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为你辗尽一池墨香——板桥题石


       本文关于书写“难得糊涂”四字的一个传说,记录的是郑板桥先生与石结缘、以石状物、借石抒怀的一段佳话。




    


       大清乾隆朝的某天,潍县知县郑板桥到莱州观碑,夜晚借宿在初次蒙面的“糊涂老人”家中。老人请他为一块石质细腻、镂刻精美的特大号极品砚台留墨。板桥先生遂以“糊涂”为引,在石上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并加盖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名章。

 



    


      该砚石与八仙桌大小相仿,写过之后,还留有很大的一块空地,郑板桥便请老人写一段题跋,老人没加任何推辞,提笔写到:“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加盖了“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的方章。

 





        板桥先生顿感自身的浅薄,敬仰之心不觉油然而生。见尚有空隙,遂提笔补道:“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智慧的火花,终于在两位高手无言切磋的这一刻高爆迸发了。同属“人杰”的“糊涂”老人和板桥先生,其“亘古高歌”的思想境界,彰显的不正是高洁国士“看似消极,却积极、亦辩证”之大家风范吗?





   

       此即古往高士也!

       后世因为感慨这“难得糊涂”和“题跋”、“补语”中富含的深厚韵意,便以横联的形式挂于厅堂,以作为自己的处世之鉴。

(完)


图:综合网络

文:裴国林

实习编辑:独木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闻:郑板桥写“难得糊涂”的传说
千秋不变之人【郑板桥】
郑板桥与难得糊涂朗诵欣赏
不要曲解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怪人”郑板桥
独一无二郑板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