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脑中动脉瘤介入治疗感悟
点击「神经介入在线」可快速关注

王晓健,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区副主任、脑血管病亚专业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协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2001年在安徽省率先开展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擅长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动脉瘤的治疗是选择开颅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曾经是业内一个长久的话题。随着材料的进步、理念的更新,更有一些著名的临床试验和实践工作中的直观效果,介入治疗逐渐深入人心,获得业界完全的认可。但部分神经外科的技术派会依然坚守中动脉瘤这块“阵地”,坚定地认为大脑中动脉瘤首选开颅夹闭。其基本理由则是直接针对血管内介入栓塞的优势——微创性。大脑中动脉瘤位置浅表,侧裂池足够宽大易于显露,加上术者娴熟的技巧和满满的信心,最终的效果往往非常完美——更有手术派最自豪的效果——病变能达到解剖治愈。

但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材料和手段的进步,以及患者对生存质量的更高要求,影响治疗选择的因素已不仅仅限于医生自身对专业的追求,更掺入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许多患者家属就诊后第一要求就选择介入治疗……他们的信息来自于网络、熟人传言,甚至是患者之间“一带一”的相互介绍等等。本组病例中有许多就是这样的情况。从最初大部分病例选择开颅夹闭(此时,医生的意见占主导),到近期大部分病例选择介入(此时,患者家属意见起了较大的作用),可见一斑。这样一个转变,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有:材料的进步(尤其是颅内支架的成熟)、理念的更新、术者经验的逐渐丰富,更重要的是患者家属的高度信任。

 

下面两个病例都是节后做的。其中一例原本从外院转来前已经敲定开颅手术,转来我院后又坚持要求首先尝试介入治疗。最终两例都成功实施了血管内介入治疗。 

1
病例一

患者:女性,62岁,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H-H分级Ⅰ级。

术后CT



从影像上看,动脉瘤位于M1末端分叉处,瘤颈较宽,主要累及M2分支下干,治疗上需要放置支架予以保护。但M1-M2这段血管过于迂曲,支架导管通过困难。若采用交换技术,也许可以将微导管通过,但有可能支架会将迂曲的血管绷直,过于改变血管自然走形,可能造成血管痉挛、狭窄等等,后果难料。遂术中决定用微导管做瘤颈的临时保护,选择大小合适的弹簧圈,尽量将瘤颈满意填塞(瘤颈虽宽,但相对于体部并不宽)。最终影像结果还算满意,可以期待对动脉瘤再出血有保护作用。术后第2天CT未发现梗死,临床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住院6天出院。 

2
病例二

患者:男性,45岁,典型SAH,H-H分级Ⅰ级。



影像上可见中动脉分叉部膨胀并分叶,形成一个基底部比较宽的不规则分叶状动脉瘤。



根据影像学特点,瘤颈过于宽大,累及血流冲击面的大部分,即便考虑夹闭,瘤颈的塑形也比较困难。鉴于家属及患者的诉求,先行介入治疗。术中将支架放置于瘤颈累及较多的那支M2。过程如下:支架导管到位→先栓外侧子瘤→放置支架→将弹簧圈微导管退至根部的小瘤腔→辅以另一根穿网孔微导管做支架辅助下的双导管栓塞……整个过程比较顺利,不过可见到放置支架的那支M2有成角、狭窄,还好动态造影未见血流变慢。术后也没有任何并发症。

 

从即刻影像学效果看,都达到了瘤颈的良好塑形;临床上也没有任何并发症,围术期可以满意。远期疗效包括两个:①影像学上动脉瘤不再显影;②未来不再发生与此动脉瘤相关的出血。

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介入治疗的适应证越来越宽广,人们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进步,同时也让从业者更加有信心、有理由挑战一些传统领域。但无论如何,患者的安危和治疗体验是第一位的!再好的技术、再娴熟的技巧都是为患者服务的!现代医学快速进步,发展出许多适用性技术,给患者更多的选择。专业人士的职责就是完全掌握这些技术细节和规范,针对不同患者和病变特点,给患者提供完整的诊治方案,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意见(有少部分家属的意见相当专业!),最终做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治疗方案并获得患方认可。以前那种医生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时代慢慢过去了!无论是谁,技术再好也不能任性!


编辑  黄越

欢迎广大医生积极投稿,分享经典病例。

投稿邮箱:sjjrzx@hh-medic.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神介500人群病例集锦第16期:三微管专辑(2)林东 李侠 王以舟
病例分享| 支架半释放技术栓塞串联动脉瘤一例
化繁为简 自信绽放丨Enterprise2辅助治疗基底动脉动脉瘤伴狭窄
颅内动脉CTO病变的介入治疗
胡学斌:国货之光,大圈有术,Jasper®弹簧圈 胶结合“混凝土”技术——控费形势下的动脉瘤栓塞思路...
中国神介500人群病例集锦第75期:谢晓东教授病例专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