文化本身的新的理论元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王国维治学既对时势精准把握,又能借势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风气即开”之时,让“西学”走进来,让“中学”走出去,既把“新学”融合于“旧学”之中,又使“旧学”具有“新学”特点,进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振兴。
  王国维治学君子气质的时代价值
  从本质上看,王国维治学中的君子气质是对学术纯粹性的捍卫、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治学时代性的把握,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了王国维先生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过程中的艰难探索。
  时至今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已成常态,面对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老一辈学人为中国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智慧支撑、作出了学术表率。因此,倡导王国维治学的君子气质对建设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学习好、继承好、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的纯粹价值为出发点,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坚持立足现实、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注入新的活力。其次,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强大包容性,“和而不同”,既要有世界性的眼光,又要有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我们既要研究又要借鉴,不仅要通,而且要精,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扬弃精神,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最后,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过去先进的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的不等于永远先进,我们要具备创新精神,保持中国文化的先进性,让中国文化具备时代色彩,既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本土智慧,又能为世界文明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院林:千古壮观君知否,黑海西头望大秦——王国维借镜西学的治学方法
王国维于学术境界的睿识与历练
什么是“国学”?
“无问西东”其实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观点
王国维的中西学术观
“问题是学术的中心”:学术提问的“三无”原则与发现问题的五个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