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印赏析|战国古玺:雷旦都司工

△ 战国古玺:雷旦都司工


“雷旦都司工”鉨,战国·燕,玺面2.4×2.4cm,通高1.6cm。


“雷旦都司工”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鉨文为地名“雷旦”的专用字,“雷”字在此处疑读为“漯”或“灅”。《说文》释:“漯水出雁门阴馆累头山,东入海,或曰治水也。”漯水上游为今山西境内的桑干河,其故道在今永定河北面,向东南流至武清县东北注入潞河。《说文》又释:“灅水出右北平浚靡,东南入庚。”即今河北沙河。漯水与灅水的主流均在当时的燕国境内,雷旦之名可能与此二水有关。此鉨为战国时期燕国雷旦邑负责工程建设的司空官鉨。


这是一方燕系官玺。燕系官玺文字大多为凿刻而成,文字结体规整,线条匀称,坚挺有力,朴实无华。


说“雷旦都司工”这方印朴实无华,是因为印内的文字没有任何修饰做作,在文字排布上似乎也是一切顺乎自然。全印五个字中,有三个字带有偏旁“邑”,三个“邑”几乎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形改造。“雷”字的两个“田”和两个“田”之间的S形也都是上下一个样。


这样的印,如果让现代篆刻家来刻,肯定会在字形上多少弄出一些变化,有的人甚至会在字形的变异上下大功夫,以求无一雷同。笔者本人就曾做过这种尝试,设计过几种变化字形以求章法生动的方案。但相比之下,都觉得不如原印这么纯美、这么大气。这使人想起扬州前辈印人吴让之的话“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这不但是今人创作的一条金科玉律,用以衡量古代的经典,也是非常正确的。


此印能有极好的艺术效果,在于章法的巧妙和自然天成。印内“司工”二字,笔画以方直为基调,两个字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方块,占据一角,使印面得以稳定,这就是印面的主心骨。其他三字,则围绕这一角,相倚相偎,自然成章。


而印面的精妙之处,又不在于文字笔画本身,而在于没有文字的空缺留红之处。计白当黑,让文字以外的空间在印面布局上发挥审美上的那种鬼斧神功的作用,这是古代印人聪明绝顶的一种艺术感悟,也是现代篆刻家的一种不传之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玺临摹:方与圆,静与动
篆刻学习:战国古玺里的燕系朱文玺
战国玺印篆刻和古文字研究案头必备,战国文字,编字目5618条,字形18266个
古玺学习中的“稚”与“质”
【文房】历代名砚欣赏(二)
古代印人利用古玺文字特点进行章法经营,取得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