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象威仪 超群绝俗——作为宫廷工艺的京绣

京绣是北京的代表性传统手工艺术之一,是京城文化的重要代表,与 玉雕、景泰蓝、雕漆、象牙雕刻、花丝镶嵌、金漆镶嵌和宫毯并称为北京传统工艺的“燕京八绝” 。

京绣图案

因为北京所具有的特殊的政治、文化地位,作为北京地区的绣种,京 绣经历了与其他地方绣种不同的工艺发展历程,并由此蕴蓄了工艺和文化 独特的气质。自辽、金时期营建都城开始,北京逐步成为了政治、文化的 中心,不断增长的王室、贵族的消费需求逐渐改变着北京地区刺绣的风貌, 作为地方绣种的京绣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产生分化,从满足社会大众消费需求的产品生产中,精析出专属于帝王使用的制品。

水腿

随着元、明、清 三代北京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帝都,进一步促进了京绣的发展,也增大了平 民消费品与帝后御用品之间的工艺差异。到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京绣的 工艺水平达到巅峰,一度超越了苏绣、顾绣等著名绣种。在清末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工艺类·画绣》中记载:“同、光间,首推京绣,……五彩尤精,……西人亦极赞之。”封建王朝的倾覆对京绣的产品结构产生了 极大影响,宫廷绣匠散入民间,京绣工艺传承发展的轨迹也出现波折。到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京绣逐渐形成新的发展和创新。

龙纹

京绣工艺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京绣涵盖了北京地区的供应民 间和皇家的刺绣工艺及其产品;而狭义的京绣则是专指北京刺绣工艺中为 历朝帝后、王室服务的部分。在业内、学界的一些对于京绣的研究成果中, 常常将“宫绣”作为京绣的同位语,虽然有其结论依据,反映了京绣扮演着皇家御用工艺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具有专属性。但如此替换和认识有失 充分和客观。宫廷绣是一个更大范畴的概念,并且,宫廷绣是开放式的, 而非封闭式的。很多地方名绣(如:苏绣、湘绣、蜀绣、广绣、顾绣、鲁绣等)都被征召入宫,服务皇室,因而,宫绣是集多种优秀刺绣工艺的综 合,京绣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内涵和外延上的区别, 对于京绣的认识不应与宫绣等量齐观。在本文中所述京绣的工艺风格特色 即是针对狭义的京绣而言。

凤纹

十二章纹龙袍

京绣工艺的形成与发展和其他的地方名绣所存在的区别,不仅仅是地域风俗、文化的差异,更是由于其发展的动力来源的不同。京绣工艺在本 地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 等)刺绣的影响,并广泛吸收借鉴了鲁绣、汴绣、苏绣、湘绣、蜀绣、广 绣、顾绣等的工艺技法,在帝王的高品质消费与审美偏好的拉动下,不断向极致提升,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色。

百子衣局部

与单纯的作为观赏的绣品不同,京绣制品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因 而在选材、施艺、配色、纹饰等方面,相比较而言更突出装饰性和标识性, 兼具观赏性。因此京绣的工艺制作不同于借鉴绘画的艺术创作,其对于色彩、纹样、内容等的组织铺排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进行设计的思想 传统,以相应的设计一方面达到彰显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气象威仪的目的; 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对人的心理、精神产生干预和影响,使之更符合其所承 担的社会角色的责任与文化的要求。

平金绣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京绣的材料和工艺的品质,以及整体的艺术 风格。传统的京绣产品主要是皇帝、后妃穿戴使用的袍服、帽、靴、铺垫、 帷幔、帐帘、卤簿仪仗……等,以及王公百官的补服等,为了凸显权重位高、超群绝俗,这些实用品在材料的选用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传世 和出土的京绣制品可以看到,丝绸是进行绣制的主要基材,绣线除了采用 丝线外,还大量使用以金银制成的金线和银线,必要之处还会采用珍珠、 玛瑙、珊瑚、松石等进行装饰点缀,极尽奢华。

统治阶层所遵行的礼仪制度成为京绣图案设计的依据。京绣制品上常 见的图案有:龙、凤、蟒、麟、狮、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 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福山寿海、八宝、祥云、牡丹、 芙蓉、绣球、团花、喜寿、蝠、百子……等,以及代表文武官员品级的各 种飞禽、走兽纹样等。这些图案一则是标识区分穿着者、使用者的等级, 如:龙、凤、蟒、麟等;再则是内涵着某种美好寓意,如:八宝、牡丹、 喜寿、蝠、百子等,寄托着人们对于福祉、吉祥的祈愿。

龙纹(平金绣)

不同于画绣类作 品的艺术创作,京绣常用的图案中有相当部分是不能随意应用和设置的, 例如十二章纹,是历代帝王高官袍服上的专有纹饰,受到严格的典章规制 的约束。亦如唐卡绘制需要严格遵循《度量经》一般,京绣的制作也遵守 着严密的法度,虽然限制了京绣创作的自由度,但也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作 为个体的绣工的妄念,使之保持了内理、传统的连贯和统一。(图 01)

