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皮
性温;味辛、苦;归肝、胃、胆经。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禁忌气虚者慎服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或“青皮子”;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注意: 部分地区以甜橙幼果作青皮,与本草记载不符。


【产地】

主产于四川、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苏、台湾、湖北、贵州、安徽等南方产橘区。

【生长习性】

主要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土壤要排水好,肥沃深厚的沙质土壤。

【主要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类、黄酮类橙皮苷以及对羟福林等成分。

(1)挥发油类:青皮成分与陈皮大致相同,主要含挥发油,如柠檬烯、d—蒎烯、麝香草酚、芳樟醇、辛醛、癸醛、橙皮醛等。

(2)黄酮类:青皮总黄酮含量为28.23%,较陈皮为高,主要为橙皮苷、陈皮素等。

青皮所含左旋对羟福林乙酸盐0.26%—0.54%,亦较陈皮为高。

【炮制】

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青皮:取青皮片,用醋拌匀,待醋吸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微带焦黄色,取出,晾干。(每青皮片100斤,用醋15斤)。

青皮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能主治

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本草图经》:"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厥阴、少阳之分有病用之。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左胁有积气。"

《纲目》:"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本草备要》:"除痰消痞,治肝气郁结,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肿。"

《现代实用中药》:"治胃痛,吐逆,解热,消痰水。"

疏肝破气:

①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常与柴胡郁金香附等同用;若肝脾肿大者,再加鳖甲、党参等药,属痰饮胁痛者,可与白芥子同用。

②用于乳痛,可与蒲公英、瓜篓、牛蒡子、橘叶等同用,亦可单用青皮研末,每日1.5克,1日2次冲服。

③用于乳核、乳腺结核肿大活动、压痛,可与橘核、牛蒡子、全蝎、僵蚕同用。

散积化滞:

①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痛,可与山楂、麦芽、鸡内金同用。

②用于血阻瘕瘕积聚、肝脾肿大等证,可与赤芍当归桃仁等同用。

化痰消瘿:用于甲状腺囊肿,可与昆布海藻等同用。

(二)药理作用

解痉。

其煎剂可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离体兔肠的痉挛性收缩,能明显抑制十二指肠的收缩,其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较陈皮强。

其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在体胃、肠、胆囊和子宫的紧张性收缩,对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青皮注射液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其注射液对膀胱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使张力增强。

其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

强心和升压。

其注射液对心室收缩幅度有增强作用;对心率较慢的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尤为显著。

其注射液给麻醉犬、猫静注有显著的升压作用,且能兴奋呼吸。静注对多种实验性休克,如失血性休克、外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均有治疗作用。

其对心血管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对羟福林,还可能有其他成分参与。

祛痰平喘。

其挥发油有祛痰作用,有效成分为柠檬烯。

可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对豚鼠离体气管有较强的松弛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对羟福林。

对平滑肌的作用。

青皮注射液能降低离体豚鼠胃、肠、胆囊及小鼠子宫的紧张性收缩,并使膀胱平滑肌兴奋。对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胃、肠及家兔在体胃平滑肌以及氨甲酰胆碱引起的胆囊收缩,有显着的解痉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肠和水杨酸毒扁豆碱引起的家兔在体肠紧张性收缩,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小鼠子宫紧张性收缩。对豚鼠在体膀胱及家兔主动脉条的兴奋效应,主要通过兴奋肾上腺素能α受体,且对主动脉的兴奋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弱。能显着拮抗豚鼠肺因组胺引起的灌流量减少,并能解除组胺对支气管链的痉挛作用。也能显着增加大鼠的胆汁流量,并使胆道张力增加。

抗休克作用。

用犬、猫、兔及大白鼠等多种动物,造成创伤性休克、输血性休克、中草药肌松剂(粉叶轮环藤总碱)过量引起的休克、内毒素休克以及麻醉意外及催眠药中毒等,用青皮注射液均取得显着疗效;对豚鼠和家兔的急性过敏性休克及组胺性休克,均具一定的保护和预防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肠胀气和术后腹胀、食欲不振。

