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建筑之悬山建筑的特点,悬山山墙的营造技术 17 下

17. 悬山建筑的主要特点

悬山顶即两山屋面悬出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外的屋顶形式。其梢间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山墙之外。

古建筑悬山建筑的主要特点:

一,山面檩木出梢使屋面向两侧延伸,在山面形成出沿,出檐的大小及檩木端部与博风板的交接构造在不同时期均各具特色。

二,悬山建筑山面墙体有许多不同砌法,从而表现出悬山建筑的独特特征。

悬山建筑屋顶等级较低,因此木构架形式多取简洁的柱梁作,有时还在檩下配以简单斗拱,主要用于主体建筑的配殿或次要建筑群中,建筑多为二、三、五开间,并尤以三、五开间居多,也是根据等级规定递加者。

山面的具体砌法,主要是四种。

1.满砌式,即墙面一直封砌到顶,仅留梢檩挑出部分和随檩枋在外面,随檩枋端头斜抹收分,上钉博风板。

2.五花山做法,即山墙仅砌至每层梁架下皮,随梁架的举折层次砌成阶梯状。这种做法将梁架暴露在外,有利于构件的透风防腐,并具有较强的装饰美化效果,是悬山式屋顶独有的做法。

3.半砌式,山墙只砌至山面大梁以下,大梁以上的木构架全部外露,上下梁架间及象眼空档处均用木板封堵,使构件透风情况良好,山面外露构架的彩绘也有较强装饰效果。

4.一种介于五花山与半砌式之间的做法,其前后廊处山花砌至穿插枋下皮,殿身部位砌至跨空枋下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四)——古建筑构件解析 (梁架结构篇)
一分钟带你看遍中国古建筑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艺术
悬山建筑的主要特征和形式
【专业手册】官式建筑四大法则详解(上)
从“墙倒屋不塌”谈徽派建筑承载的文化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