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坚持协同推进智库建设
    党校(行政学院)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四川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协作,统筹考虑智库发展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既注重长远布局,又抓好关键落子,协同推进全省党校智库建设,初步形成开放协同、特色鲜明、运行有序的智库工作格局。
  聚焦中心大局探索智库建设路径
  把为党委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作为基本任务,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两手抓两手硬”,强化决策咨询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并积极探索成果报送路径,及时有效发挥党校智库作用。
  聚焦中心工作。定期举办全省党校系统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培训交流会,邀请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作专题辅导,在选题策划、调研写作等关键环节问诊把脉,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强化前瞻性、战略性、跟踪性研究,破解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紧等问题,提升智库成果针对性。
  构建成果平台。打造决策咨询直通车,形成了定位明晰的智库成果推介体系:以《咨政建议》报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对策建议,以《视点》反映思想理论动态和重大战略问题思考,以蓝皮书发布专题研究成果,以《蜀光》编选历年调研文萃,以《四川党校报》智库专版打造宣传平台。
  推进成果转化。一方面用好校内决策咨询直通车,一方面加强与第三方平台以及重要媒体的协同合作,多渠道推介智库成果,完善成果报送机制,畅通成果转化流程。近年来,先后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中国社科院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等榜单,5项研究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13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部分已转化为政策措施。
  统筹整合资源形成智库发展合力
  坚持开放发展的思维,拓展智库研究方向,充分利用党校系统智库建设资源,千方百计增量扩容,推进智库建设多维联动。
  丰富智库内容。在党的建设智库、党内法规智库、依法治省智库入选四川省首批新型智库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优势和研究需要,统筹建立乡村振兴研究、区域协同发展研究、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四川文化发展研究和应急管理研究等5个校级智库,为有潜质的智库团队搭建研究平台。
  拓展研究力量。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探索学员发挥作用的方式路径,通过论坛研讨、宣传解读、媒体发声、决策咨询研究等方式,多方用好学员资源,加快实现党校资源优势向智库能力优势转变。同时,选聘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突出的学员作为智库成员,充实智库研究团队。
  统筹系统资源。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市县党校决策咨询工作的业务指导,强化党校系统“省市县”多元合作。创新设立智库研究基地,强化定向联系,倒逼市县党校智库建设,推进全省党校系统智库建设的能级提升。目前,已在10所市州党校、25所独立办学的县级党校设立智库研究基地,初步形成全省党校系统智库协作体系。部分市县党校专门创设决策咨询成果报送平台,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结合自身实际夯实智库基础支撑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跨学科组建研究团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优势,科学研判主攻方向,夯实智库基础支撑。
  培育人才梯队。基于近年来党校引入不少青年教师的状况,既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注重发挥他们在智库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智库沙龙、专题培训、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切实加强传帮带,形成“老中青”梯队培养。创新设立智库重大研究项目、名师孵化项目、青年研究项目等,提高研究活力,增强研究实力,形成研究张力,推动智库研究团队良性运行,锤炼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智库研究队伍。
  优化团队结构。注重发挥党校教研人员和学员两方面优势,建立健全教研人员双向挂职制度,破解政策理解不透、现实了解不深、实践功底不够等问题,推动实现基础理论研究“有深度”和社会调查研究“有温度”之间的平衡。在智库研究团队中要求学员占一定比例,着眼于学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形成党校教研人员与学员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结构。
  凝聚学科方向。鼓励教研人员开展多学科联合、多形式协作攻关,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研究上锤炼竞争力。在四川省首批设立的22个新型智库中,四川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智库、党内法规智库、依法治省智库入选政治建设类智库,在该研究领域形成明显优势。
  突出规范引领健全智库建设机制
    在推进智库建设实践中,先后研究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创新制度安排,为地方党校智库建设有特色、上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多方信息互动。建立健全智库联络员制度、主体班联络员制度、教研部联络员制度、智库研究基地联络员制度和第三方评价制度,重点解决各方参与相关工作主动性不够、方向性不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升智库管理和运行效率。
  推进教研咨协同。通过《教学管理规程》《学员管理规程》以及《新型智库管理办法》《拓展学员资源参与决策咨询研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打通教研咨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推动教研咨成果顺畅转化,从教研咨三方面主动回应时代课题和实践难题。
  构建多元激励机制。先后出台决策咨询“六个办法”、科研管理“八个办法”、学科建设方案(2019—2022)、高质量成果专项奖励性绩效工资暂行分配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优化智库成果认定标准,细化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建立起以成果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推进全省党校智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作者单位:四川省委党校(行政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设体现时代特点和党校特色的新型智库
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价值导向
从四方面着力促进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以精品科研支撑精品教学
坚持问题导向用学术解疑释惑
建强信息渠道 涵养“源头活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