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开篇蕴含的智慧】-文章
苏兴老师(弟子根据录音记录)
2015年3月7日
    
        “学而时习之”,这个“学”字,本身在我们中国文化里边,它不是指外在知识的获取,我们中国文化,所有的文化,全是一个内在的修养之学。我们说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不断的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但这个“学”的核心,他是通过内在去体悟的!我们说“知行合一”的这个“知”,包括这个“学”,都是你内在有体悟,而不是我学了什么知识。我们在现在社会,可能会参加很多培训,包括企业各个方面的,一些技法上面的,一些管理上面的,这都是外在的知识,但是你内在的圆满是通过你的觉悟去达成。
        我有的时候给我的一些学生们讲课 ,包括一些年龄很小的中学生,他们听过我两天课之后,我会去问他们:“你们听这课累不累呀?”“不累!”“你有没有感觉自己的人生,自己为人处世各方面清醒了很多啊?”,我会用“清醒”这个词,小孩子嘛,你问他有没有觉悟很多,他不知道觉悟是什么概念。我说:“你有没有清醒很多呀,有这种觉的举下手!”——很多都举起手来。这个觉悟它不是外在给你什么知识,而是把你内在的疑惑打开了,让你觉得豁然开朗,醍醐灌顶,心里一下亮堂了对不对?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盖在你头上那一层,打开了,所以佛也是“觉”的意思——“佛者觉也”。一切我们的中国文化全是内在的觉醒之学,这也告诉我们一个根本的规律,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是由文化决定你内在觉悟的程度,决定你的发展。
        前两天我们学馆的老师一起做交流,其中有三个老师,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我说:“你们做一下2015年上半年的教学计划,除了经典学习之外,包括我们的艺术课,比如说创意手工啊,主题绘画啊等等的,你们去做吧。”
        我们是初八开了这个会,初九让这三个主班老师开始去做,前两天我就给他们梳理每个人做的课程,实际上每个人给他们的时间是三天。做出来之后,我召集连我在内八个老师开了个会,就把那三个老师做的往那边一排,我说你们大家看一看,看看这三份,哪份最清晰,哪份最明白,哪份最合理。有个老师过来细细看了看,因为没让他做,他也就是很童言无忌的状态,他指着一份说:“这个,一看就是这个最好!”别的老师们仔细看了之后,也指着这份说肯定这份做得是最好。为什么呢?对此我就进行分析。我对做得最好这份的老师说:“这位老师,这个表你做了多长时间?我估计你得用了一天多,用了多少个小时大概?”他说:“大概九到十个小时。”然后对第二个做得一般的那位老师,我说:“你这个用了多长时间?”他说:“用了四个多小时。”最后那个我说你这用了多长时间呢?他用了一个多小时,所以做得比较糙,比较简单化。
        九个小时那个做得特别好,因为他投入时间多,做得当然好,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我想说的是背后的东西,他为什么能花九个小时做出来?因为他内在是有概念的。我让他做第一个月的每周周计划,和一个半年的每月月计划,也就是说,半年的计划要细化到月,第一个月的计划细化到周。可是他每个月的都细化到周了。对此他说:“第一,一个学校,一个教学计划,应该是早在开学之初就计划到每一个周的,这是应该的!第二,我今年也想提升一下我自己,一些别的课的规划,我也认真去做了,我认为,我今年应该要把自己提升到哪种哪种程度。”
        你们看,他是内在的一个心导致他这种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外在的事功,全靠我们的心力。有一篇文章,就是***的《心之力》,大家可以百度一下,***20多岁的时候作的,通过这篇文章,就知道毛主席真厉害啊,一个人做很多事情,不仅仅是靠他的时间,他的方法,重点是看他的心力!他的心的力量!比如我们经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之一,是你能量不足。我有一次课专门讲过这个,大家有没有印象?我说你怎么样增加你内心的能量,当你能量不足你肯定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你就不能去做很多事情了。因为你累,感觉内心特别的没有能量,就不愿去做事,于是你的事功整个就下去了。比如我讲课,特别明显,我如果心力一弱,我一累,讲课的效果能差很多。有时候和别人聊天,我就发现我精力特别充沛的时候,给别人聊的火候很到位,给别人的帮助很到位。可是如果你特别弱,特别累的时候,你帮助别人就不会特别到位,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如此。
