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孙少平

  文/赵凯

  《平凡的世界》中袁弘饰孙少平

  剧中孙少平与田晓霞在一起

  我并不是“黄原市原西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的人,但我也是农家的孩子,和孙少平一样爱读书,有人生理想,所以我说我“是”孙少平。我甚至还不如他:他健康,我残疾;他能自食其力,我生活不能自理;他有刻骨铭心的爱情相伴,我没有。但我和他一样,没有在现实阻力面前放弃自我追求,所以,我说我是孙少平。孙少平于苦难中怀有感谢生活、不抱怨生活的乐观人生态度,有几位女性爱他,他觉得生活在厚爱他;我同样觉得有多位恩人关爱我,是生活也厚爱了我。“太阳在任何地方都美好地照耀着我们”,我读《平凡的世界》,读孙少平,感慨着自己的健康、追求、情感。 

  最早结识孙少平,是一九八八年,我十八岁,因类风湿病刚刚瘫痪,成天躺在炕上,不知道应该怎样面对未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联播中,我“看”到了孙少平。他在高中学习,毕业后在村里任教,后来他去城市揽工,艰苦中不放弃读书,以精神追求超越现实的困难,终于赢获得了最美好的爱情,他去当煤矿工人,舍己救人毁容后,仍直面现实,回到矿上,因为那里有他的爱与责任。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他,把他视为知心朋友,在收听结束后,我又请人从城市买回了书。一遍遍凝视他,看他的生活与奋斗,和他一同笑泪,他那种不懈的追求精神很震撼我,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像孙少平一样在忍受苦难中追求超越

  我所承受的是个人与家庭不幸命运的双重苦难:在我之前,我的二哥和三哥已经病瘫,惟一的叔叔还是疯子,于这样痛苦的家庭生活中,当我确定自己再也站不起来时,要面对的是生存还是死去的选择!我留恋生命,但我需要给自已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我自小喜欢写作,渴望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我不愿来人世白走一遭,想留下一点痕迹再走,这样就需要维护这病残生命以实现文学梦想,这是理想追求对我人生生命的第一次拯救。读书写作,这是整天躺在火炕上的我惟一的力所能及的劳动,像孙少平在建筑工地劳作一样,我在书页和稿纸上劳作,想以笔做拐杖,在纸页文字间站立起来一个“健康”人的形象,我想把笔伸向太阳,要在蓝天上抒写属于自己的诗行。

  捧阅《平凡的世界》,看到的是孙少平十年跨度的生活,而我自己在瘫痪十八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当代》原主编何启治老师看到我的信和稿子,请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刘兆林老师就近关怀我。刘老师不仅仅辅导我创作,推荐我的作品发表,还联络沈阳市委特别批示给予我免费人工双髋关节救助治疗,把我从地狱里拉回到阳光下。2006年我重新站立起来了,能自由自在地走是多么幸福,只有我这新生的人心里最清楚。孙少平从揽工汉到当煤矿工人,是他自己的努力,也是别人帮助的结果。我在自己的努力与别人的关爱下,攀登书籍的阶梯也实现了梦想。

  2008年,我出版了沈阳市残疾人首部文学著作《想骑大鱼的孩子》,并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我的作品《我的乡园》在中国作家协会等中央六部委举办的“百部农民作品”文化工程中第一辑入选,2009年元旦后赴北京参加全国农民作家代表会议,这是新中国文化史上农民作家集体第一次坐上了主席台,在九位农民作家代表中,我是惟一的残疾人。大会安排我们去观看鸟巢和水立方,朋友还带我登上了万里长城。伫立在古老伟大的长城上,我懂得是多少爱心搀扶我走上来的,那天,所有登览长城的中外游客中,只有我一个拄拐的! 

  回想自己那么多年的努力,我像孙少平一样默默追求着,他面对苦难的乐观态度无形中激励着我,我喜欢他,在某种程度上,感觉自己与他有相似之处,甚至觉得我就是他,我就是孙少平。孙少平这个人物的魅力,是通过顽强忍受生活苦难又以乐观精神追求超越现实痛苦体现出来的:苦难与追求,是他人生的总主题!他的生活生存令我落泪,这样的文字穿透我心。我甚至想:假如我是孙少平?

