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婺剧明清古戏台巡礼

婺剧是金华八婺的“非物质遗存”,是浙江地方剧种中历史最悠久、声腔最繁多(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的艺术瑰宝,在中外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67年至今,洪波教授先后在浙江婺剧团、金华地区群艺馆、衢州市文化局、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学院从事艺术创作、研究、教育工作,从事旅游文化经济的研究,成绩卓著,特别是对婺剧,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潜心研究,并撰写了《婺剧简史》。暑期我们特约作为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的他,为本报撰稿,以期共温婺剧之风采。 ・编者・

婺剧戏台,又叫婺剧演出场所,它是见证婺剧历史发展的“载体”,是活的婺剧文物。

综观婺剧古戏台,样式繁多,有草台、庙台、祠堂台、会馆台……应该说,许多木结构的戏台因历史风雨的侵蚀而相继消失,但还有一些幸存下来,特别是近年来,在文物保护的旗帜下,仍在焕发昔日的光彩。

所谓草台,乃是临时搭在庙宇前或田畈上的戏台,专供班社斗台用。斗台结束,戏台也随之拆掉。其结构简单,一般用竹架木板即可搭成。草台少则搭两三个,多则搭十五六个。

所谓庙台是指庙宇中的戏台,一般有临时搭台和固定戏台两种。

临时搭台,是可装可拆的戏台。龙游寺后乡后田铺村关王庙中有临时搭台的遗址,其戏台长和宽各约六米,呈正方形,离地面1.5米左右。戏台的左右两边用木柱固定。演戏时,就在两边木桩中间再搭两条平行的活动垫桩,高度与之一样,然后在上面铺上10多块桥板,戏演完后,将桥板和中间两条垫桩拆除。这种台的正面对着菩萨,寓有娱神之意。朝观众右边的台角称上台角,左边的台角叫下台角,台后用大篾垫作屏幕,留有一米左右的过道,演员由台后左边登阶上台,经过走道,由右边出场(又叫出将);演完后就从左边下场(又谓入相)。临时搭台一般由10块左右桥板铺成。

固定戏台,就是固定在庙宇中的戏台,一般和庙宇同时建造。如金华府城隍庙戏台,就固定在庙内,戏台面向神殿,坐北朝南,台顶为藻井,台高约2.5米、长约6米、宽约5米,台面约30平方米。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金华人、龙华会首领之一张恭(1877年~1912年)创办戏班,班址设在金华府城隍庙内,招收10岁左右的男孩30余名为徒,由汪海水和徐顺达任教戏师傅,三个月“出红台”。金华府城隆庙戏台孕育了花旦王阿饭、大花有海、小花俞兰英、四花钱小富、小生陈瑞烹、武生小牛、老外周金洪、老生蒋永金等名伶。张恭任汪海水为领袖(即领班),取名汪永庆班。因以前在此办过张恭大班,故观众习称该班为“张恭小班”。戏班的主要演出剧目有《九龙阁》、《两狼山》、《万里侯》、《紫金带》、《武松打店》、《李逵闹江》、《过江杀相》、《斩包勉》、《黑驴报》、《大金镯》、《海瑞算粮》等。目前,戏台还保存完好,不久的将来修葺一新,八婺旅游又将增添一道“怀古思乡”的亮丽风景线。

又如江山县二十八都水星庙中有一座戏台,约有200年的历史,其大小与临时搭台相仿。不同之处是戏台后边两侧有用厢房,可供观众看戏和艺人住宿。

所谓堂台又叫雨台或万年台。祠堂戏台的大小结构及两边用房等建筑,与庙宇中的固定戏台相仿。如义乌上胡村胡氏宗祠中的戏台,约有200年的历史。婺剧徽戏的名班胡鸿福班就诞生于此村,首场开演就在这个戏台上。金、衢一带农村几乎村村有祠堂,祠堂戏台数目远远超过庙台。

幽谷兰图 / 洪波 画

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秋,我在当地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发现并考证了一座衢县吴氏宗祠戏台。衢县吴氏宗祠坐落在离衢县城北11公里的车塘乡车塘村。根据嘉靖十年(1532年)《吴氏重新居第记》载,祠堂重建于“明代嘉靖壬辰之冬十月二十有一日”。现存戏台已经重修,但重修年代无考。

戏台设在前厅,台宽7米、深7米,呈方形,面积为49平方米。台基仅高1.22米,整个台架用12根木柱支撑台板,其中四周台沿有10根木柱,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戏台主体构件除东面正贴四步梁、背檩外,其余经鉴定属明代原结构。这座古观台是目前我国南方最古老的木结构戏台,已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1987年秋,我又相继发现六座明代古戏台,其中一座是龙游杨氏宗祠戏台,杨氏宗祠坐落在龙游县城北26公里处的志棠乡杨家村。根据正厅东墙石碑载,前厅建造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戏台设在前厅,建于何时不详。杨家村历来崇祀杨业(杨继业),每逢农历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三,循至新宅村回源殿中接神,演戏三天四夜。凡属亵渎杨家将的戏,如《二狼山》、《双龙大会》则一律禁演。这是一座保存完好,具有历史价值的婺剧戏台,当地又叫“抽心台”。

旧金华、衢州、严州府及所属县有许多会馆。会馆是同乡联谊互助性质的组织。戴不凡在《浙江家乡戏曲活动漫忆》一文中说:“会馆的绝大部分成员是商业和手工业者,而他们一般是按籍贯乡里分行分业的。例如,一般来说,徽州人都经营茶漆、竹木、柴炭(杭州一带的竹木炭原来几乎全是经建德运去的)、绸布、京广货(日用品)文具(徽墨)书店和饭具之类。福建人主要在北乡种漆,在城里的则开漆行、染坊、颜料行和烟店。江西人经营夏布、纸坊、瓷器、豆腐坊,也经营竹木柴炭。”据调査,兰溪处就有义乌会馆、江南会馆、江西会馆。所谓会馆台,就是设在会馆中的戏台,其台面比庙台、祠堂台要宽一倍左右。会馆掌门人常请一两个戏班演出,为了招徕观众,特邀两个戏班在同一台上演同一本戏进行斗台。

俗话说“挤破徽州会馆”,说明徽州会馆特别喜欢看戏娱乐。其原因是,那里是徽商云集之处,每年二月和十月要演两回戏,一演就是十天十夜。请来的均是响当当的名班,如昆腔班的胡春聚、叶联玉、何金玉;三合班的老紫云、王新喜、应凤祥;二合半班的周春聚;徽班的胡鸿福、徐恒福、新新等。那里的戏台较好,虽台面不大,但红漆油油,柱子从上到下都描金涂碧,相当考究;虽然露天,却四面有高墙,坐在高凳上也看得清、听得明。

婺剧明清古戏台,是中国戏曲文化遗存中极为珍贵的文物,如果让它发扬光大,可成为特色旅游项目,倘若有专业剧团和农村戏班来添一番热闹,昔日婺剧的雄姿俊貌定能重振焕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图文专题】江南戏台(二)
佛山:粤剧的故乡,从“石湾公仔”和万福台看“南国红豆”的历史
敬宗收族,迎神赛会,99%的人都忽略的祠堂里的建筑
粤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目连戏台,悲剧人生
小说类:《春山奇案》72 第72回 迎戏班族长亲出面 定宿舍瑞兰细安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