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庚讲述——《芥子园》的流变

中国绘画艺术一直保持一种神秘感与延续性,是17世纪欧洲(油画)画家可望不可及的,绘画上的造诣、画风、技巧那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尤其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李渔”时期影响全欧洲文化圈。




而且在16世纪时期,中国陶瓷已经出口整个欧洲,可想而知中国绘画、雕刻、工艺那是源远流长的。很多欧洲各国都在模仿陶瓷技术及绘画。可是也只能学到皮毛,完全领会不到精髓。

17世纪是欧洲油画巅峰时刻,伦勃朗就是代表人物之一。画作体裁广泛,其艺术视野广阔,作品中所流露的是一种真挚、深沉、善良的思想情感。



伦勃朗版画作品中,借由不同密度的腐蚀及干刻技法结合运用的各种线条进行精心组织的平行、重叠、交叉的线条网格叠加法来表现画面中的主体部分,同时以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的因素。利用结构画法进行形体的描绘达到大块明暗光线的处理,使画面营造出丰富而厚重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伦勃朗在西方艺术史中,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不仅是文艺复兴的优秀画家,更令人惊讶地是他率先展现出巴洛克特征,大胆地将他的内心世界展现在画布上。伦勃朗率直洒脱,是新时代的先驱。



与此同时,中国也诞生一位比伦勃朗更有影响的人物——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芥子园》的出版,说明中国绘画的核心是什么呢?——精髓是“山水艺术”



经历了上百年的流传,原本已经找不到了,第二代的芥子园称为“洋书”在光绪年间根据外国画家技巧,画风等整理出来的,也就是现在上海和北京出版的《芥子园》。


《芥子园画传》

第一集山水,介绍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


第二集兰竹梅菊,介绍中国画中最常见的四种花卉的画谱及绘画技法。



第三集草虫花卉翎毛,介绍了各种花鸟草虫的画谱,内容非常丰富。


第四集人物,完美的诠释。



《芥子园画传》虽然只是一一部以图解技法为主要特征的绘画图谱,但是它的图解和文字论述并非仅仅停留在具体技法层面上,而是以系统而完整的编著体例和对绘画创规律的具体要求来诠释技法。

李渔的《芥子画》出世,备受时人赞赏。光绪十三年,何镛在所作后序中写道:'一病经年,面对此谱,颇得卧游之乐。'并题联云:'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


李庚,1950年生于北京。1986年在德国明斯克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主持东方艺术讲座。1986年至今在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学术部任艺术学教授。现任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研究员。



(文章由书画界艺术整理,转载需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庚讲座丨第五期 《芥子园》东方之美、视觉冲击
中国画百年的经典绘画教材——《芥子园画谱》概述
《芥子园画谱》是这样诞生的
走进芥子园
芥子园画传的是与非
画谱寻源:《芥子园画传》热销数百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