  我为孙少平的“结局”重新设想:我是孙少平,那么我的人生追求精神,不会仅仅止于当一个好青年、好矿工,我会为了追求更高度的人生自我及为了相配于田晓霞的爱情(这恰是我心中潜在的渴望),开始第三次人生跨越追求。第一次追求考大学,第二次离开黄土地,第三次我要当作家!对孙少平来说,这适合他的人生格调,倾心于创造精神财富。像他哥那样追求发家致富,过小家庭好日子,他也不情愿;生活处境又不允许他有其他的发展方向,唯有写作是他人生扎根与钻天的生命绿色空间。他打工时写诗失败,当矿工时写小说失败,田晓霞帮他找书读,用爱情鼓励他,慧眼识英才,相信他将来必成就一番事业;终于在晓霞牺牲后,他以和她的爱情悲剧写出了一部成功的中篇小说,他救人受伤时,用稿通知书来了(像路遥本人病危时日,离婚判决书下达了),爱情成就了事业。

  然后孙少平治伤时,他的小说轰动了,成了名人的他,可以有更好的生活选择了:是留在省城,还是回到矿上当工人?是以名气获求年轻美貌的城市姑娘(不一定是金秀),还是担起照顾惠英嫂与小明明的责任?他选择了后者,也许大牙湾不需要孙少平,但惠英嫂和孩子需要他。惠英嫂因他是名人了,爱他而不愿拖累他,劝他去省城,有好生活,又会有好爱情婚姻,他以真情打动她,使她相信:跟着他没错!

  过年了,他带着新婚妻儿回到双水村探望父母,遇到了一起成长起来的青年们回归与团聚,再见郝红梅和田润生、金秀和顾养民,金波,润叶抱孩子,推轮椅上的丈夫李向前回村省父母,见到了丧妻的少安,含泪互笑。一场欢聚后,青年朋友们又各自奔赴自己的生活了。

  其实,从精神上来说,作家路遥本人也是孙少平,孙少平是路遥心中的“我”,《平凡的世界》就是他的精神自传。记得当年在电视上看过路遥获得茅盾奖时的专题片,印象只记住了路遥的身影一副农民式知识分子状。路遥为文学呕心沥血献出了生命,他走了,他的《人生》留在了这《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小说最感动我的是爱情的美好与生活精神,每读一遍就心潮涌荡,泪水止不住地流出,这是爱不释手值得一读再读百读不厌的好书。有好多城乡青年,在现实中默默地“续写”着“平凡的世界”,一个又一个孙少平就在芸芸众生中,我“是”孙少平,可能他也是,你也是。

  ■作者简介

  赵凯,1970年生,沈阳辽中县老观坨乡后老薄村残疾作者,中国作协会员,辽宁作协签约作家,沈阳残疾人作家协会主席,全国十大读书人物。

  ■读者反馈

  陈乐乐:

  平凡的磨砺在创造后的泥泞中蜕变出亮色的生活,但也注定留下蹉跎的疮疤,望见永跨不过的鸿沟。也许,我们最终是不必跨出各自的双水村的,远方绚烂的背景下,我们仍有平凡、壮丽而骄傲的生活。

  小鱼:

  妈妈问我为何爱看《平凡的世界》,或许因为上一辈人很多看似普通的品质如今已成为稀有。还有多少哥哥能像少安一样勤劳朴实不计得失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撑起一大家人;还有多少弟弟像少平一样既不逃避责任又不放弃理想活得像个男人;还有几个女人像秀连一样纵使你只有一个破窑仍无怨无悔撑起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还有多少领导干部不提自己的委屈先替别人平反,下到基层只为家乡百姓吃口饱饭。如此平凡的世界,平凡在于人心的纯良,不平凡在于苦苦挣扎的境遇,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步改革都曾经举步维艰。科技在进步,人心呢?那么是不是只要我们能够抛开世俗功利,能够直面自己胸膛里已然沉睡的梦想,能够在命运前抬起头颅,能够不与肮脏同流合污,我们也能拥有一个平凡的世界和不平凡的人生?

  苏浅夏:

  时至今日孙少平这个人物都该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的理想,他的爱情,他的自尊,都是那么与众不同。最悲伤的是田晓霞的死,家庭和社会已经待孙少平如此疲乏,为何还要把这个懂他爱他的漂亮女孩收走呢?而且还是作为一名记者去世的,想来更令人丧气。

  小新:

  一个普通人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书中的人物大多都是可敬可亲的,因为即使客观条件无法超越,人物也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还是勇敢坚韧地面对生活的幸福和不幸。日子总还是会过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形象分析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路遥
情真 情深 情浓
书海拾贝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我与《平凡的世界》征文】张永锋 | ​面对悲情命运,隐忍还是抗争?——《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兄弟“奋斗精神”当代价值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