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杂谈—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及临床运用 第二十九期讲座


▶本文为《微课堂》专栏第11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小编导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医经验的丰富会让我们医术突飞猛进,今天带大家继续来学习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及临床运用,让大家了解特色中药药剂及其合理的使用 。

方十三

【医简释文】

终古毋子治之方活楼根十分,天雄五分,牛膝四分,续断四分,昌蒲二分,凡六物皆并冶合和,以方寸匕,一为后饭愈。久病者卅日平复百日毋疾苦建威耿将军方良禁千金不传也(84乙)

【句读补正】

终古毋子。治之方:活楼根②十分,天雄五分,牛膝四分,续断四分,昌蒲二分,凡六物皆并冶合,和,以方寸匕一,为后饭,愈。久病者,卅日平复,百日毋疾

班苦。建威耿将军方良,禁,千金不传也。 (84乙)

【注解】

:“疡”的通假字。《说文》:“头创也”。《尔雅·释训》注:“创也”。《素问·风论》:“故使肌肉愤而有疡。”注:“创也”。

活楼根:应为栝楼根。活,“栝”的误写。《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方名】终古毋子治之方(建威耿将军方)

【组成】活楼根十分、天雄五分、牛膝四分、续断四分、□□五分,菖蒲二分。

【用法】六物皆并冶合和,以方寸匕一,为后饭,愈。久病者卅日平复,百日毋疾苦。

【功效】补肾滋阴,强腰壮筋。

【主治】用于治疗肝肾亏虚,腰痛膝软,阳痿、尿频及不孕症等。

【方解】终古毋子,即婚后年长不能生育。“活”用作“栝”,“活楼根”即“天花粉”。“冶合”,即将药物加工炮制。“方寸匕”,古代药剂量名,《本草经集注·序例》:“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一方寸匕约为今之6~9g。

方中所述药物六味,其中一味尚不能辨认,通观全方药味组成及主治,猜测也可能仍是一味补肾滋阴,强腰壮筋之品。栝楼(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主治方面,《名医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本草图经》主消渴。《注解伤寒论》泄胸中郁热。《本草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利大肠,消痈肿疮毒;天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天雄似附子,细而长便是,长者乃至三四寸许。《本草别说》天雄,始种乌头而不生诸附子、侧子之类,经年独生长大者是也。《本草纲目》天雄有二种,一种是蜀人种附子而生出长者,或种附子而尽变成长者……一种是他处草乌头之类,自生成者。据上述本草记载可知,天雄是川乌头和草乌头之形长者。《神农本草经》载“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孪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名医别录》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步行,痈肿脓结。《本草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现在功效: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牛膝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病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名医别录》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白发。《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病人虚羸加而用之。《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死胎,壮阳;续断之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蜀本草》,《日华子本草》,《本草图经》等诸家本草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名医别录》:“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本草正要》:“暖子宫,安胎气。”牛膝、川续断合用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治疗肝肾亏虚,腰痛膝软,阳痿、尿频等;昌(菖)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于上品。根据《武威汉代医简》的出处与所处的地理位置,进一步证实了菖蒲即就是石菖蒲,而非水菖蒲也。《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名医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高志不老。《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综合该方剂的药物组成,可以看出全方包含着补肾滋阴,强腰壮筋的功效与治则,这一治则在现今的男科学中仍是广为应用的。可见汉代人们对中药的复方在临床上已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由武威汉代医简的成书年代和“终古毋子”的记载,以及对有关文献资料的考证,可初步认定为该方是治疗男子不育症的最早方剂。

方十四

【医简释文】

□分人发一分烦之□焦一□□二分□一分凡八物冶合□温酒饮方寸匕一日三饮之吕功君方有农者自为□□□□□□□□□出有血不得为农●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治男子有七疾及七伤何谓七伤一曰阴寒二曰阴三曰阴衰四曰橐下 [85甲]

湿而养黄汁出辛恿五曰小便有馀六曰茎中恿如林状七曰精自出空居独怒临事不起=死玉门中意常欲得妇人日甚者更而苔(?)轻重时腹中恿下弱旁光此病名曰内伤□桔梗十分牛膝续断方风远志杜仲赤石脂山朱臾柏实各四分肉从容天雄署与虵□凡十五物皆并冶合□ [85乙]

【句读补正】

□分,人发一分,烦之,□焦一□,□二分,□一分,凡八物皆冶合,以温酒饮,方寸匕一,日三饮之。吕功君方。有农者,自为□①□□□□□□□□出;有血不得为农。●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治男子有七疾及七伤。何谓七伤?一曰阴寒;二曰阴痿;三曰阴衰;四曰橐下 【85甲】