        那么这个心之力,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内在的觉悟,第二,是外在的能量。
        第一个的觉悟是根本;第二,一在于心,一在于身,这两个是加在一起的。有的人有觉悟了,有理论却没有能量,什么都懂却什么都不愿意做,自然行不出去,当你自己站桩打坐,你自己精力充沛的时候才行的出去;有的人有能量,他身体体能很足,四肢很发达,头脑却很简单,那他也做不成什么事,因为他没有内在的觉悟。当这两个一旦加起来,身心合一,就能使你自己在生命上提升很多,能成圣贤事。
        那么这个“学而时习之”的这个“学”,它就是“觉”的意思,让你内在光明,内在豁然开朗,内在通透明朗,这个时候你再吸收能量,能直接的启用。所以说,《论语》第一个字,你如果能悟透,它是能让你一生特别受用的,所以这个“学”者“觉”也。“学”不是外在的知识累积,它是内在智能的开启,内在智能开启再加上你的一个好的身体,你就能做很多的事情。你谈一个客户,你做一个产品,你做一个表格,你的心力一增加就是和别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我们的那个老师,他把五页纸一排,大家都认可,做的最好,毫无疑问,一看就看得出来,正因为他把心力调出来了。是不是我们另外那两个老师没他优秀呢?不是,那两个老师很优秀,但是,做这个事情上,他们没有认真,没有用心。世间事就是得用心,但是你首先得有心呐,就是说你的心得觉悟!如果你的心处在一种滞涩状态,凝结状态,复闭状态,不开智慧状态,你怎么用?你不会用心呀,做不到啊,就好像《甄嬛传》有一句话——“臣妾做不到啊!”他知道,可做不到啊(哈哈哈…)是不是?你不觉悟怎么能做到呢?!
        “觉”,自觉,觉他,觉圆满---佛;自觉,觉他,觉友情---菩萨。“学”者,“觉”也,觉悟这一切。这个“学”字之前可能给大家讲过,篆书写法,上面两个是手,把盖在每个人头上的这个东西给启开,叫启蒙了,受启发了,醍醐灌顶了,给灌进去了,茅塞顿开了,特别明朗、清晰了。这个时候注意,这两个手是从高处来,我们教小孩子,我们有大学的学问能教初中、高中,我们是教授的水平能教硕士博士。我们是小学的水平去教博士,可能吗?不可能对不对。因为你在低处,人家在高处。所以我们要找“高人”,这个“高”不是指他身材高,也不是他有什么装备、有什么技能、有什么特异功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在某一方面比你有觉悟的人。
        我们学习圣贤之道,我们没有能力找到夫子。当然我们不是没有夫子,夫子其实现在也在,有的人稍微祈请就能沟通,可是我们一般人沟通不上呀。圣贤经典,就是这两个手,比你在某一个领域建树高、领悟高的人,就是这两只手,方法是上行下效,上边人怎么做,下边人怎么做。那么这个“学”字,整个中国文化的根底,就是在这里边了。有几个启示,第一:内在的觉悟,决定了外面的事功,我们说内外相应,“一阴一阳谓之道”,内在决定外在,“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学”本身需要高人指点的,是需要上面的手把你拉起来的,“学”是内在的觉悟,绝不是外在的 ,那么你觉悟了为人处世之道,之后,你按照这个去做,你会发现,别人对你的看法也好,你周围呈现的事情也好,完全是不一样的,你内在是“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在“学”和“说”(通“悦”)之间,这个“习”字,是关键。“习”我们也讲过了,繁体“習”上面是一个“羽毛”的“羽”字,底下是什么呀,“白天”的“白”。鸟白天干嘛呀,你看小鹰刚开始学飞的时候,老鹰把它从树上推下去,小鹰掉下来扑棱扑棱飞了几米,老鹰再把它啄上去,再把它推下去,又能飞很远,一点一点的会了,它是一个练习,践习,实践的过程,“习”是实践的意思。很多人把 论语解成:“学习了之后,复习很高兴。”——谁复习知识这么高兴呐?不是那意思。你觉悟了人生之道,宇宙之道,按照这个去做,发现你周围的人际关系,你做事情各种方面,特别的优秀。你达到内心的一种富足,是通过“习”得的,“修习”的“习”。这个“习”很根本,学了传统文化的课,你如果没有践习,没有对照自己一点点的去省察、去做的话,你达不到内在的觉悟。