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平古迹寻踪 二 繁复精湛朱氏节孝坊

北方石牌坊保存下的不多,精品更是稀罕。原平西北村落间的朱氏节孝坊算得上三晋大地现存民间石牌坊中佼佼者。

阳武是个大村,在公路边村口就看到了仿木构的飞檐。下车近前,金光尽洒在青石质地的牌坊上。这是朱氏节孝坊的配坊,青灰石基,高8米有余,四柱三门,单檐歇山顶,六铺双抄斗拱,耍头作象形。

石坊有四根方形霸王柱,明楼下镂雕二龙戏珠,檐下挂圣旨竖石匾,牌坊四柱前后是由褒扬和感谢皇恩佳句组成的四幅楹联:柱前是豸节崇褒三秦著迹,鸾书叠贲八座增荣恪共臣职抒丹悃,荣赐天书降紫泥。柱背书三晋云山祥迎凤诰,九乾雨露恩纪鸾章缥缃世业怀先泽,纶服新恩拜圣朝

 额枋上书大清咸丰六年岁次丙辰仲夏上浣谷旦

匾形走马板上书赠资政大夫曾祖父廷桂, 赠大夫曾祖母李氏,诰赠资政大夫祖父秉壁,诰赠资政大夫祖母吴氏,诰赠资政大夫父烈,诰封夫人母朱氏,陕西分巡延榆绥兵备道加四级武访畴谨建。次间书凤诏褒荣龙光锡宠

牌坊完全按木构制作,精细至极,四柱上的兽头、镂雕二龙戏珠、立面上的人物故事浮雕完好。

牌坊边是朱氏夫人之子、牌坊建立者武访畴的教思、德行碑楼。武访畴(1801-1876),字受之,号芝田。碑楼是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士绅和武家后人捐资所建立。雕龙碑文记叙了武访畴生平事迹,供后人瞻仰。武访畴,清道咸时的一位廉吏。山西清代著名官员陈廷敬、祁寯藻、于成龙等人已被人们熟悉,中层干部武访畴则淹没在滚滚历史长河里。作为一位长期在地方担任主官的官员,武访畴的为人和为官被时人称道,后来的县志里将其列入《廉吏传》。

武访畴的作为与母亲朱氏的细心教育有很大关系。即使是在成年任职期间,朱氏也鼓励他勤勉,做扎实工作。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朱氏牌坊在让人感叹的精美石雕技艺之外,更增添了一份温暖的人文关怀。


 这只是大餐前的铺垫,朱氏牌坊的正坊还在村里。武家曾在村内拥有三进院大宅。正牌坊就在门外。如今宅院已被破坏,幸存的牌坊被圈在憋屈的围墙里。外面的红砖墙是近年新砌的。对面小院里住着武家后人,牌坊小院门的钥匙就在这家。

 

从门外看到和配坊一样的高大歇山顶飞檐,等级明显高些。主坊束腰须弥底座栏杆上雕二十四孝图,前立面高浮雕四大金刚力士像。牌坊也是四柱三间,采用了六楼式的重檐歇山顶,上檐正脊上有柱承接上檐三楼,高10米多,面阔15米。牌坊坐东朝西,左右石狮、旗杆各一对。

牌坊后面砖石影壁,当中是剔底高浮雕——福、禄、寿“三星图”。

影壁两边书对联一副:茹蘖饮荼数十载鹄歌矢节,丸熊封鲊九重天凤诺扬。两八字墙侧面书:燕缕凛清操冰霜奇节,鸾书辉彤史闺阁完人

四根霸王柱有前后戗柱相撑,四头麒麟蹲在前戗柱前面。精美异常的前戗柱上,形象逼真的蛟龙缠绕往复,气势恢宏,后戗柱素面磨光。坊上还有镂雕二龙戏珠、丹凤朝阳、二十四孝图和花兽等吉祥物。

雕刻之繁复比配坊有过之无不及。在牌坊面前,目之所及处是高浮雕,瑞兽、人物故事、逼真繁复的仿木斗拱和屋檐。清代石雕艺术,在几乎所有能雕刻的地方都不厌其烦的进行装饰。
     牌坊上檐中间高悬圣旨石匾。左右次间书“懿范”、“徽音”。额枋上书“咸丰五年九月男武访畴谨建”。匾形走马板上书“旌表资政大夫庠生武烈之妻朱氏节孝坊”,左右次间走马板上书“柏舟矢志”、“竹帛流芳”。

牌坊背面明间走马板书冰清玉洁,两次间是朱氏生平:生于乾隆四十九年三月初十日卯时,卒于咸丰六年七月初五巳时,十七岁于归,十九岁生子,二十八岁守节,享年七十二岁嘉庆十六年六月六日守节时二十八岁,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奉旨旌表时年五十二岁,计守节二十四年

题记记述了朱氏28岁丧夫后,侍奉婆母抚养幼子,备尝艰辛教子成贤才做清官的故事。也体现了武访畴对母亲的敬爱。牌坊建于咸丰五年(1855年)九月,朱氏卒于次年七月,晚年朱氏能看到这座石牌坊,是对一生的肯定。

看不够的石牌坊。

建起围墙,无法拍到全景,雄伟气势也无法展现出来。两年后重访,由于地基问题,旗杆倾斜,牌坊上出现裂痕,几块构件已经掉落。地方文物部门用钢管简单支撑着,应该立即采取修缮保护措施。
   

距阳武村不远的东边魏家庄村还有座老庙,虸蚄庙,这是座民众祈祷五谷丰登的祭祀场所。虸蚄庙的主尊有南宋刘琦、元末刘承忠两个版本。不过在清雍正以后,各地虫将军庙统称刘猛将军庙。在芮城城隍庙里有刘猛将军庙碑记。现在的魏家庄村民已不知道刘琦和刘猛,只知道祭祀的是位有神通的虫将军,能保佑风调雨顺。

虸蚄庙现为村委会旧址,院落两进,大多已改建为现代建筑。正殿三开间,悬山顶,长方形,屋顶覆灰瓦。柱头双下昂五铺作。当心间出斜拱、补间有斗拱。县志记载,此庙建于金代大定初年,后焚毁。元至正元年(1341年)重建,此后历代多有修缮。两侧有后建耳房。东侧院子里是只一开间的小观音殿。院内还有若干通石碑,其中一通明代残碑中,记弘治时重修殿宇事,并记梁上有“大元至元元年创建”题记。

院子里显得空旷而寂寞,现在已经无人通过祭祀来求消灭农田病虫害了。这是人类生存能力的进步,但那些记录着人类脚步的实物是不该被忘记的。

 

中苏鲁村附近有座金代义公墓塔。有塔铭记载此塔建于金泰和四年(1204年),经幢式八角形石塔。上刻释迦佛像、尊胜陀罗尼经文。下部须弥座上浮雕狮子,母狮怀抱幼狮的形象雕刻别致。可惜,在村子周围兜了好几圈,也看不到任何踪迹。一位老人说,过去确实有座塔,多年前已毁。村外的一片缓坡,茂盛的林木之间有一小片草地,消失的墓塔据说就曾在这里矗立着。一件文物灭失了,带走一段历史记忆。站在草地上,有些怅然若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平古迹寻踪二阳武朱氏牌坊
清代山西、陕西文坛官场中的杰出人物武访畴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朱氏牌楼(二)
原平市阳武村朱氏牌坊
论闽南文化中的胡人纹饰:骑兽与献宝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