湿而养,黄汁出,辛恿;五曰小便有馀;六曰茎中恿如②状;七曰精自出,空居独怒③,临事不起,起死玉门中④,意常欲得妇人。日甚者,更而⑤轻重,时腹中恿,下弱旁光⑦,此病名曰内伤。治之:桔梗十分,牛膝、续断、防风、远志、

杜仲、赤石脂、山朱臾、柏实⑧各四分,肉从容⑨、天雄、署与⑩、虵□11、凡十五物皆并冶合,□。 【85乙】

【注解】

①自为□:据陈国清考证,释为“自为焦”。(《文物与考古》1990年第4期)

②林:“淋”字的误写。

③空居独怒:指未性交时阴茎无端勃起。

④玉门中:指阴道内。

⑤莒:《说文》:“齐谓芋为莒。《诗·斯干》注:“芋,大也”。

⑥弱:“溺”字的误写。

⑦旁光:即膀胱。

⑧柏实:即柏子仁。《神农本草经》谓其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

⑨肉从容:即肉苁蓉。《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

⑩署与:即薯蓣。《神农本草经》谓其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

11虵□:似为蛇床子。《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苦,平,“主妇人阴中阴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创”。

【方名】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五老七损方)

【组成】桔梗十分,牛膝、续断、防风、远志、杜仲、赤石脂、山茱萸、柏实各四分,肉苁蓉、天雄、薯蓣、(上三味剂量不详)

【用法】上述药物均经加工炮制,然后使用。(具体用法记录不详)

【功效】补肾益精,祛风散寒,强筋壮骨。

【主治】男子阴冷、阳痿、早泄、遗精、精少、阴囊潮湿等。

【方解】本方主治当为肝肾亏虚,阴寒内盛证。方中牛膝、杜仲、川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治疗肝肾亏虚,腰痛膝软,阳痿、尿频等。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温肾助阳:既能补阴,又能补阳,为补益肝肾之要药。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畅通便。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神农本草经》载“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薯蓣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柏实《神农本草经》载“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天雄《神农本草经》载“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孪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桔梗开宣肺气,宣上以达下。方中用山茱萸、苁蓉、薯蓣,补益肝肾,固摄下元,为君药。牛膝、续断、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天雄、防风祛风散寒,桔梗,开宣肺气,以助天雄、防风祛风散寒,除湿宣痹,上述共为臣药。远志宁心安神,配柏实交通心肾,宁心安神;赤石脂,涩精止遗。全方补中有散,邪祛正安。

简中记载全方疑为十五味药物组成,还有三味药记录不详。

标题

温补肝肾、强督通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提要】强直性脊柱炎属肝肾不足,肾虚督寒证,治以武威汉代医简所载白水侯所奏方加味,温补肝肾、强督通络。

【病历摘要】王某,男,32岁。门诊。

初诊:2007年10月15日。

腰背疼痛约三年,双髋疼痛半年,加重2个月。

患者于3年前自感腰骶部疼痛,继则背脊疼痛,畏寒喜暖,酸楚重着,晨起腰骶、项背僵硬,活动不利,曾在某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萘丁美酮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病情时轻时重,遇天气阴冷变化及劳损过度则加重,近半年来又双髋关节疼痛不适,加重2个月。现腰骶、脊背疼痛,腰部前屈、侧弯、后伸活动均受限,双髋关节疼痛,以右侧为甚,难以步履,活动受限,并伴有全身畏寒、倦怠乏力、情绪悲观、失眠多梦、阳痿等症,舌质淡,苔白,脉沉弦无力。

实验室检查示:WBC 10.1×109/L,HGB 119g/L,ESR 30mm/h,RF 12kU/L,ASO 110IU/ML,CRP 8.30mg/L,HLA-B27(+)。X线片检查:腰椎顺列正常,生理曲度变直,以第3~4腰椎为中心向左侧突,腰椎各小关节韧带钙化及椎体间骨桥形成,双侧骶骼关节模糊,边缘不整,双侧髋关节间隙变窄。

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诊断:肾痹,属肝肾阳虚证,即肾虚督寒。

治宜温补肝肾、强督通络。给予《武威汉代医简注解》“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加减。