你内在的觉悟达不到,你打不通自己人生的轨迹,你行的会很慢,因为你没有真正的去“习”出来。“习”出来就是不一样的,“学而时习之”,要不断的去做。你看曾子后面会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老师教会了我这个学问,我有没有一点点的去做。有的人光学,不习,没有身体能量,他没有去践行。有的人只闻知浅浅的一点就去做了,他不去看书,不去不断的觉悟提升自己,他只会做这一点,所以他没有高度。只要“学”和“习”加起来,这个人才有力量,才是内外相应了。只有内在我觉悟了,外在我去行出来了,这才是阴阳之道,所以说内圣之道它必然符合阴阳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学”、“习”就是一个阴阳,“学”是内在去领悟的,“习”是外在行出来的,“阴阳合而万物生”,阴阳合了你就开始圆满了,所以说“学而时习之”是个太极,一阴一阳。
        “学而时习之”和“有朋自远方来”,又是一个阴阳,它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我们中国文化,阴阳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学习之道,全在《论语》这句话之上。核心,全部来自于你内在的觉悟,而这个觉悟不是靠你自己琢磨体悟出来的,是靠圣贤之手,耳眼相传也好,经典传承也罢,传出来的,所以这个“学”也是一个内外,第一别人对你的教诲,第二你内在的觉悟,又要合一。但是,对你个人来说,是你内在的觉悟,对外在来说是别人的传授,所以这个“学”字它具足了,包含了知行合一,学本身是别人给你,你内在觉悟,学本身就是要有知行合一的,然后,你把学的内容内化之后再行出来,一点点的整个太极就开始转了。“学”,“习”,觉悟,去行,觉悟,去行,觉悟的越深,行的越深,觉悟的越广,行的越广,整个太极开始转开了。
        太极转开之后也不能是乱转的,根据你自己接触的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整个“自觉、觉他、觉圆满”,内圣外王之道。整部《论语》,它围绕的一个“觉悟”,中国文化就是一个“觉”开始。你怎么才能觉悟呢?《论语》后面,“有子曰”、“子曰”、“曾子曰”,一点点的开始推衍论语第一句。所以《论语》第一句你听懂了,整个论语就通了。
        我有的时候看别人讲《论语》,我就看他第一句话讲的内容就行,行家功夫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就像看一个人写书法,你还看他写100个字才知道他会不会写书法吗?你如果懂书法,他一提笔你就能看出来他懂不懂书法。一个人练武,还要看他跟人打两场架吗?这一抬手就能知道了。
        练太极的看一个人的气就知道, 有一次我认识的一位杨氏太极传承人韩老师,去见陈氏太极的卢老师。两人都是太极高手,陈氏的这位卢老师,他和李连杰是师兄弟,相当厉害,我曾亲眼看到他把一位200多斤的俄罗斯教练推出去十几米,另外一个韩老师也特别厉害,在广府那边,是杨氏的传承。两个人见面想切磋一下,我很纳闷,他们怎么切磋?结果他们手都没搭!太极讲“搭手”,一搭手就知道对方的气了,可他们手都没搭,看他的气完全就看得出来,这就是看你内在有没有。
        《论语》第一句,是整个儒家文化的纲,内圣外王之道,自觉、觉他、觉圆满之道,是你个人修学与你外在的事功的纲,整个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纲领,全在《论语》里边。待会儿我讲的《大学》,也和《论语》能应上,到时候你就会把整个《四书》通了。《四书》通了我们怎么用于生活呢?你要去一点点的觉悟。我们前几次课是从理上一点点去做。但今天讲的不会太落到形式中,而是提到你的高度之中,是打通你大脑,直接从顶上开,往下灌。
        “学而时习之”,“时”又很重要,“时”是什么意思啊?是不间断的!你一天之中格物几次自己?每天上午?那就不行!要时时刻刻,24小时,起心动念处!什么叫起心动念呢?《中庸》里就讲了:“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在你不睹不闻之间,你没有知道我怎么想 ,我也是按照传统文化去做,一念不对马上去改,这就是实时的。
        “学”是什么呀?觉悟了,打开你的大脑了;“时”是不间断的在灌能量;“习”是不间断的把这能量在内在运转,你就活了,你内在就圆满了。
        然后就“有朋自远方来”——别人愿意来找你问问题,愿意来受你领导,别人来了你也能指导,因为你德行高,你觉悟啊!