治疗慢性肝炎和慢性胆囊炎之两胁胀痛。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痰多、气急、胸闷。

治疗血压偏低,心脏搏动较弱、较慢。

(三)青皮的性味归经

【性味】 苦辛,微温。

①《本草图经》:"味苦。"

②《医学启源》:"气温,味辛。《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

③《会约医镜》:"味苦辛微酸。"

【归经】 入肝、胆经。

①李杲:"足厥阴、少阳经之引经药。"

②《汤液本草》:"足厥阴经引经药,又入手少阳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二经。"

④《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青皮配伍应用

人参白术、芍药:青皮,破气之力峻烈,过之损人真气。人参、白术、芍药为补脾药,相伍为用,可防损人真气之弊。

配柴胡:青皮与柴胡均为少阳要药,皆能疏肝。柴胡体质轻清,善疏理上焦之邪;青皮味辛气烈,味苦降泄,破肝结气结,善疏达下焦之郁,又具破瘀之长。二药相伍,升降相宜,上下窜通,气郁可疏,气滞可行,气结可散,药力猛烈而迅疾,用治两胁刺痛更效。

配芍药:青皮疏肝破气,芍药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二药相伍,用治两胁刺痛,功效大增。

厚朴槟榔:青皮辛散温通,为足厥阴引经药,肝与胆相表里,厚朴、槟榔乃透达膜原要药,相伍为用,透达半表半里之邪久羁。

配枳壳、肉桂:枳壳能行气,宽中除胀,青皮有破气消积之长;肉桂性热,为沉寒固冷之药,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三药相伍,用治寒凝气滞或寒凝血瘀所致的脘腹冷痛。

配鳖甲、人参:鳖甲为去癥瘕积聚要药,入肝经,软坚散结;青皮亦人肝经,能破气散结,若过之伤真气,以人参补脾要药庶免遗患,用鳖甲软坚散结,三药相伍,用消积聚为宜。

木香:青皮疏肝气,木香性温,能行气调中止痛,二药相伍,可增强行气散寒止痛之效,又可防青皮伤人真气,用治寒疝腹痛为宜,如天台乌药散。

配陈皮:青皮苦辛峻烈,沉降下行,偏于疏肝胆气分,并能消积化滞;陈皮辛散升浮,偏理脾胃气分,长于健脾胃、燥湿化痰,相伍为用,青皮行气于右,陈皮理气于左,左右兼顾,升降调和,共奏舒肝和胃、理气止痛、调中快膈之功,用治肝郁气滞、胃气不和、两胁胀痛、胸腹满闷、胃脘胀痛等证,以及肋间神经痛、急慢性肝炎表现为胸胁胀痛等证。

方剂制剂

青阳汤, 本品(醋炒)、柴胡 (醋炒)、乌药、陈皮、延胡索、炮姜、木香、蒺藜、郁金、花椒子(打碎)。用治肝胀,肋下满而痛引小腹。

青皮散(《症因脉治》) :本品、大腹皮。用治气结腹胀,症见胸腹作胀,或胸前饱闷,或小腹胀急。

青皮散(《种福堂公选良方》) :本品、山甲珠、白芷甘草、土贝母。为细末,温酒调服。用治乳痈初起。

大七气汤(《医学入门》) :本品、陈皮、桔梗、藿香、官桂、甘草、三棱莪术、香附、益智仁生姜、大。用治因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的积症,可行气散结。症见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脉弦等。

舟车丸(《景岳全书》) :黑丑(研末)四两、甘遂面裹煨、芫花、大戟俱醋炒,各一两,大黄二两、青皮、陈皮、木香、槟榔各五钱,轻粉3克。共为末,水糊丸如小豆大。用法用量:空心温水下,初服五丸,日三服,以快利为度。(现代用法:研未为丸,每服3—6克,每日一次,清晨空腹温开水送下)。功效主治:行气逐水。主治水热内壅,气机阻滞的水肿水胀,口渴,气粗,腹坚,大便秘,脉沉数有力。

