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宣砚的前世今生

宣砚作品:《四水归源》

纵观人类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谱写中华文明,前仆后继,夜以继日,功在不舍。宣城古称宣州,地处皖南山区,人杰地灵,英才方物辈出,因盛产笔、墨、纸、砚而闻名天下。其中,宣纸和宣笔产于泾县,徽墨出于绩溪,早在唐代之前,便与歙砚一道,集体名冠九州。2004年9月,就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和文房四宝协会,联合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光荣称号。如果说,古老的徽州,因美丽的黄山和“天下无徽不成商”,而闻名古今中外;那么,神奇的宣州,则因大诗人李白的迷恋呤颂和“天下无宣难为文”,而独步千年文坛!中国宣砚就是出产于“文房四宝之乡”安徽宣城,在旌德县洪川村龙潭山被黄太海发现保护、经笔者考证确认和国家权威协会认证保护,而重新绽放的一朵砚林奇葩!

宣砚闻名始于唐

历史上关于宣砚的记载,最早见于李白的著名诗篇《草书歌行》:“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全唐诗》卷167)全诗亲切流畅,生动地展现了怀素酒后草书,笔走龙蛇的动人情景。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李白的《草书歌行》“当作于长流夜郎,遇赦放回,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游零陵时所作。”也就是说,早在1250多年前,宣砚已通过市场流通进入湖南,并被上流文人士大夫所喜爱。正是这首诗的明确记录和广为流传,让宣州石砚名垂青史。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宋谱有记,明著有录,但从来没有人对其特征作过全面清晰的著述,从而更加增添了宣砚的神秘魅力。

宣城市乃至安徽省的历届领导和文人墨客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尽快找到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歌赞颂的宣砚石矿,彻底结束安徽缺少优质砚石的历史”。可是,从1964年到2009年,安徽省先后组织地矿专家,对黄山和宣城境内可能存在的歙石和宣石砚矿,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勘探调研,除了先后发现歙县、休宁、祁门和绩溪存在“不及龙尾”的中档歙石砚矿外,神秘的“宣州石砚”砚矿始终不见踪影。作为安徽省的一名“砚痴”,笔者对此很难释怀,倍感责任在肩,一直梦想揭开古老宣砚的神秘面纱,彻底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宣砚作品:《大美宣城》

身世传承堪称谜

详查史料典籍,笔者发现,从李白的《草书歌行》往后,古人对宣砚有明确记载的只有三处。一是宋代高似孙的《砚笺》,收录记述有宣州石砚类别。二是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记录有宣石砚方物;三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吴去尘《墨光歌》墨上的诗文,描述了宣州石砚的特征——“空斋清昼陈帘里,新水才添白玉洗。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这些有限的史料,告诉了我们两个事实:一方面,宣州石砚,成名早,质地好,有传承,堪称名砚。另一方面,宣州砚矿,唐后开采中,肯定遇到了突然变故,造成产量小,遗存少,因此,前人对其研究记录不足,造成砚矿断采,迷失千年而难寻踪迹。

近年来,在学术和收藏界,人们对宣砚认知存在明显的误区,突出的表现有以下两点。一是将宣州石砚的砚石与主产于宁国县的石英质赏石“宣石”相混淆,将古人描写后者的诗文硬往宣砚身上套,以至于有人刊文声称“宣砚硬度比歙砚高出约3.5度”,竟然比翡翠还硬,这在行家眼中,无疑是将宣砚赶出了“优质石砚”的行列。二是对宣砚考注望文生义,普遍将李白诗中的 “墨色光”,注释为“宣砚磨出的墨汁浓黑发亮”;而对吴去尘诗中的“洒雪残”更是不知所指,只能解释为“宣砚具有洒雪残的特征”,更让人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此,笔者在2013年出版的砚学专著《砚证文明——古砚鉴赏指南》中,对本省的宣砚只字未提,至今都感到十分缺憾。

宣砚作品:《青铜魂》

石破天惊出龙潭

2010年7月10日,旌德县白地镇突降暴雨,洪川村龙潭山洪水成灾,罕见的泥石流将山溪里埋藏的砚石冲出了地表,引起了识货村民的无序争抢和在附近黄山胶囊厂工作的黄太海先生的强烈关注。为保护砚山资源,黄太海四处奔走,主动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毅然投资取得矿山管理开采权,并依山命名为“龙潭砚”进行砚台开发生产。2013年底,黄太海先生通过湖北一位教授的引荐,带着他生产的砚台,慕名到芜湖找到笔者请求鉴赏,想不到我们一见如故,从此开启了揭开千古名砚神秘面纱的序幕。

