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草备要》在线阅读


  《本草备要》,古代汉族药学著作。共八卷。汪昂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书。 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


  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部药31种,卷四谷菜部药40种,卷五金石水木部药58种,卷六禽兽部药25种,卷七鳞介鱼虫部药41种,卷八人部药9种,共计478种。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所八经络、功用、主治,并根据药物所属之“十剂”,分记于该药之首。后世刊本又增附药图400余幅,更臻完善。

《本草备要》在线阅读(免费下载)

http://qihuangzhishu.com/246/


  《本草备要》,书分八卷,及“药性总义”一篇,内容分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人、日食菜物等部。共收常用药物478种,续增日食菜物54种,对各味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禁忌、产地、采集、收贮、畏恶、炮制等《本草备要》,书分八卷,及“药性总义”一篇,内容分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人、日均有论述。特别是引述历代名家精论,及验案、奇案、疑案、验方、秘方,及对有关药物之辨误、辨疑、质疑等。公元1694年,清康熙33年),是汪昂编著。《本草备要》会告诉我们吃哪些中药来补益五脏,以获致健康。

《本草备要》在线阅读(宽屏版)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beiyao5407/


  若能于平常时多吃一些安养五脏的中药,则可以提升免疫力,减少疲劳感冒,增进工作效率,并使情绪平稳,身心柔软。汪氏认为古今本草有数百家之多,内容精详者,莫如《本草纲目》:“考究渊博,指示周明”,但是它“卷帙浩繁,卒难究殚…··携取为难,备则备矣,而未能要也。”而《明医指掌》中的药性歌,便于“初学之诵习,要则要矣,而未能备也。”再如《本草蒙签》、《本草经疏》也都是当时学医者常读之书,但《本草蒙筌》“文拘对偶,辞太繁,而阙略尚多”。


  《本草经疏》的药物“未暇详地道,明制治,辨真赝,解处偶有傅会,常品时多芟黜。”这些都是美中不足之处。因此,从诸家本草中取适用者400余味,对每味药说明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而以土产、修治、畏恶附于后,以十剂宣、通、补、泻冠于前。既著其功,亦明其过。使人开卷了然。”并附有药图400余幅,编为4卷。本书既备有常用之药,又突出这些药的使用要点,故订名为《本草备要》。问世之后,颇受初学者之欢迎。


  《本草从新》(公元1757年,清乾隆22年),吴仪洛编著。吴氏认为《本草备要》问世后颇受初学者欢迎,但该书作者汪氏“本非岐黄家,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采诺说,无所折中,未免有承误之失。”因此,将《本草备要》加以重订,补充一些新的内容,故订名曰(本草从新》。共6卷,载药720种。此书问世后,颇受医家称许,认为切合实用,直到现在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草备要》约成书于清·康熙初年(1683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加增订。作者汪昂(1615~1699 年),字讱庵,晚年自号浒湾老人,新安休宁人,明末清初著名中医学家、医学教育家。汪氏而立之年弃儒从医,《本草备要》为其代表著作之一。其书着眼普及,嘉惠后世,被认为是“清代流传最广的普及性本草学著作”。本文就该书的文献学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同道。博采众长贯穿笺释汪氏爰采百家之长,以辑要的方式对本草学详加笺释,是书执简驭繁,简要而包罗万象,详细而类列纷呈。


  采掇诸家,广征博引


  新安医家大多亦儒亦医,博览群书,汪昂就是这样一位儒医,其深厚的儒学功底和精深的医药学术造诣使他在编撰时能游刃有余地选精汰芜。《本草备要》一书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内经》、《难经》、《本经》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自不待言,他还引用了《说文》、《道藏》、《诗经》等小学、宗教、文学及其他著作,可谓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全书共引用文献资料113种,引言而未具书名者共78人。居前三位的医家为李时珍(117次),朱震亨(46次),李杲(41次)。在引用医学著作中,《内经》(37次)为最多,其次为《经疏》(25次)。


  字笺句释,通贯全书


  是书不专为医林设,为使初学者和不业医者也能畅读其书,通书对医家、医学术语、生僻字等一一作出详尽注释,实为中药学入门之阶梯。对引用的医家与著作作出简要的说明,如“汪机,号石山,著《本草会编》”。“王好古,号海藏,著《汤液本草》。”“甄权,著《药性论》。”“日华著,《大明本草》。”“陈嘉谟,著《本草蒙荃》”等。


  对提到的医学术语进行详尽的描述,如“痿痹瘕,筋骨缓纵,足不任地曰痿;风寒湿客于肌肉血脉曰痹;血凝气聚,按之坚硬者曰;虽坚硬而聚散无常曰瘕,尚未至也。”对常见的病因、病机、治则作出精要的阐述,如“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表在里,法当和解,小柴胡汤之属是也。若病在太阳,服之太早,则引贼入门。若病入阴经,复服柴胡,则重虚其表,最宜详慎。” 尊古不泥体裁新颖是书编排合理,选药适当,既完备又精要。《本草备要》多本于《内》、《难》与本草各家的理论,并继承了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方法、药性功效的解释等,却也不乏创见。述药之际每每言及医理,这种医药一体的思想,深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法宗古人,创新体制


  该书首论药性,次选临床常用药物538种,分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人部,各论中每药之下论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及品种形态、加工炮制等,以介绍药物功效为重点。并较多联系实际,药证并解,尤善于将前人的论述结合己见加以阐发。引文引《纲目》、《经疏》内容及金元各家学说,大多注明出处,作者自己的见解,皆注明“昂按”。如茯苓条云:“茯苓:甘温,益脾,助阳,淡渗,利尿除湿。色白入肺,泻热而下膀胱(注:能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然必其上行入肺,能清化源,而后能下降利水也),宁心益气,调营理卫,定魂安魄(注:营主血,卫主气,肺藏魄,肝藏魂)。小便结者能通,多者自止(注:湿除则便自止)。生津止渴(注:湿热去则津生)。”如是编注,使人读后耳目一新,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慎思明辨,见解独到