处方

桔梗15g 牛膝15g 续断15g 防风10g

远志10g 杜仲15g 赤石脂10g 山茱萸10g

鸡血藤15g 黄柏10g 肉苁蓉10g 附片10g先煎

威灵仙15g 熟地10g 桂枝10g

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嘱患者卧床休息,避风寒湿邪,加强营养。

二诊:2007年10月29日。

上方治疗15天后,患者腰背疼痛及双髋疼痛有所减轻,失眠症状亦减轻,但仍难以行走,继续观察治疗,嘱适当加强腰背部功能锻炼。

三诊:2007年12月3日。

上方又治疗30天后,患者自感腰骶、背部疼痛明显减轻,双髋疼痛亦减轻,能慢步行走,失眠多梦症状消失,但下肢酸困无力,继内服上方减远志、黄柏,加炙黄芪30g、女贞子15g,水煎服。

四诊:2008年1月7日。

治疗30天后,患者腰背部稍疼痛,双髋疼痛显著减轻,屈伸活动尚可,阳痿症状亦明显好转。

实验室检查示:WBC 8.5×109/L,HGB 125g/L,ESR 20mm/h,RF 12ku/L,ASO 110IU/ml,CRP 8.10mg/L。上方加炒穿山甲9g、全蝎9g,共研细末,每次6g,一天2次,巩固治疗5个月。

嘱患者勿过劳,慎起居,动静结合,矫正不良姿势,加强腰背部及髋关节功能锻炼,以免加重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1年后随访,患者诸症消失,腰背、双髋关节活动可,已从事正常劳动。

【按语】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肾痹”、“骨痹”范畴,相当于当代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首倡的“尪痹”,多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以腰椎、骶髂和髋关节最常受累。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主筋,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肝肾亏虚,复受外邪侵袭,致经脉(主要是督脉)受阻,发为此病。方中杜仲、续断、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治疗肝肾亏虚、腰痛膝软、阳痿等证;山茱萸补益肝肾,既能补精,又可助阳,配伍山药,加强补肾之功;制附子祛寒除湿,温经止痛;防风既能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本草汇言》曰:“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痿痹痫痉等症。”骨碎补、鹿衔草祛风通络、强壮筋骨;肉苁蓉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拔葜祛风湿,治痹病关节肿痛麻木,对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远志宁心安神,为交通心肾、安神定志之佳品;柏子仁养心安神,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等证,《神农本草经》曰:“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肝肾、强督壮骨、通络祛邪之效,后期巩固治疗加用炒穿山甲、全蝎等虫类血肉有情之品,可祛风湿,活血止痛,疗效更佳。针对病机,配伍得当,对于肝肾亏虚,兼有风寒湿邪引起的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足膝软弱病症最为适宜。

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是武威汉代医简牍类第85甲、乙所载方药,其方为治疗男子七疾、七伤而设,因此也称之为“五劳七伤方”。原方组成为:桔梗十分、牛膝、续断、防风、远志、杜仲、赤石脂、山茱萸、柏实各四分、肉苁蓉、天雄、虵各二分。全方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寒为功效,主治男性疾病属于肝肾不足,筋痿骨弱者,其主治病症的病机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非常吻合。

[张延昌主任医师治疗风湿病临床验案3则[J].中医研究,2011,24(1):60]

标题

补肝肾,强筋骨,散寒湿,通络止痛治疗膝骨关节炎

【提要】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寒湿阻络型,治以《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加减,补肝肾,强筋骨,散寒湿,通络止痛。

【病历摘要】秦某,女,55岁。

初诊:2014年6月1日。

右膝关节痛2月。

患者入院前2月因劳累后出现右膝关节的疼痛,休息后可减轻,受凉后加重,未予重视,渐渐上述症状加重,经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可缓解,但停药后又复发,故来医院诊治。查体:肥胖体型,右膝关节局部无畸形及肿大,局部压痛明显,伸直及屈曲略受限,屈伸右膝关节时可听到弹响声,饮食可,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弱。

辅助检查结果示:血沉 5mm/h,C反应蛋白1.2mg/L,抗核抗体阴性,右膝关节X线拍片示:右膝关节髁间嵴变尖,关节间隙内侧变窄,关节面局部硬化,局部骨质增生。

西医诊断:右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证属肝肾不足,寒湿阻络型。治宜补肝肾,强筋骨,散寒湿,通络止痛。给予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加减。