        最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我自己内在不会有一点点不满、不平,不会有一点点愠色之气的,这个时候我内在就已经圆满了。所以佛家讲,佛什么意思呢?自觉、觉他、觉圆满,“菩提萨埵”。菩萨什么意思啊?自觉,觉他,觉有情。菩萨的状态,他不断的度众生,他认为一定要度众生。佛这个境界,他已经觉圆满了,他认为无众生可度,实无众生可度——“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其实,我们中国文化都是如此,那么这个《论语》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什么?自觉,自己内在的觉悟,自己内在的圆满,儒家讲“内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叫觉他,让别人通过我的教化、我的道德、我的品格也让别人能觉悟、能圆满,这叫觉他。
        那么什么叫觉圆满呢?我不认为有众生可度,觉圆满了。夫子的话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没有“人我”的对立了。你不知道,没关系,我自己内在是圆满,就像佛一样。佛是圆满的,众生是不圆满的,但是佛不认为众生是不圆满的,所以他自己圆满。夫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不了解我,你还没有了解圣贤之道,我也不跟你计较。有的人学传统文化一段时间,但他这句没有做到,这边说:“哎!你们赶紧吃素,吃素对身体好!”那边去管:“哎,你怎么这样跟领导讲话呢?‘尊长前,声要低!’”你看,他不是别人的领导,也不是别的老师,别人也没请教他,他干嘛去了?他认为别人是不圆满的了。其实人“不知”、“不智”,别人没有达到智慧圆满的程度,我不去管他,完全是内在的,这就是守住自己的一个中正之心,不偏不倚,这就是已经圆满了。
        我经常讲的例子,父母管儿女,生养他,提供他衣食住用、上学等一切,而你想管儿女,十三周岁之后你都管不了。你总认为你儿女不好,不是,也不是不好,也不是好,他有他自己的生命轨迹,他有他自己的一个学习过程,你不能认为他是不圆满的,除非他说:“爸我有一个问题一个疑惑,你能不能给我解答?”这个时候你方可以说,不然的时候你不要认为别人有问题。我们传统文化这个行业,有的老师就是自己学的不错,然后看谁谁别扭:“他怎么能这做呢?!上课怎么能这么懒散的坐?!他怎么不记笔记?!多重要的内容他怎么不记笔记呢?!他怎么就是理解不了呢?!都讲第六次课了!!!啧啧!……”。看谁谁有问题,实际上是谁的问题?是这个人自己内心有问题!