青皮附方

治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青皮八两(酒炒),白芥子、紫苏子各四两,龙胆草、当归尾各三两。共为末,每早晚各服三钱,韭菜煎汤调下。(《方脉正宗》)

治心胃久痛不愈、得饮食米汤即痛极者:青皮五钱,延胡索三钱(俱醋拌炒),甘草一钱,大枣三个。水煎服。(《方脉正宗》)

治食痛、饱闷、噫败卵气:青皮、山楂、神曲、麦芽、草果。为丸服。(《沈氏尊生书》青皮丸)

治疝气冲筑,小便牵强作痛:青橘皮八两(醋炒),葫芦巴二两,当归、川芎小茴香各一两(俱酒洗炒)。研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治疟疾寒热:青皮一两(烧存性)。研末,发前温酒服一钱,临时再服。(《圣惠方》)

治因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青皮四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徐徐服之,日一服,或用酒服。(朱震亨)

治伤寒呃逆:四花青皮(全者),研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医林集要》)


治乳痈初发:青皮(去瓤)、穿山甲(炒)、白芷、甘草、川贝母各八分。上为细末。温酒调服。(《疡科选粹》青皮散)

治疝气:青皮(炒黄色),小茴香(炒黄)。上为末,空心酒调服。(《众妙仙方》偏气方)

治妇人无故经水不行,腹胀如膨,非病,非孕,饮食如常,精神亦平者,此名气分:青皮四两,白术六两,砂仁一两。共为末,饴糖为丸,梧桐子大。每早空心服五钱,酒送。(《本草汇言》)

治伏梁:青皮(白马尿浸三日令软透,切)三十个,巴豆(去皮)十五个(与青皮同炒干,去巴豆不用),羌活半两。上为末,白面糊为丸,如绿豆大。饮下五粒,未知,渐加至十粒。(《全生指迷方》伏梁丸)

安神调气,消食解酒益胃,不拘老人小儿:用青皮一斤(浸去苦味,去穰拣尽),白盐花五两,炙甘草六两,舶茴香四两。甜水一斗煮之,不时搅,勿令着底,侯水尽,慢火烤干,勿令焦。去甘草、茴香,只取青皮密收用。(《纲目》引《易简方》)

治腹肿大腹:陈皮一两,巴豆十粒,青皮一两(去瓤),甘遂三钱。上药同炒,去巴豆、甘遂,只以二皮为末。用莱菔子煎汤,候冷,临卧时调一钱匕,至中夜亦调服半钱匕。(《普济方》)

治小儿食积:青皮(炒黄)、干姜(炮存性)、五灵脂、莪术各一两。为末和匀,药末一两,肥巴豆去油一钱,研拌和,粳米饭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饥时米饮下。(《古今医统》五珍丸)

治干呕:青橘皮(汤渍,去白)、甘草(锉)各一两,木香半两,白芷一分,枳壳(去瓤,麸炒)、桂(去粗皮)各半两。先将甘草炒微黄色,后入诸药同炒褐色,捣罗为末。每服二钱匕,入盐沸汤点。(《圣济总录》青橘散)

治小儿赤白痢,脓血相杂、肚痛:青橘皮(去白,焙)、当归(净)、黄连(去须)、干姜(炮)各一两,厚朴(姜汁炒)、肉豆蔻各半两。上为细末,曲糊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乳食前。(《普济方》青橘皮丸)

治脚气久肿不消,或胀坠疼痛:青皮一二两,大枣肉二两。同煮,每日空心食枣肉十余枚,渐消。(《本草汇言》)

青皮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注意】

气虚者慎服。

《仁斋直指方》:"有汗者不可用。"

《本草蒙筌》:"老弱虚羸,尤宜全戒。"

《本草经疏》:"肝脾气虚者,概勿使用。"

相关阅读:
最新热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气药之青皮
青皮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这个中药方治顽固性呃逆超九成有效
临床用药心得,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味消坚破滞的佳药(青皮)
神奇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特效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