处方

熟地10g 牛膝15g 山茱萸10g 木瓜20g

续断15g 防风10g 杜仲15g 赤石脂10g

当归15g 红花10g 黄柏10g 附片10g先煎

桂枝10g 伸筋草15g 豨莶草15g 甘草5g

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4年6月5日。

患者自诉右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功能部分恢复,但仍活动疼痛。舌淡,苔白,脉沉。治疗有效,守方继进,去赤石脂、山茱萸、防风,加海风藤15g,鸡血藤15g,地龙10g以增强疏经通络,缓急止痛之力,一日一剂,共4剂。

三诊:2014年6月9日。

患者自诉右膝关节不活动时无疼痛,活动量大时仍有疼痛感,现活动已不受限,舌质淡,苔白,脉沉,考虑到病情缓解,去地龙、附片,加陈皮10g,茯苓10g,以健脾和胃,以防药物损伤脾胃之气,为巩固疗效,再服10剂。服药后诸症皆消,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膝骨关节炎多好发于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僵硬,活动时的响声,摩擦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等,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机为寒湿瘀血等外邪侵袭,加之积年劳累,肝肾不足,气血衰弱,因实致虚,病之始,以邪实为主,久之则正气渐衰,表现为以虚为主的虚实夹杂的复杂表现,其主要病机为肝肾不足,寒湿瘀血痰饮互结,肝肾亏虚,在膝骨关节炎发病中的原因有①肾为先天之本,内育元阴元阳,为各脏腑阴阳之根本,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推动、温煦作用,阳气不足,卫外功能减弱,容易招致风、寒、湿三气的侵犯而发病;同时由于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而致痹证缠绵难愈,治疗棘手;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必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留于关节,阻滞血脉,气血不通,而成为加重痹证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骨失所养,加以邪伏筋骨逐渐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滞经络,诱发或加剧了该病发生。正如《素问·逆调论篇》曰:“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②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泻和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的血液充盈,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才能运动有力而灵活。肝血不足,必致筋失所养,而见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等,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肝气衰,筋不能动”③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故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又因肾多虚症,故临床上常常见到因肾阴不足,导致肝血虚的情况,肝血不能养筋,故见肢体麻木,运动失灵。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所以治疗膝骨关节炎时应采用补肝肾,强筋骨,散寒湿,通络止痛的治法。临床诊治时应根据正虚邪实的不同,辨证施治。

“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为《武威汉代医简》治疗五劳七伤所致病的方药,其主治为:补肝肾,强筋骨,散寒湿,通络止痛,方中牛膝、杜仲、川断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治疗肝肾亏虚,腰痛膝软,阳痿,尿频等症。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温肾助阳,为补益肝肾之要药。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神农本草经》载“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薯蓣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柏实《神农本草经》载“味苦,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天雄《神农本草经》载“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桔梗开宣肺气,宣上以达下。方中用山茱萸、苁蓉、薯蓣补益肝肾,固摄下元,为君药,牛膝、续断、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天雄、防风祛风散寒,桔梗,开宣肺气,以助天雄、防风祛风散寒,除湿宣痹,上述共为臣药,远志宁心安神,配柏实交通心肾,赤石脂涩精止遗。全方补中有散,邪去正安。符合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故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标题

补肝肾,强筋骨,散寒湿,通络止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提要】类风湿关节炎证属肝肾不足,寒湿阻络,治以《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加减,补肝肾,强筋骨,散寒湿,通络止痛

【病历摘要】

患者,女,43岁。

初诊:2007年3月15日。

四肢多关节肿痛15年,关节畸形8年。

患者入院前1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多关节肿痛,主要为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伴有明显的晨僵,晨僵时间超过2小时,经外院用中西药、针灸、理疗等治疗后,效果欠佳,渐渐上述症状加重。入院前8年出现双手指向尺侧偏移,同时指间关节梭形肿大,双手握力减弱,近日因变天后上述症状加重,故来我科诊治。查体: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大,手指向尺侧偏移,掌指关节半脱位,双足趾亦有同样改变,饮食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辅助检查结果示:血沉5mm/h,C反应蛋白 1.2mg/L,类风湿因子322IU/ML,双手X线拍片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间隙变窄,指骨基底部囊性改变,掌指关节半脱位。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

辨证:肝肾不足,寒湿阻络。

治以:补肝肾,强筋骨,散寒湿,通络止痛。

方用:《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加减。

牛膝15g 续断15g 防风10g 赤石脂10g

山茱萸10g 黄柏10g 附片10g先煎 熟地10g

桂枝10g 川椒l0g 细辛3g 鸡血藤15g

红花10g 露蜂房10g 蜈蚣2条 甘草5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自诉四肢多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部分恢复,双手握力增强,但关节仍疼痛,晨僵明显,治疗有显效。守方继进,去赤石脂、山茱萸、细辛、加豨莶草、乌蛇、地龙以疏经通络,缓急止痛。

