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转移瘤周围脑水肿形成的相关因素

Ref: Schneider T, et alPLoS One. 2017 May 11;12(5):e0177217. doi: 10.1371/journal.pone.0177217. eCollection 2017.


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是常见的成人脑肿瘤。由于肿瘤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致使BM周围发生血管性水肿(vasogenic edema,VE),而VE促使患者病情恶化。目前,尚无有关脑转移瘤与瘤周VE的研究报道。德国汉堡-艾本多夫大学医学中心诊断与神经介入放射科的Tanja Schneider等开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以确定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性水肿之间的关系,包括BM的部位、大小和原发灶的病理学类型等对VE形成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17年5月的《PLoS One》在线。

 

该研究共纳入173例经病理学证实和术后未作辅助治疗的BM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83例。在MRI-T1加权增强图像上显示,共有1416个转移瘤灶;MRI的FLAIR序列或T2加权图像可见有865处VE。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线性回归、广义混合效应模型以及ROC曲线进行数据分析,并控制转移瘤灶的不均匀分布产生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BM的545处非融合的脑水肿区,BM的体积与VE大小呈正相关(p<0.001)。非融合脑水肿的BM体积比无水肿的BM体积大(U=69371.5,P<0.001)。混合效应模型发现BM体积与形成脑水肿相关(P<0.001)。形成水肿的BM最佳直径阈值为9.4mm,而形成脑水肿的BM大小因不同原发肿瘤类型又有所不同。多变量分析发现,VE的形成与原发肿瘤类型相关,而与BM位置无关。

 

作者指出,VE的形成主要取决于BM的体积以及原发病灶的病理学类型,而与BM的部位关系不大。对于初诊患者,必须使用造影剂明确脑转移瘤的直径是否小于9±10mm。脑水肿体积可以预示潜在的转移瘤的大小;对随访患者可不用造影剂增强,依据瘤周脑水肿的体积来作判断,也有较好的效果。掌握脑水肿与转移病灶体积的关系,为推测原发肿瘤类型提供线索。


Tim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献快递】减少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大的意外偶发脑膜瘤瘤周脑水肿的病理生理学方法
&#128216;文献速递 | 超声引导肝癌裸鼠模型瘤体内注入聚桂醇实验研究
分泌性脑膜瘤瘤周水肿发生的因素
不是所有的感情淡漠皆因抑郁而起
以基因分型为靶向的胶质瘤局部治疗
囊性脑膜瘤的影像、病理学特点及误诊原因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