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赣南地区的对外交往
摘要:自古以来赣南地区便作为江淮地区通向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南来北往的商贾走水路从长江支流赣江到珠江支流北江须经过岭北赣南地区的一段陆路,位于水陆交接地带的赣南地区也就成为了货物的集散地。本文将重点论述赣南地区对外交往途径,探寻赣南水陆交通分布格局。
关键词:赣南、大庾岭、水路交通
一、赣南地区的历史沿革及基本情况概述
赣南地区在先秦时期为越族聚居地,因“淮、海惟扬州”,(《尚书·禹贡》)赣南地区属于扬州,所以赣南地区的越族也被称为扬越。
春秋时期周天子让南方的楚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于是楚国在南方拓地千里,武夷山以东、南岭以北的越族纳入楚国的势力范围。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分楚地为九江、长河、会稽三郡,赣南地区属于九江郡。楚汉战争时期属于从九江郡分析的庐陵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改属从庐江郡析出的豫章郡,新莽时期豫章郡一度改称九江郡,赣南地区仍属之,东汉建武元年(25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析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地区属之。
东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治雩都,赣南地区开始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域。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撤销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郡治雩都。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南康郡治由雩都迁往赣县(今属章贡区)。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唐玄宗时期虔州曾一度复称南康郡。后梁开平四年(910年),以虔州、韶州置百胜军。南唐升平元年(937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昭信军为军州;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军州复称虔州。
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析虔州大庾、南康、上犹三县置南安军,此为赣南地区分设两个行政区的开始。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虔州改称赣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赣州、南安军分别为赣州路、南安路;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升赣州路、南安路为赣州府、南安府。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赣州府宁都县为宁都直隶州,另辖瑞金、石城两县,从此赣南地区分设三个行政区。
民国元年(1912年),国民政府废府(州),省直辖县。民国三年(1914年),赣南地区属赣南道。民国三十七(1926年),废赣南道,赣南各县再次直辖于省。此后国民政府在赣南地区设立了一些监察性质的行政区。
1949年7月至9月,赣南地区分别设立赣州专区、宁都专区。1952年8月,撤销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赣南地区再次属于单一的行政区域。1954年5月撤销赣州专区,成立赣南行政区,1964年5月恢复为赣州专区,1971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1998年12月撤地设市,1999年7月赣州市正式成立。
赣南地区即今赣州市,地处华东江西南部、赣江上游,下辖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瑞金市等十八县市区。赣南东领闽西的三明、龙岩,南毗粤北梅州、河源、韶关,西靠湘南的郴州,北接本省吉安、抚州,位于四省交接地带。
赣南地区东、南、西三面分别为武夷山脉、南岭、罗霄山脉阻隔,北临吉泰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但赣南地区从古至今都以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外界交流,对外交往活跃。
大余章水
二、作为沟通江淮地区和岭南地区重要枢纽的赣南大庾岭
在赣南地区的对外交往中,离不开便利的对外交通通道。其中的大庾岭作为水陆交通要道,在赣南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
大庾岭是两大流域的分水岭,长期以来是长江流域进入珠江流域的重要通道,甚至是最便捷的通道。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在南方并不满足于楚国故地。为此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也就是秦统一中国八年后,秦始皇嬴政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在平百越的路径中,一条很重要的就是经过赣南地区的大庾岭到达岭南地区。“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淮南子·人间训》)其中的南野即在现在的赣南地区,是通往岭南的重要通道。在秦朝灭亡之际,南海尉赵佗“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案邓德明《南康记》云:“南野县大庾岭三十里至横浦,有秦时关,其下谓为‘塞上’”。(天启元年《赣州府志卷之二十·纪言志二》)大庾岭的横浦同样成为阻隔岭南岭北的重要关隘。
汉朝建立之后,南越王一度向汉称臣,但南越朝政为国相吕嘉控制,攻杀王及王太后,袭击汉使,“使人函封汉使者节置塞上,好为谩辞谢罪,发兵守要害处。”(《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塞上”案同《南康记》)南越国企图利用包括大庾岭横浦关在内的险要地势据守,成割据之势。南越国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秋季令“楼船十万师往讨之”。(《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卫尉陆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牁江:咸会番禺”。(《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横浦”案同《南康记》)大庾岭横浦关不但是汉武帝平定南越的重要通道,甚至是最为便捷的路径。“元鼎六年(前111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破石门……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后,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在攻灭南越国的战争中,途经大庾岭的横浦关无疑是进军岭南最快的途径。