记得当时拿起黄太海带来的砚台样品时,心里直犯嘀咕:“这么好的砚石,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旌德?会不会是利用古墓或者房基中遗存的龙尾歙石加工的呢?”但当我仔细研究样品后发现,此砚的色质,粗看与龙尾旧坑出产的“纯黑如角者”难分彼此;但内含皮糠状银星粉末,与宋代赵希鹄关于龙尾旧坑石“纯净无纹”的描述又不相符,且直观感觉硬度也略软于黑龙尾,便断定“此石确实不是龙尾山所产。”等到我亲临旌德白地镇,随着黄先生深入龙潭山砚矿一看,不禁目瞪口呆:眼前剥去山皮的裸露砚矿,就像一块巨大的墨玉摄人心魄;道路两边堆满大小不一的子石,就像阅兵方队一样震憾人心;山沟里清理出的水坑砚石,在流动的清泉下,发出黑丝绒般诱人的光泽……“这确实是与歙砚相似而又不同的优质砚矿!”

回芜湖后,笔者遍查砚史资料,并结合旌德砚山的产地、石色、石质特征,大胆地得出结论:黄太海开发生产的“龙潭砚”就是长期失踪的历史名砚的“宣州石砚”, 并撰写出论文,建议黄太海立即向政府部门报告,尽快更名实施更高规格地保护性开发!2014年4月,黄太海带着笔者的论文和近百方精雕细刻的“中国宣砚”,首次进京参加第33届文房四宝博览会展览交流,一鸣惊人,不仅一举夺得了两块金牌,而且引起了参观的国家领导人和文房四宝协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郭海棠会长闻风而动,会后率领专家组到旌德考察论证,最终一致通过认可了笔者的砚种论断。因此,向旌德县颁发了“中国宣砚之乡”属地认可保护铭牌,从此龙潭山出产的无名之砚一举跃升为“国”字号历史名砚!

宣砚作品:《文房四宝》

质傲端歙耀砚林

人们不禁要问:古老的宣砚凭什么在名砚辈出的唐代,倍受怀素、李白的青睐?重新开采的宣砚究竟是名符其实,还是徒有虚名?特别是宣砚石材与端石、歙石和洮河石相比,究竟有何异同呢?笔者通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发现,洪川龙潭山出产的宣砚矿石与上述三大名砚矿石一样,本质上同属于优质的绢云母变质性沉积岩。它生成于距今4.8亿年前的早奥陶纪,比产于是10亿年前的歙石晚,而比产于4亿年前的端石和3亿年前的洮河石要早得多。石材主要分溪流子石、水坑料和山坑料3种,以黑为主,兼有青绿。子石珍稀难得,水坑质优难采,山坑脉壮匀净。给人整体感觉是:石质细密,纯净如玉;石肌润腻,入手生泽;石声沉静,品纹丰富;脉壮少疵,宜作大砚。其中,优质石料可以概括为16个字:“端肌歙理,文武兼济,凝腻净润,堪争第一!”

具体地说,在它身上能同时找到端石、歙石和洮河石的美好品质,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三种优质砚材进一步优化组合的结晶!首先,它的质理与龙尾歙砚接近,不仅水坑子石与龙尾旧坑子料仿佛一山所出;而且,歙砚的罗纹、眉子、金星、金晕、银星、鱼子等石品花纹,在宣砚矿石中应有尽有,只是由于石肌底子相对更黑,这些石品的呈现与歙石明暗不同,而显得别具一格。其次,它的石声和润度更像端石老坑,石性介于端、歙之间,硬度比歙石稍软而比端石略高。反映在使用功能上,既像端砚“石墨相吸,发墨如油”,又像歙砚“杀墨如风,一濯而滢”。第三,宣砚子料外层和矿层之间,存有类似洮河石的各种石膘,这与端石、歙石明显不同。特别是将绿底碧绮的砚石与洮河喇嘛岩老坑石放在一起,如果不事先提示,恐怕连专业人士都难分彼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文里的宣砚(上)
灵芝之乡、养生天堂,安徽主流媒体看慢城旌德——一个让时间停滞的地方
歙砚 黑龙尾 椭形素砚 105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赏珍
【转载】中国四大名砚.歙砚
中国四大名砚*歙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