百蝶纹

配色是诠释京绣工艺性格特质的重要因素,功能和用度造就了京绣对 于色彩运用的讲究。五彩是京绣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青、白、 黄、赤、黑为五色正色,在京绣中又分出上五色(红、绿、黄、白、黑) 和下五色(紫、湖 < 淡青="">、蓝、粉、香 < 古铜="">),设色浓郁、对比鲜明。虽是缤纷绚丽,但讲究各种颜色间的协调统一,根据功能、寓意,以及整体形象设计的需要进行配合,不杂不浮,端庄沉稳,如:补子、团花 等,(图 02)整体色调雄阔、锐逸,如同瓷器中的五彩(硬彩)或珐琅 彩的视觉效果,强调颜色之间的对比,突出形象的同时,还有充分的过渡 和晕染,最精者每种颜色采用 9 色进行过渡,如:龙袍的“水腿”等,(图 03)富有层次变化,充分体现出备五采之绣、章四时五色之巧的文化传统。 大面积金色的运用是京绣的另一大用色特点,尤其是绣制龙凤图案,(图 04)并非是绣工个人创意灵感的闪现,而是文化传统的秩序、以及统治者 对表现权力的要求。

蝶恋花纹(打籽绣)

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借鉴,京绣积累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针法,“有五彩、 平金、拉索、打子之别。”(徐珂,《清稗类钞·工艺类·画绣》)传统 针法、常用针法不下四十余种。平绣和拉锁绣是贯穿京绣工艺演进历程的 基本针法。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针法,平绣是各绣种的基础针法,京绣在 其基础上的变化主要是直短针。拉锁绣也是古老针法之一,京绣绣工于拉 锁绣有独到的发展,演化出双针双异色线的“北京针拉锁子”针法,进一 步提升了丝线的艺术表现力。洒线绣是由明代宫廷绣匠创新出的针法,以 五彩丝拈线,在方目纱底施以满地纳绣,多以原色敷彩,对比强烈,如: 《定陵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图 05)也多见于补子的绣制,成为京绣的特色针法之一。

福寿临门纹(平绣、打籽绣)

团花纹

在京绣的各种针法中特色鲜明者当首推平金绣(或称盘金绣)和打籽绣。由于大量用金,促进了京绣在平金 绣方面的长足发展。极精的平金绣采用一支纱(以一根棉线缠绕金线)的 金线,严谨细密的金线盘曲形成块面(图 06),绣成的金龙似有腾跃之势, 生动的光色变幻烘托出龙、凤、麟、狮等的神气。打籽绣难度较高,将各 色丝线绣结为线籽,运用点染的手法来塑造成各类形象。(图 07)色线 颜色的深浅加之线籽的明暗,晕染过渡自然,使色泽更添润透,增强了各 种纹饰的立体感,使形象更为传神和具有灵性。“至拉索、打子各绣法, 以重叠法铺绣之,其花卉之枝叶皆有生气。”(徐珂,《清稗类钞·工艺 类·画绣》)

文官五品补子(打籽绣)

文官五品补子局部(平绣、打籽绣)

精工是每一位绣工在技艺上的孜孜追求,也是统治者彰显自身权力地 位的心理诉求和外在形式。因而,传统京绣制品的绣制极尽精细,不唯远 观,亦足细赏。施针如绘,其配色的精丽和材料的奢华必须要通过细腻地 行针布线予以充分展示,方能达到“一切花卉、山水、禽兽、鱼虫等,栩 栩如生,呼之欲出,……”(徐珂,《清稗类钞·工艺类·画绣》)的效 果。京绣制品充分体现出“章身之具”的功能意义,与苏、湘、顾等名绣 地僻江湖浸润士夫、文人意趣的诗情画意相区别,渗透着北方文化雄健气 质的京绣,以其材料、工艺、设色、纹饰、形象等,烘托出使用者应有的 庄重、华丽、雍容、典雅的风范,显露出不凡的雄浑气度。

文官五品补子(平金绣)

折枝菊花纹衬衣(纳纱平金绣)

相比于其他地方绣种,京绣不是在一个充分自由的文化空间与环境中 自主发展的,在绣工个体主观对技艺不断求索的同时,受到统治阶层的文 化、意志的深刻干预和影响,被塑造而成独特的风格,当封建王朝逝去之 后,这种影响已然深深印刻在京绣的工艺传统和工艺文化之中,成为其在 现代文化环境中特立与众绣之林的重要性格特征。

龙纹方补局部(洒线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鬓边不是海棠红》里除了京戏,你对京绣又了解多少
「语音版」失传的盛唐宫廷刺绣针法再现西安——蹙金绣失传针法凝固千年时光,文/职茵 图/尚洪涛
贵州刺绣针法全辑
垂绦 汗巾
京绣的崛起与寓意
杭绣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