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克芹故里行

周克芹故里行

隆冬之际,我在重温了同名老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之后,按捺不住留藏于心的“葫芦坝情结”,邀约友人,长途驱车赴四川省简阳市。

从简阳市区向北不足三公里就到了葫芦坝。因为沱江支流一一绛溪河冲刷山地成岛,河水环绕其间,才形成了貌似葫芦的三个坝子,这就是农民作家周克芹在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所描述的“葫芦坝”原型。

青年时代,我即捧读了这部小说,而后又分别观看了“北京”与“八一”厂拍摄的同名电影。作品在对“文革”十年进行深刻反思批判的同时,对贫困时期川西农村生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对中国农民本份善良厚道的人性给予了热情颂扬。

由于作者将许茂及其女儿们的形象塑造得呼之欲出,这位曾经当过生产队、大队记分员、会计,公社农技员的农民作家便从此留驻我心。

我们沿着葫芦坝乡道逶迤前行。山峦环绕着平坝,农舍竹树点缀着田野;绛溪河绿波荡漾,白鸭戏水成趣,鸡鸣犬吠声交织;农家乐座落有致,游人熙熙攘攘;坝中精致的金黄葫芦雕塑尤为吸引游人眼球……。 

登上山坳,步入“周克芹故里”牌坊下。横跨乡道的牌坊,朴素淡雅,庄重大气,名人手书在冬日暖阳下格外醒目。游人驻足竞相观赏、品鉴,或于牌坊下拍照留念,记下难忘的一瞬。

傍山而行,我们来到山坡边一农舍处。这就是周克芹的老房原址,他在这里居住了四十余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省城工作。那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就是他四十多年前白天干完农活后,夜晚在这茅屋里照着煤油灯写成的。

离开故居,我们向周克芹墓地走去。墓地在其故居一侧半山腰,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克芹半身雕像与生平 。

周克芹,著名作家……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代作家》主编……。墓碑镌刻挽联:“重大题材只好带回天上,纯真理想依然留在人间” 。

墓碑上还刻有周克芹的一段铭言 : ”只有把个人对于物质与虚名的欲望压制到最低标准,精神之花才得以最完美开放”。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风”,面对玩物丧志的污浊,我在想,周克芹的这段话,恐怕今天更值得我们思索领悟……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风秋景忆克芹
每日一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高中语文
(纪念周克芹先生)曾令琪/今天,向你致敬
【散文】周克芹故里散记‖邱冬福
简阳四日行(2)
历史上的今天:1990年8月5日-作家周克芹在成都病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