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琴罢倚松玩鹤:一方永载史册的印章

古来文人皆“多情”

他们中

有痴恋山水的

有深爱动、植物的

……

为了记述个中意趣

有人张口吟诗

有人挥笔成篇

还有的人

他一出手就是一枚好印

就比如文三桥



▲琴罢倚松玩鹤  文三桥制




▲文三桥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因曾任南京、北京国子监博士,故人称“文国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工书法,初学钟繇、王羲之,后法怀素,晚年全力倾于孙过庭,以篆、隶最见精粹,尤精篆刻。

 

文三桥虽然有一个牛气冲天的老爸——文征明

然并卵

他的仕途并不顺利

十试不第

直到六十岁时方入试礼部

他曾作诗:


昨夜乘舟发建康,今朝潮落又丹阳。

天南星斗随沙鸥,江上风烟忆故乡。

去住此身元不定,飘零吾道孰行藏。

同舟尔亦同沦落,对酒无言泪两行。

——文三桥《丹阳道中同嘉弟》


此诗写作年代不详,据其诗意,文彭、文嘉兄弟二人赴应天府乡试,落第后自南京乘舟返苏,途经丹阳,俩人於舟中以酒遣闷,相对无言,潸然泪下,文彭慨然赋诗,失意之态,跃然纸上,诗中流露了对仕途的茫然甚至於犹豫。儘管是屡经挫折,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功名的追求。

 

而“琴罢倚松玩鹤”这枚印

文三桥送给了荆川先生

这个人虽然没经历过“十试不第”

但也是个在仕途上不得意的人



▲荆川先生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


谈起他的仕途

怎一个坎坷了得!


在唐顺之23岁那年(嘉靖八年),他参加了每三年才在京城举办一次的会试,荣登第一。担任主考官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璁(当时的权位相当于宰相)想要收罗唐顺之,欲利用他的权力提拔唐顺之到翰林院为官。可是唐顺之婉言谢绝了张璁的知遇与栽培,因与张璁性格不投,后来,唐顺之便以生病为由,请假回家。张璁开始搁置不批,恰好此时左右私下告诉张璁说“唐顺之一直不愿在你的手下做事,一直要疏远你,你又何必苦留他!”张璁前思后想认定是这么一回事,心中恼怒,认为唐顺之不识抬举,一怒之下准其还乡,并表示永不再让他当官。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唐顺之复职,但不久他又犯了一个错误,竟然与友人一起请求朝见太子。这对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皇帝还活得好好的,有事可以找皇帝,你一个朝廷官员,没事见太子干什么?于是唐顺之被削籍,回到常州。


虽然仕途上不得意

但生活总要有追求

于是荆川先生买琴、种松、养鹤

经常邀请文三桥来他的住处相聚

一起琴罢、倚松、玩鹤




琴,寓意高雅、清静

松,寓意坚强不屈

鹤,寓意自由洒脱、脱离凡尘


若不是认同文三桥这个人

荆川先生断然不会与他分享这样高雅的爱好

感念于荆川先生的好意

文三桥在边款中这样说




释文余与荆川先生善,先生别业(即别墅)有古松一株,畜二鹤于内,公馀之暇,每与余啸傲其间,抚琴玩鹤,洵可乐也。余既感先生之意,因检匣中旧石,篆其事于上,以赠先生,庶境与石而俱传也。时嘉靖丁未秋(1547年),三桥彭识于松鹤斋中。


如此雅友雅情雅景

确实应当用石记之

流传千古

最好是能亲手刻上一方

将自己的情感挥洒于刀下


但事实上

在文三桥之前

印材多半为金属、兽骨、精玉和象牙之类

硬度较高,不宜奏刀

而早年

文三桥的印也非亲刻

而是他书写篆文

交由李文甫代刻

但这种篆与刻分工的方法

难以体现篆写者与治者共同的审美理想

丧失了篆书应有的笔意和特殊的艺术风格

直到他偶然发现

原来石头是可以用作篆刻的


一次,文三桥偶遇一位卖青田石的老汉,买下了四筐石头,回家锯开一看,灯光下奇石晶莹剔透,变成一方方晶莹夺目的图章,其中质优者,是半透明的“灯光冻石”,稍差者,也即是老坑矿石。从此他治印不再用象牙而用青田石了。从此之后,冻石之名始见于世,名传四方。也因此,在印章流派艺术的历史上,文三桥堪称鼻祖。


灯光冻石是一种外观透亮润泽

硬度适宜

易于镌刻的印材

于是

文人开始加入到刻印团队

从此

篆刻进入以文士为主体、以个性为特征、名家辈出的石章时代

(从此,多少篆刻技师得失业)



也因此

文三桥才能送上自己亲刻之印

于方寸之间妙趣横生

繁华尽显

所有的真情切意也得以自然流露



▲琴罢倚松玩鹤


此印乍看之时感觉平淡无奇

但若与边款相参

则又可体会到其典雅、素净之趣

加之年代久远

印面边缘已然残破

这就更为此印增添一种神秘、朦胧之美


细究“琴罢倚松玩鹤”其印

我们可以看到



此印印面文字以秦篆为主,以平整方正为基调,略参汉代缪印篆体势,结体端严工整。线条平均、挺直、瘦硬,在转笔处用圆笔,笔势刚健,用刀苍拙,因为采用了石材治印,线条的交叉处略微有了些起伏感颇有金石味。



此印款字,无论顶款还是边款,均—反前代官印款字的楷、篆体式与作法,而是在先书墨稿之后用近似勒碑刊刻手法在方寸天地精雕出之,对明末清初的印人影响不小。自此以后,斯风炽盛,印款与印面文字开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印章欣赏的完整内容。


边款一项最吃功夫的是方寸之内蝇头细书的毛笔功底。数十字的款如同短小精悍的散文,文人雅士超凡脱俗的行迹,都刻画在印文之中,文彭挥毫奏刀,真是魏晋“竹林七贤”遗风。


在篆刻创作上

文三桥主张“必须精通六书”

他常说:

“六书不能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


文彭将毕生精力致力于篆刻,一生追求古雅醇正、静穆清丽的印风,主张篆刻必须精通六书,才能入印,篆文不涉怪诞,又能向秦、汉玺印汲取营养,借古开今,化今为古,将篆刻艺术的审美层次推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印宗秦汉”,矫正了过去治印者纤弱好奇、有悖篆法、气格低劣的恶习,使篆刻走上了雅正的道路,坛面目为之一新。


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简曾说过:

“自三桥下,无不从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

所以说

在印学的发展中

文三桥实在是功德无量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果您愿意支持更多原创精品文章,请不吝打赏,金额不限,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彭与“琴罢倚松玩鹤”印
篆刻简史(下)
西泠印社社藏菁華
两方古印作者谁 专家断为文三桥
读印:文彭“琴罢倚松玩鹤”
文彭“画隐”,中国印章的华丽转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