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文房用品——瓷砚

砚台,亦称"砚",是文房用具,用于研墨并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平坦之处用于磨墨,凹陷之处用于盛放墨汁。东汉刘熙《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三国至唐代流行青瓷的砚台。一般为圆形,砚面无釉以利研墨,底多安足,早期为三足,东晋以后逐渐增多,最多可达20足,如三熊足砚,砚式之一。流行于三国至晋初。以越窑青瓷产品为常见。圆形,砚面平坦无釉,或有盖,底下安三个熊形足。

西晋三足砚

六朝 三足砚

唐 黄釉多足瓷砚

瓷砚最早出现三国时期,经三国到魏晋南北朝趋于成熟,隋唐时期达到高峰。瓷砚多为圆形,魏晋时期多具三、四、五、六不等的蹄足。隋代除蹄足外,还有滴足及珠足。唐代瓷砚则向多足、镂空圈足发展。砚面较前代更向上凸起。唐代南北各窑均产砚,有大、有小,小者数厘米,大者近尺,这与唐代书法艺术普及有关。

唐代青釉辟雍砚

唐三彩 十足圆砚

隋唐初十三足辟雍砚

隋唐时期最出名的莫过于“辟雍砚”,因其砚面圆而四边环水而得名。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据蔡邕《明堂月今论》辟雍乃“取其四面环水,圜为壁”之意。

石砚在入唐以后开始流行。唐李肇《国史补》曰:“内邱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采石为砚,已普遍使用,且以端砚、歙砚为最好。唐以后瓷砚相对较少生产。

两宋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极富盛名,还有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形成庞大的民窑瓷系。这个时期,瓷砚在各个窑口都有生产,且样式繁多,有抄手砚、房相砚、辟雍砚、凤字砚、八棱砚、四观砚、玉环砚、葫芦砚、月池砚等多种。

抄手砚是宋代最具时代特征的形制,它是从唐代的箕形砚演变而来的。在称谓上也有将它称为插手砚、手抄砚或者是大史砚的。

到了元代,由于蒙古贵族统治重视汉族文化,汉族文人多洁身自好,隐居山林,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瓷砚生产大大减少。尽管青花、釉里红在元代烧制成功、在陶瓷发展史上有创新一页,但元代瓷砚留存下来却是凤毛麟角,且工艺、釉彩多显粗糙。

明清两朝,历时543年,是景德镇青花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由于统治者推行科举制度,大量读书人试图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十年寒窗,研磨苦读,瓷砚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大量生产,主要是景德镇烧制。

明 青花折枝花果瓷砚

明代瓷砚以青花为主,有圆有方,造型多样,纹饰以龙凤纹或缠枝花卉为多。早期产品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青花发色色泽浓艳,有沉淀和火石红。中后期以万历朝为多,常见纹饰有云龙、狮球、花卉、福禄寿等吉祥用语,瓷砚胎质略粗,出现无釉砂底,可见明显放射状、跳刀痕和火石红。明晚期,天启、崇祯朝生产的瓷砚,纹饰粗率,底足多不施釉,粘有沙粒,瓷砚留存甚少,有年号的更是罕见。

清中期 哥釉瓷砚

清 青花鱼型砚

清代青花瓷砚

清代瓷砚有青花和单色釉两大类。由于清王朝注重大力发展汉族文化,瓷砚需求量大增,除景德镇官窑、民窑大量生产外,各地民窑也竞相生产,瓷砚制造工艺日臻完美,纹饰繁多,山水、人物、飞禽、走兽、云龙、花卉应有尽有。造型多样,以圆、方为主,兼有玉环、碟形、钟形、水洗两用等多种。这个时期,出现了仿生形砚,有动物形、瓜果形,造型生动、逼真,十分有趣。釉色各异,除青花外,还有郎窑红、仿哥窑、仿汝窑等多种单色釉。有的还是定烧的瓷砚,铭文为年号、干支或姓名,有的题写诗句或吉祥用语,方寸之瓷,反应文人的追求,体现时代的特色。

民国是瓷砚生产的尾声,随着铜墨盒的应用和钢笔成为普遍的书写工具,瓷砚就逐步退出文房,走进博物馆,成为今天我们的珍藏、研究和观赏的对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花瓷砚
唐十八足青瓷辟雍砚珍赏
清康,雍,乾三朝官窑瓷器概述
明永乐釉里红海水锥拱苍龙教子图大梅瓶
六句诗,讲明白陶瓷茶器的六种青花发色
雅正的雍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