  《本草备要》在阐述前人经验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借以纠正时弊,嘉惠后学。这种学术上慎思明辨的态度,足为后世参照。如甘草条下,昂按:“甘草之功用如是,故仲景有甘草汤、甘草芍药汤、甘草茯苓汤、炙甘草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理中、四逆、调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汤,无不重用甘草,赞助成功。即如后人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诸剂,皆倚甘草为君,必须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奈何时师每用甘草不过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习成风,牢不可破,殊属可笑,附记以正其失。”又如萎蕤条下,昂按:“若急虚之症,必须参、芪,方能复脉回阳,斯时即用萎蕤斤许,亦不能敌参、芪数分也。时医因李时珍有可代参、芪之语,凡遇虚证,辄加用之,曾何益于病者之分毫哉!”如此提出自己创见,使后学不惑于偏见,可以相互比较,择善而从之。又如香薷条下中,昂按:“暑必兼湿,治暑必兼利湿。”此见解多年来多被以为是叶天士语,实则叶氏《外感热篇》问世比《本草备要》梓行至少迟62年。着眼普及用实相资汪氏寓研究于融合和笺释之中,故使其书具有由博返约,便于实用的功效。


  编排精当,文辞流畅


  汪氏博学善文,长于论辩。每论一药,多则千余字,少则数十字,其意条贯,详略得当,而且文辞流畅,音韵和谐,犹如篇篇美文,琅琅上口,易于记诵。如对紫苏的描述:“宣,发表散寒。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香温散寒,通心利肺,开胃益脾(注:气香入脾)。发汗解肌,和血下气,宽中消痰,祛风定喘,止痛安胎,利大小肠,解鱼蟹毒。多服泄人真气。气香者良,宜桔皮,忌鲤鱼。苏子与叶同功,润心肺,尤能下气定喘,止嗽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描述简洁明快,读之使人赏心悦目。书中还保存了许多文献学资料,如附方、药物传说、医案、医药典故、药物炮制、药食宜忌等,不失为一部融合中医药的知识性、趣味性、文献性、通俗性为一体的药学专书。


  实用便利,普及济世


  《本草备要》印制精良,携带方便,编排上化整为零,把一部大作品分成可操作的若干小单元。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相比,《本草备要》及其附加的四个本子更易收藏携带。书中所载药物多为便、廉、易得、使用广泛的品种,极其实用。汪氏在初版时建议不懂医术之人亦应预备一本于家中,以备情况紧急时参考。汪氏的这种独具匠心的编辑方法,与他亦是出版家分不开的,他参与了诸多出版活动,曾开有一家刻坊,名曰“延禧堂”。他采用了吸引读者的有效方法,如使用广告、图文并茂。正因为汪氏凭借博学济世的思想和成功的经营之道,使得《本草备要》成为清代最为普及的本草学著作。


  流泽后世,影响深远


  《本草备要》梓行三百余年,风行不衰,深受后人青睐,影响至深。是书自首印至1963年,先后发行有木刻本、石印本、铅印本107版,足见风行之甚!其对清代及近现代中医教育影响不言而喻。而书中所载约500味(另有版本载增补品62种,共计540种)药物中,有382味被2002年版高等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收载,绝大多数为现今常用药,且该教材文摘一项引用该书22处条文,在100多部药学古籍中列第15位。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医学著作汗牛充栋,是书浅显易懂,初学者借以登堂入室,为业医者喜闻乐见,其对中医药的弘扬意义极为深远。


作者


  汪昂,字讱庵,安徽休宁县西门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5),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享年八十一岁。 汪氏早年饱读经史百家,是明代末年诸生。曾寄籍浙江丽水。明亡后,他不愿为清朝统治者效力,顺治初年,三十多岁时,便放弃仕官之途,面潜心医学,以毕生精力从事医学理论的研究和著作。汪昂所著辑的医药书籍有三大特点:1.从入门书着手,主要著辑的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2.改变了过去沿用的体裁,使前贤著作中没有阐述透彻的得以充实完善。表达力求尽善尽美。3.著辑汇集了前贤的医药精华,删繁就简,缩龙成寸,辩其舛误,参与己见,由博返约,通俗易懂,朗朗入口,易记易学。汪昂不是一个临床医学家,但是他用毕生精力呕心沥血,进行普及性医药书籍的著辑,用以教人济世。几百年来,他的著作风行海内外,一直是初学者极好的基础入门书。汪昂大器晚成,许多著作是在他高龄时完成的。《医方集解》著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是他六十八岁时写成的。此书刊行后,流行全国,医家奉为圭臬。全国中医院校做为参考教材。《紊问灵枢类纂约注》作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是经过四十余年精心研究,到七十五岁才写成的。《本草备要》刊行十年后,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汪氏在八十高龄时补充再版。全书八卷,为采集诸家本草筒辑而成,将药、证、病因,加以联系,选取常用药剂四百七十余种,附图四百多个。是一部内容简要的药物学。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相关文章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中医五行归类表

孟河医派(视频)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病因辨证:外伤证候

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

病因辨证:七情证候

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

中医辨证“辨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药学的发展(二)
试论《本草备要》的文献学价值
《中国医学通史》 > 清代前中期医学(1644-1840) 清代前中期药物学与方剂学的进展
本草备要(汪昂)
新安医学系列讲座(十一)(下)
本草备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