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23世界读书日 | 听他们娓娓道来~书中光芒万丈气象万千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此时此刻,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仍然笼罩全球,不少国家的人们正在与病毒战斗,因新冠肺炎病毒失去亲人的人们,还处在巨大的伤痛中。病愈出院的患者努力回归正常生活,他们面临着来自外界的嫌隙眼光和自己心理上的阴影。让我们走进3位曾受到疫情困扰的普通人的生活,看看读书为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光芒?




阅读是心药良方
武汉解封已有半月,但防控一点儿没放松。街道上恢复了车水马龙,却少了些往日的喧嚣。重新拥抱生活,多少人渴望了许久。对曾经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4月,李文雄的印刷公司开始复工。公司规模不大,只有7个员工,但之前,李文雄自己被确诊,如今又有两名员工由于与无症状感染者同乘地铁被隔离。如此复工,李文雄心头的压力不小。心病还得心药医,他说解压良方便是走进书的世界,那里有片刻安宁。

▲  方舱读书陪伴李文雄度过抗击病毒的日子

对于李文雄,很多人并不陌生。前些日子,他在方舱病榻上淡定读书的画面曾经走红网络,被网友们称为“清流读书哥”。那时候,他的内心一度仓皇不安,是书本将他带入了一个忘却了恐惧、心神安宁的世界。方舱住院期间,他读完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铁马中原》。书中记录的是一段辽国时期的历史,跟随着作家的笔触,他仿佛置身于那个与宋朝对峙的政权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从病痛和焦虑中成功抽离。

出院回家隔离,书也是李文雄重要的陪伴。《诗经三百诗注解》《康熙王朝》,半个月时间,他已经将这些书通读了数遍。有些精彩的段落很快读过容易忘,他就反复去读。

▲  李文雄在家读书

实在太累不想翻书的时候,李文雄会得到书迷妻子的鼓舞。工作之余,陪儿子写作业、做家务之外的时间,妻子都用来读书了。这些年,读书的氛围一直充盈着他们的生活。桌上那部《红楼梦》翻看了七八遍,金庸武侠小说部部不落,还有三毛的散文……有时,翻开书本的一瞬间,夫妻俩会相互“揶揄”:都是普通百姓,还指望搞出什么大学问吗?

 对他们来说,阅读不是为了学问,不是偶尔添加的作料,而是生活的日常。

听书走出心情洼地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身处湖北咸宁赤壁市的祝漫开始失眠。有时整晚都没法合眼,担忧、焦虑、恐惧……各种情绪在她心头集聚,甚至压得她无法正常呼吸。

一天,她随手翻看微信朋友圈,一条湖北图书馆方舱数字之窗的链接引起她的关注。点进去看,发现这是图书馆为方舱医院的患者开设的线上阅读窗口,同时也对其他读者开放。她一开始是有些好奇:直供患者的读物是不是特别“治愈系”?说不定对缓解自己的失眠也有帮助?试着点了点几本书,她发现不仅有电子书阅读,还配有听书服务。

那之后,听书成了她疫情中唯一的精神食粮。“那段时间,我不敢看新闻,铺天盖地的数据看得我心惊胆战。”祝漫说,家里的有线电视已经停了很多年,手机上关于疫情的新闻又不敢看,“能做什么呢?听书吧”。

▲  祝漫最喜欢读的书是《平凡的世界》


于是,祝漫将自己的生活模式调成了“做家务+听书”,生活里一下多出了一些色彩。她说,每天心情最好的时刻就是点开一本书,听主播娓娓道来,整个人都很舒爽。两个多月的宅家时光,祝漫听完了《庆余年》《平凡的世界》《明朝那些事儿》《曾国藩》等书,听书时间长达21535分钟。自从迷上了听书,她不再失眠,每天的生活充实起来。“读书真的可以让人走出心情洼地,缓解焦虑。”

《平凡的世界》里不屈服于命运、保持积极向上心态的孙少平,深深吸引着祝漫。她说,也许在当下疫情还没完全散去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汲取书中传递出的正能量,积极面对现实和未来。

读书打开一座城的善意
读书似乎牵引着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刘钟萍的人生轨迹。小学时,痴迷读书的她受到老师的格外喜爱,中学时,由于读遍了学校的阅览室,老师又对她青睐有加,放心地把阅览室的钥匙交给了她,从此可以无时间限制地徜徉书海。5年前大学毕业,只身来到佛山的她,选择在图书馆开启对这座城市的认知。

▲  刚到佛山的刘钟萍,最先想到的是走进图书馆。


“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会感到寂寞与孤独。因为喜欢读书,情不自禁地想,在这个城市会不会有人和我读同样的书。”刘钟萍说,是书为她打开了这个城市的善意。那年,她接触到广东较有影响力的民间读书组织“佛山趁早读书会”,遇到了趣味相投的人。他们一起组织读书会,分享心得、相互交流,影响了一批人喜欢上阅读。因为阅读,她结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因为阅读,她接触到年画,一脚踏进年画的世界,苦学数年,成为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

▲  刘钟萍与读者分享读书心得


今年因为疫情来袭,从1月中旬开始,刘钟萍就宅在家里,捉摸不透、时刻变化的疫情让她难免感到焦躁。她从网上订购了40多本有关木版年画的书,将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她说:“阅读给予我一种秩序感,让我的心境出现紊乱的时候自动开启维护模式。”  

▲  刘钟萍的人生轨迹都与书有关

读书、写作、分享,这几件事在刘钟萍的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它们相辅相成、完美互促。“准备一个小时的读书分享内容,需要几十倍的知识储备。这样我就更有动力去阅读,吸收、内化以后,才能输出。”每晚睡觉前,刘钟萍都会写上几段话,她称之为“碎碎念”。这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不完成这一项,睡眠都会受影响。清晨起床,她会向自己道一声早安,抄下自己喜欢的书里的一段文字,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记者手记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书籍的介质、读书的方式如何变化,读书的价值不会衰减、意义不会褪色。即便人们对这道理烂熟于心,却难做到坚持每天捧起一本书或者打开一个读书APP畅读。身处互联网时代、信息社会,获取书本的门槛在降低,读书的时间却因碎片化而减少——“今天你读书了吗?”“你的手机里,有一个关于阅读的应用吗?”

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当下,如何度过这个“世界读书日”?那正是读书。让我们进入书中苍穹,品读文字传递的温度和温情,仰望点亮静好岁月的那一道书香之光。正如“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那样: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文:杜洁芳

消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书日
李文全随拍:一锭墨的情怀,之乎者也娓娓道来
读书的力量
张津涤这首《女人如书》真的太好听了,扣人心弦,娓娓道来
连续50年排名第一的世界第一民谣,仿佛故事一样在耳边娓娓道来
听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系列(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