三诊:患者自诉四肢多关节疼痛已不明显,但关节仍畸形,嘱患者服药维持治疗。回访1年,病情平稳。

[原载:运用武威汉代医简“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治疗风湿病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

【按语】虫类药是一类药源广、临床疗效十分显著的常用药,是治疗风湿病的一支奇葩,我国中医药专家在应用其治疗风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上,专家们认为虫类药取其善行走窜之性,以搜剔筋骨间瘀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对风邪致病经久不愈者,唯虫类能截能擒,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每多用之,均有较好疗效。虫类药物在风湿病中应用,效果显而易见,也引起了多方面的重视,其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其效峻力宏,且大多属有毒之品,故临证选用,一要细审其证,有其证用其药,二要严格掌握其剂量及疗程,中病即止。如现代治疗风湿病的大家朱良春教授,常用白花蛇配伍全蝎、蜈蚣等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变形或骨质破坏所致的关节剧痛者。

该例在“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基础上,先后用了露蜂房、蜈蚣、乌蛇、地龙等,增强了疏经通络,缓急止痛的作用,探索了补肝肾,强筋骨为主要治则的“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再加虫类药,治疗病久痼疾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其中露蜂房,味微甘;性平;小毒。归肝;胃;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止痛;玫毒消肿;杀虫止痒。主风温痹痛;风虫牙痛;痈疽恶疮;瘰疬;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服,2-5g。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掺或调敷。

标题

补肝肾,强筋骨,益气补血,通络止痛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提要】痛风性关节炎证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治以《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加减,补肝肾,强筋骨,益气补血,通络止痛。

【病历摘要】

患者,男,62岁。

初诊:2000年5月11日。

反复双跖趾关节肿痛13年。

患者入院前1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跖趾关节的肿痛,每于进食高嘌呤饮食后诱发。经外院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等治疗后,可缓解,渐渐双跖趾关节局部肿大,在不进食高嘌呤饮食的情况下,劳累亦可诱发,渐渐口服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后症状控制不明显。双跖趾关节、右踝关节持续困痛、隐痛,活动受限,痛苦不堪,外院曾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中药治疗,效果亦不明显,查体:双跖趾关节局部骨性膨大、皮肤不发红,皮温正常,双跖趾关节及右踝关节压痛明显,饮食差,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辅助检查结果示:血尿酸463umol/L,双足X线拍片示:双跖趾关节局部软骨破坏,关节而不规则,局部有穿凿样缺损。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证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型。

治以:补肝肾,强筋骨,益气补血,通络止痛。

方用:《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加减。

牛膝15g 续断15g 赤石脂10g 山茱萸10g

鸡血藤15g 红花10g 熟地10g 桂枝10g

萆薢20g 细辛3g 土茯苓30g 茯苓10g

薏米30g 蜈蚣1条 甘草5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者自诉双跖趾关节及右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饮食增加,但行走后,疼痛又出现。治疗有显效,守方继进,去赤石脂、山茱萸、细辛,加地龙以疏经通络,缓急止痛。

三诊:患者自诉关节疼痛不明显,能够自如行走,复查尿酸 408umol/L,嘱患者停服中药,低嘌呤饮食,半年随访,病情平稳。

[运用武威汉代医简“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治疗风湿病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

【按语】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辨证多属于湿热阻络,或湿热下注,治疗以清热祛湿为主,但本例年过花甲,肾气渐衰;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病久及肾,劳累亦可诱发。查体所见:双跖趾关节局部骨性膨大、皮肤不发红,皮温正常,双跖趾关节及右踝关节压痛明显,也是一派肾气虚衰的表现。辨证施治不能墨守成规。

作者简介

编审:彭家大小姐

校稿:宋利强 陈伏凤

编辑:张珊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味滋养肝肾的中药,强筋壮骨、养阳,古籍说“补伤生血”
道家熟地黄丸秘方
老中医传下来的养筋壮骨汤,助你活血通络,告别肢体疼痛麻木
桑寄生,壮骨强筋,补肝肾之虚羸,和营通络,治痹风痛着,关节舒和,且其养血疏风。
分享6种活血通络,强壮筋骨,改善关节疼痛不适的中成药,建议中老年人看后可收藏备用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