我们讲性命哲学的时候说“找好处认不是”,而他找的全是别人的缺点。
        “人不知而不愠”,注意这里是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我内在“不愠”,第二是我不认为人“不知”有什么问题。他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他不了解是因为他没学过呀,我不认为他有问题,我的内心也是圆满的,我和他之间都不会产生什么纠结。你做好你的一个中正,他“不知”也是正常的,不可能每个人都全部智慧了。
        实际上《论语》第一句就已经把《论语》讲完了,它是整个《论语》的纲,那别人不知道怎么做该怎么办呀?再一点点往后讲。所以你看,整个一部《论语》,它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怎么设置,篇长结构特别好。
        《了凡思训》共四个章节,开始也是讲你要先明理--“立命之学”,第二才是“改过之法”,第三是“积善之方”,最后是“谦德之效”。开始是立命,你要明白这个理,要明白命运是有一定的轨迹的,如何改正,道理全给你讲明白了。
        《弟子规》也是,先讲的是总纲总序,然后再让你从根本上去行。
        什么都是如此,把这个高度领悟之后再去做。你想做一个行业,你要分析整个行业,你要有一个很高的高度,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做,你觉悟了之后再去做,那一伸手就是对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由此可见,这《论语》第一句,很重要,所以我会讲的多一些,从第二句开始,我会主要讲如何行,就不讲这么理论化了。我们一起读一读《论语》第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远”对应的是你内在的心、你的个体,外边的人全是从远方来,来亲近你。这是你“内圣”之后,自然的“外王”之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郁闷,不纠结,是一个君子人格。
        说到这里,我讲一个小的故事:
        在印度,有一个孩子总吃糖,孩子吃糖多了肯定不好,容易蛀牙。
        印度有一位圣雄甘地,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了不起,被称为印度国父,非常受人尊敬。这孩子也特别敬佩圣雄甘地,孩子的妈妈就请圣雄甘地给她孩子说一句话,说您让他别再吃糖了,他一定听,他就听您的话。圣雄甘地说:“你下一星期再来。”
        这妈妈也很听话,就带着孩子下星期再来找圣雄甘地。甘地就对孩子说:你不要吃太多糖了,对身体不好哦,会长蛀牙。
        孩子一下子就听话了,圣雄甘地的话嘛。后来他妈妈就疑惑了:“就这一句话,您上次为什么没有说?”
        圣雄甘地就说了:“上周您来的时候我还吃糖呢。”他说,“我吃糖我就不能教育别人不吃糖。”
        就连教育一个孩子别吃糖,他都自己做到,圣雄就是不一样。所以当一个领导也好,或者我们个人教育子女也好,是一样的道理。
        我就观察过很多孩子,他们不爱听父母的话,有的十几岁开始就特别明显,甚至顶着来,你说东他就说西。我曾经讲过一个教育上的案例:有一个孩子想学《论语》,他爸爸想让他周日学,因为我们周日才有《论语》课,可他想周六学,因为他周六上午有班,他就想周六全学完了,周日玩一天。于是他爸爸教育他:“就只有这个时候有《论语》课,你必须得这个时候学!”他就说了:“我就想有一天,是纯一天的时间玩,你让我每天都有课,不行!”…最后,父子越说越激烈,我就开始教育这孩子,因为到我这儿报名,我得管啊,在我身边了我就提示他一句,我说:“听说你学过《弟子规》?”他说:“学过呀。”我说:“《弟子规》最后一段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于是跟他解释——你没有力行,就没有“习”呀,学而实习之”,你没有践习 。然后又说:“《弟子规》第一句是什么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你没有做到弟子规第一句呀 。”
        我一说这些,孩子就老实了,毕竟是老师说的,他比较接受。
        他的父母借机顺着我的话就说:“你看,老师也这么说你吧?”于是就数落孩子在家里就是怎么怎么不听话,怎么怎么不好……说着说着孩子又烦了,顶了一句:“你在家和我爷爷不是也这样吗?”
