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桃花扇》理对情的胜利(2)
被阅览数: 12 次 来源: 中国文学网
文字 〖 〗 )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是剧作的线索,侯李之爱较之以往才了佳人式的恋爱是有突破性的,一方面其爱情的开始是自由的,完全无礼教的阴影,另一方面其爱情渗入了政治色彩,且个人爱情在与政治冲突时,在国家利益的理性统摄下爱情便撕毁在了众人面前。
李香君是一位流落烟花巷的美丽聪慧的女子,虽是平康女子,但其思想却和一般艺妓不同。她的老师是苏昆生,原在魏府,后恨其奸佞,宁食于街巷也不附从于魏党,后在烟花巷教曲度日。李香君的假母李贞丽与复社文人陈宝生有交往,她对权奸也恨之入骨。魏党的奸佞误国已是国人皆知,而东林党和复社文人感于国难,勇于艰苦卓绝地舍我斗争,其政治节操和忠贞的正义感让李香君敬佩,其云:“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慧福几生修得到,家家夫婿是东林” (秦伯虞题余怀《板桥杂记》),就替李香君道出了对复社文人由衷的好感。以至杨龙友介绍侯方域时,李香君虽不是一见钟情也从心里接受了,并异常珍惜和夏社文人的美好姻缘。侯方域是勇于和阮大铖斗争的复社文人,但因阶级局限性有其软弱性和动摇性,他见李香君也是征歌柳巷,慕香君容貌和才艺而去,而不是慕其特有的政治正义感,也不知其有。李香君的这种正义感是在[却奁]出中才得以展现出,当李得知阮大铖为拉拢侯生才慷慨出嫁钱,且侯生动摇时,李香君义正辞严:“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脱衫裙,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严厉地指斥了侯生的徇私废公。其是是非非、秉义刚正的品质凸显在了面前,这重义轻利的节操和民族气节让正与魏党斗争的侯生大为惊叹,并赞其讲名节,重和轻,知是非,顿时敬佩有加,视为畏友。本一烟花女子对政治命运和国家前途如此敏感、重视和是非分明,这使其形象染上了政治色彩,也使两人的感情完全融入了政治当中,且“理性”的成份已大于了情。所以与其说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慕,不如说是出于爱国情操才使两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由好感上升为互相敬重。
侯李爱情从一开始就渗出政治性,其爱情在政治的考验中也愈加坚贞,在和魏党斗争中得出了升华。侯生将避难时仍缱绻于“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的个人温情中,香君却正色道:“官人素以豪杰自命,如何学儿女子态。”异常冷静和理性,对轻重节义敏锐果断,并告诫侯生以节义和国家为重。后田仰以三百银相娶,香君直面拒绝,[守楼]出“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俨然一位忠烈女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刚正不容侵犯的凛然捍卫了爱情的尊严。在[骂宴]出中其形象更摄人心魄,堂堂列公下,李香君以刚义不可犯的正气愤怒地指斥权奸的痛处,“俺做了一女祢衡,挝渔阳,声声骂,看他懂不懂。”李香君对魏党的漠视,以及绝决刚烈的善恶观,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占据着时人的心怀。
在矛盾斗争最激烈的几出中,斗争不是落脚在爱情上,而是侯李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基础上的共同对权奸的斗争。侯李俨然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了,侯的斗争是代表正义文人对权奸的直面斗争,李香君的斗争是出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盼以及不做亡国遗民的美好心愿基础上的,是下层人民的代表,而人民在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灾难最深,在“杀贼拾贼囊,救民占民房”([投辕]出)的兵荒马乱的朝代更迭中,除了等待被杀戮,还能有什么办法。可见李香君对昏君和权奸恨之入骨的深层根源了。这种积压在下层人民心中的对当权者贪婪虚伪、贪生误国的行径的愤怒,以李香君的言行痛快淋漓地排遣了出来,李香君对侯生斗争的理解和支持,从深层上是源于家国之忧和对权奸的恨上,虽然侯李爱情是自由并相互尊重的,但这种源自于政治忧虑基础上的爱情,一旦遭遇政治,便力不从心地服从于“理”了。
《桃花扇》侯李爱情有其悲剧性特质,这种特质潜涵着必以悲剧结局。侯方域在逃难中对香君的牵挂多倾向于情,而李香君在和权奸斗争的过程虽思念侯生并挂念其安危,但还是源自于对侯生的厚望,希望侯生平安归来后仍能在对权奸的斗争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当二人在栖霞山白云庵相遇时,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的情感愈忠愈贵,当两人将返乡时,张道士一声喝斥:“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风月情根,割它不断么?”二人如梦方醒,双双入道。当然,这里张道士的喝斥有如当空一声霹雳,虽有些牵强,但也正说明了对家国兴亡的理性感知占了主导。男女情爱都有对幸福的向往和对两情相悦幸福感的憧憬,犹如范蠡和貂婵、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但在家国将亡不是奋力抗争而是留恋于个人私情时,这声喝斥具有发人警醒的作用,深层次上,还是南明败亡的悲惨历史起了“理”的作用,国亡家何在,复社文人的斗争勇气的深层根源何在,下层人民的愤怒何以诉诸,只能是埋没了爱情成就了名声。
爱情在冷酷无情的社会政治斗争面前太微不足道了,试看《长生殿》(或《梧桐树》),马嵬泪洒自缢愁煞了隆基,试看《汉宫秋》漠北顾盼无归汉帝空余恨,更何况是侯李之爱情。但当政治斗争归于山河易主时,侯、李最大的痛苦便是在归于虚无的空灵世界中永久地两相折磨了。悲往感时,兴亡梦幻,凄凉满眼对千古江山。正如全剧结束时所唱:“白骨青灰长艾蒿,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包世臣《艺舟双楫》说:“近世传奇,以《桃花扇》为最,浅者谓为佳人才子之章句,而赏其文辞清丽,结构奇纵。深者则谓其旨在明季兴亡,侯李是点染。颠倒主宾,以弦耳目。”可谓一语中的。虽然“桃花扇”是龙眼,而这龙身才是爱情之外的事物。
《桃花扇》这部历史剧通过爱情把政治兴亡贯穿了起来,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但不幸的是这种完美是艺术创造手法的完美,而不是爱情结局的完美。侯李个人的爱情则不可避免地浸染了国家败亡、王朝更迭的政治悲剧。历史的车轮沉甸甸地轧着万古兴亡故事,也记载并尘封着几多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在这场南明覆亡的历史中,不知湮没了多少风花雪月的故事。在这部堪称曲史之苑的作品中,情的因素最终极不情愿也无能为力地服从于了对历史理性思考,从而惊醒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湎于爱情的痴男怨女,也给后人留下了几多品悟和思索。
参考文献:
⑴ 孔尚任.《桃花扇·桃花扇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⑵ 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卷三《与颜学山》[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500页.
⑶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七十二《奉直大夫颜公墓志》[M].(清)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一三一八.台湾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53页.
⑷ 孔尚任.《桃花扇·桃花扇本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5页.
⑸ 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卷六《出山异数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436页.
⑹ 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卷六《出山异数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438页.
⑺ 孔尚任.《桃花扇·桃花扇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1页.
⑻ 孔尚任.《桃花扇·桃花扇本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创]《论杨龙友》(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曲挽歌,李香君血染《桃花扇》
张文元·三读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
【渔舟】桃花开在扇底(散文)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
对于《桃花扇》主题的争论(是国仇还是家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