其后穿过大庾岭一直是岭南地区通往江淮地区的最重要通道,从东晋到隋朝也是岭南地方势力想要控制长江中下游以及朝廷平定岭南地区叛乱的必经之路。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始兴相徐道覆反叛进军建康(见《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南梁太清三年(549年)始兴太守陈霸先部将杜僧明讨伐侯景(见《陈书卷八·列传第二》),隋开皇十年(590年)民部侍郎裴矩镇压番禺俚帅王仲宣叛乱(见《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二》),这些行动都经过大庾岭。
从唐代开始,大庾岭的道路逐渐得到翻修。唐开元四年(716年)冬,左拾遗张九龄开凿新路,道旁多植梅树,所以大庾岭也称梅岭。(见《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五十一》)北宋元祐(1086~1094年)年间,南安知军蔡挺在岭上路边种植松树,并建立了新的关隘,命名为梅关。(见《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八十七》)其后大庾岭的梅关一直成为中央朝廷通往岭南的必经之路,在南方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直到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公使马嘎尔尼从京师返回广州任然途径大庾岭古道。(见《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大庾岭古道是中国内陆特别是江右地区通往海上丝绸之路起始点的必经之路,大量的丝绸、茶叶、陶瓷等货物通过这里运往两广沿海。
大庾岭梅关
赣南地区对外交往中的水陆交通线路
赣南地区三面环山,只有北部面向地势相对平缓的吉泰盆地和赣抚平原。由于地势相对较高,赣南地区也就成为了一些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长江支流赣江、珠江支流东江,这些河流是在古代长期赣南地区对外交往最便捷的通道。
在众多河流中,由章江和贡江河流成的赣江是古代赣南地区对外最重要的通道,走水路到达赣北乃至长江中下游远比陆路便捷。
除了越过大庾岭通往两广地区外,赣南地区还利用联通四省的优势,广泛发展对外交往。而这些交往主要通过边界地区的关隘实现,这些关隘既是军事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对外经济贸易的通道。
天启《赣州府志卷十二·兵防志·扼塞》
县名
关隘
记载
雩都县
丰田隘
闽广窥伺必由之路
平头塞
同闽广,当五峒七迳之冲
信丰县
镇南堡
界抵始兴
兴国县
岫口洞隘
闽广流寇从此突入
会昌县
羊角水
扼闽广之冲,贼犯江西必从此入,西则略南赣,北则扰吉安
瑞金县
黄沙隘
路通汀州
车断隘
陈岽隘
日东隘
黄竹隘
湖陂隘
平地隘
(以上六隘)通长汀等县
桐木隘
新中隘
新迳隘
塔迳隘
桃阳隘
(以上五隘)通武平等县
龙南县
樟木隘
路通始兴
横江隘
南通浰头,西通翁源龙川
东桃隘
东通和平,南通翁源,西通始兴
石城县
站岭隘
东通宁化
镇淮堡
路通汀州宁化
定南县
桐坑隘
接连龙川
长宁县
老虎隘
北接广东之龙川兴宁
丹竹楼
接壤兴宁平远
藤岭隘
与平远为邻
分水垇
接连三省
咸丰《崇义续志卷二·建置志·兵防》
关隘
记载
大蓼坑
通桂东
小水垇
通桂东、沙田
凉亭垇
与桂东集龙接壤
狐狸垇
系由桂阳入岽境之总路
竹洞隘
通仁化
通过这些地方志的记载,大体可以看出赣南地区对外陆路交通的方向:石城、瑞金、会昌等地通往福建,长宁(寻乌)、定南、龙南、信丰等地通往广东,而南安府边县大庾(大余)、崇义则分别通往广东、湖南。以大余大庾岭梅关为主的各县对外交通是赣南地区对外交往的跳板。
章贡合流
参考文献
1.嘉平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洪镇涛主编:《山海经》,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
3.许匡一译注:《淮南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4.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5.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7.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8.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9.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0.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1.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2.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3.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4.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5.嘉靖《赣州府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影印本.
16.天启《赣州府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本.
17.万历《重修南安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影印本.
18.光绪《南安府志补正》,中国方志丛书,影印本.
19.康熙《信丰县志》,影印本.
20.嘉靖《瑞金县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影印本.
21.康熙《瑞金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影印本.
22.康熙《续修瑞金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影印本.
23.康熙《上犹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影印本.
24.于成龙等:康熙《江西通志》,阳明文库图书,影印本.
25.曾国藩、刘坤一等:光绪《江西通志》,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26.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7.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8.祝穆:《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9.王象之:《舆地纪胜》,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康笔记》之二 南康地理
很少人知道的赣州历史地理典故
赣江十八滩经济的历史变迁
南康记(辑佚)
十大历史名人与赣州,揭开赣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赣州发展困局(深度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