        故事说到这里,大家也注意到了,作为家长,你没有“内圣”,你没法“外王”,你会连孩子都管不了。
        我弟弟特别听我的话,我爸妈有时候管不他了,就说:“给你大哥打电话!”他一下就老实了。我发现,他听我话是因为我基本上修身还是比较严谨的,但有的方面他就不听我的。比如说,他现在自己开了一个小公司,关于怎么挣钱,他就不听我的。他说:“大哥你讲的道理我都听,但你说挣钱,你也没挣多少钱。”是啊,我是做教育的怎么可能挣多少钱呢。他就不听我的。假如同样的道理,我是马云,他肯定听。你看马云讲的道理谁讲不出来?你看两本书你也能讲出来,关键是你讲出来人家听吗?人家让你去讲吗?你说我比马云讲的还好呢,对不起 ,你先做出个成绩再说吧。
        任何事功都是如此,你不懂,你不要管别人,别人是不听的。
        我就说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泡茶。前段时间,咱们浩然集团请了一位老师,刘东老师。刘东老师和他的爱人张旭老师都和我非常熟,张旭老师也很有才,是清华大学的老师,并且学过高级茶艺。刚到我那边,我那边开了一个茶室,她肯定不服啊,我一个普通的弄茶的,她学过高级茶艺,台湾的传承,她怎么能服我?当然我也没想让他服。但有两次,她冲了一泡茶,我冲了一泡茶,冲了两次茶之后,她讲说苏老师冲茶的时候我不敢冲茶。
        虽然她学过高级茶艺,但同样一款茶,我冲的都比她冲的甜,比她冲的好。最后,她反而向我请教了很多茶的内容。
       其实无论是吃一块糖,冲一泡茶都是如此,一切事都是如此,子女教育,企业管理,也是如此。
        人家请我说:“苏老师,有部经典能不能去讲?”我说:“讲不了,这部经典我没有行出来,我没有体会,我没有体会的东西我讲不出来。”
        《论语》我是有体会的,我学了十一年,十一年之后,我有点体会了,我自己一点点是按照这个去做的。比如内圣外王之道,我全国去讲,因为我有点体会了,我是做到了一点点,我才能讲出这一点点。我如果没有做到,像很多学者一样,讲出来磁场是不一样的。任何事都符合这一句。
        我尽量把《论语》第一句讲透,然后,要落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泡茶,一块糖,一套管理 ,挣个钱,管个子女,一切都是如此,一切都是取决于内圣,要符合内圣外王之道。
        我在人大有一个课——《国学与领导修身之道》,当时我就引用过一个西方的管理学著作。西方有一位著名的管理者认为:一个人的领导力,核心来自于他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最好的领导力。影响人们心甘情愿的,自愿的,满怀热情的,高度的,热情的,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不是一个私欲,而是为一个群体目标,但是这个是通过影响力而达到的。
        美国最著名的管理学家、领导学家科维说过:“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真正的领导力来自于让人钦佩的人格,其人格力是最佳的影响力。”我们看,人格力也好,影响力也好,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你内在的修养。也就是说你修正自己,你自己德行高了之后,你内圣了之后,能够“有朋自远方来”。美国的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给他的《有效管理者》这本书作序的时候,也就是写这本书的核心、框架的时候说:“以往的管理学著作谈的都是怎样管理别人,而本书谈的是怎样管理自己。”他说,“不能设想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能去管理别人。”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这是几本管理学著作的一个核心。实际上中国《论语》在2500年前第一句话就把这道理讲清楚了。内圣外王之道,你没有达到内圣你就达不到外王,这就是阴阳,内在决定外在。你没有这样的内心,你体行不出这样的事业来;你自己没有内心和行出这样的事业,你自己没有圆满,你没法感动他人“有朋自远方来”。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毕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第一句,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纲,内圣外王,两个阴阳:第一句话“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是一个阴阳;然后跟下面这句话句又构成一个阴阳,一个内圣外王。一个是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行为是一个阴阳,一个是你自己和他人是一个阴阳。核心是觉悟,方法是“习”,一个中轴点是不间断的去做,每一点都连在一起,每一点都是一点点的内圣外王,相互的这么转,最后,“不亦君子乎”。好,论语第一句就讲这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圣外王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内圣外王!
就一些观点与赵林教授商榷
你也可以轻松入门“上古天书”
【大学之道】第5讲:如何做到“内圣外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