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锐评丨机器人“玩”书法,有些“书法家”会下岗!




当我看到视频中机器人“拿”着毛笔书写的报道时,脑子中突然冒出了诸如将来书法人的生存空间会不会越来越窄、机器人会不会代替书法家、我们学习书法还有意义吗等担忧。




从书法发展的历史经验看,雕版印刷发明并应用于世后,书法艺术没有式微;互联网普及后,书法艺术依然繁荣,只不过书法的实用性大大弱化了。那么,机器人学会艺术后,我们的书法艺术也不见得会削弱。



这是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书法,其构成因素很多,不单是书法技法的继承,更融进了文化、情感等诸多因素。有思想、有情感,能激起人的共鸣,富有时代感的才算是文化,机器人写出的书法虽然有模有样,却没有情感,无法将人的思想表现出来,观之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文字,这跟印刷体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称之为机器人“玩”书法更切些!



马云有一个观点颇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时代。”也许,马云对中华艺术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功能颇为看重,中华艺术呈现的中华美学精神是一种生命精神,注重主体生命的精神传达,追求主体生命与自然的融通与一致,这是充满感性和形象的审美世界,是令人沉浸的情感世界,是人的自由自然的价值世界,其中充满了生命自由和无限的精神追求与创造。正因如此,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艺术非但不能削弱,还需大大加强,这对于人们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大有裨益。



不过,机器人“写”书法提醒我们,再不好好写字,提高综合素养,再肆意糟蹋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书法没有了群众基础,只是几个人的游戏,那么真有被机器人取而代之的可能。



科技时代,智能机器人让许多产业工人下了岗,我也相信书法的某些方面也会被机器人取代。对于大多数书法人来说,书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八小时之外的余事。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要把书法学好,就需要心净和心静,以一颗虔诚的心守护好书法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言 论】当书法遭遇人工智能 ■何 斌
小知识
正确识别草书的质量,三个方向分析草书的躯...
书法 感悟宇宙生命的艺术
快意与如意
书法艺术线条的个性表达及神采意味——专访著名书法家李胜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