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不列颠游走记(第一天)




西欧和北欧曾经去过许多国家了,唯独英国由于其独立的地理位置及独立的货币形态,再加上其并非“申根”国家而有其单独而严格的签证要求……因此,数次与之遗憾地擦肩而过!
尽管我们从未谋面,但是,这个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家,只要你曾经参加过正规的学习修造,那么无论是在外语、地理、历史、文学、物理、化学、体育、音乐……领域,乃至是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国家都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渴望着那片神奇的土地与我结缘,犹如从未打过照面却总是听长辈们说起的老友一般,英国的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的熟悉而又陌生,是那样的遥远而又亲近、是那样的绅士而又前卫……尤其是,当英国的白金汉宫确定要进行“大修”的消息得到了证实时,我想要与之相见的心情竟一下子尤其急切起来。
好在,我多年的期望,今天终于要实现了~
经过了:苏州-上海-北京-曼彻斯特途中整整29个小时的折腾和长途飞行,我们终于在次日清晨的天色未明之时,踏上了这著名的“大不列颠岛”的土地。一看与手机同步的“电子手环”竟然是28日上午5:00——那可是标准的格林威治时间啊,北京时间应该是中午12:00了吧。——

在机场找了一处地方休息,顺便梳洗了一下自己已经29小时未眠的倦容……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领队兼导游刘妙玲女士,给我们送来了刚刚新鲜出炉的英国式早点“羊角酥”和香气四溢的热咖啡……让我们在曼彻斯特国际机场挨过了等待的三个小时。终于,登上了前来接我们的大巴——

英国是个北半球的“高纬度国家”,冬季来临日照的时间很短,再加上由于洋流的关系,著名的“墨西哥暖流”正好在这个季节经过英国的北海地区。因此尽管是冬季,英国在白天一般不会低于摄氏零度的。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冷暖气流的碰撞,给英国带来了了淅淅沥沥、时晴时雨的天气。不知道我们此番旅行老天能不能给个好脸色啊?
一路上,天果然阴沉沉的。我睁大眼睛好奇地注视着曼彻斯特——这个世界大工业革命的发轫之地——

曼彻斯特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两百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数千工人的近代棉纺织大工业,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曼彻斯特也随着棉纺工业的出现和成长,成为了新一代大工业城市的先驱。

作为一个英国主要的工业城市,在二战中曼彻斯特受到了德军密集而频繁的空袭……直至战争后才进行了重建。以上是我们一路上见到的延绵不绝的“乔治亚式”红砖住宅:这几乎成为了英国居民们住房的标配~

途中闪过的世界著名的曼彻斯特大学,最近以发明了高强度的柔性新材料“石墨烯”而声名远播。

这是在战火中幸存的曼彻斯特老火车站,现在改造成了“展销馆”。

随着市中心的临近,古典风格的建筑也多了起来,漂亮的街道也所处可见。
是啊,曼彻斯特早已今非昔比。狄更斯时代那种贫困的煎熬已经尘封于历史的记忆。如今,它远离了那段“蒸汽和汗水”的岁月,而大步跨进了科技和时尚的大门。
然而,我们今天第一个要参观的对象,却还是建造于1877年的阿尔伯特市政广场——

高达八十多米的尖顶钟楼,使得游人把该建筑误解为欧洲随处可见的“大教堂”。但是,它偏偏是曼彻斯特的“市政厅”!

市政厅前硕大的“圣诞老人”提醒了我们: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即将来临了!

我们前前后后地欣赏着这一幢由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建造的精美大厦。

等到我们步入这宏伟的拱形大门,这才发觉:这外表及其像教堂的建筑,里面的结构确实与教堂大相径庭——

推开大门的右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泰斗级人物:“焦耳”的大理石雕像。以他的名字为“公式”的“焦耳定律”,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计算“电功率”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与焦耳对面而坐的是他的老师“道尔顿”博士的大理石雕像。近代原子理论学的创立者,为了纪念他,无论是在化学还是物理界,他的名字也成为了原子质介的基本单位。

和上述两位科学界的大师一样,无论他们是曼彻斯特人,或者是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只要是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者,他的大理石胸像都会陈立在“市政厅”的走廊里,以供参观者瞻仰。

身着骑士铠甲的据说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他英年早逝,却永远得到了英国民众的敬仰。

内设的“咖啡馆”,如果你在此消费的话,说不定就能遇到也前来这儿休息喝咖啡的市长或者议员呢~

幽深的拱形走廊而非宏伟的拱形大厅,这就是与教堂的本质区别。

楼上是办公区域,不经过预约是谢绝参观的。

我们出了大厦,远远地瞻仰了阿尔伯特亲王的大理石雕像。

再回首看看这个硕大无比的圣诞老人~

在庄严的“市政厅广场”上,市民们搭建了颇具规模的“圣诞礼品”小屋——

因为那广场是属于全体市民的,估计绝对没有“城管”来干涉吧~环望广场四周,不乏维多利亚时代的古典建筑——

还有街道上不时驶过的英国式双层巴士和“老爷车”模样的出租车——

接下来,我们驱车前往曾经涌现出“贝克汉姆”这种天王级巨星的足球俱乐部:“曼联”的主场,被称之为“梦剧场”老特拉福德球场。自从1910年启用至今,可以容纳76000多名观众(曼彻斯特全市人口:50万)——

中国有许多年轻人可能是因为“曼联”足球俱乐部才知道了曼彻斯特这个城市的吧!

大门口的青铜塑像是把曼联打造成英格兰足球的霸主的“巴斯比爵士”。

这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三位“曼联”队员的雕塑。

凛冽的寒风中,英国学龄前的小球迷居然还有穿着短裤,裸着腿的……

“曼联”的衍生产品早已被打造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不过我仔细看看,价格却很公道:球衣30-100英镑一套,足球12英镑一只,名牌足球鞋60-100英镑一双。对比英国3000英镑的最低月薪,实在很便宜的。
中午,我们享用了美味的“港式自助大餐”,紧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下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利物浦。我们笃悠悠地漫步于利物浦的步行街:教会大街。忽然欣喜地发现:英国冬天很少露面的太阳出来了——

看见了一个可以让掌控的小玩偶“指法”、“弓法”与之完全一致的演奏“大提琴”的卖艺人——

伴着那大提琴优美的旋律,我们来到了世界著名的“马修街”——名闻遐迩的披头士(甲壳虫)乐队的驻唱地!那个曾经一年吸引数千万听众,给利物浦带来三千多万英镑消费收入的摇滚乐队。当时其名声居然超过了同样世界著名的利物浦足球俱乐部!

该大街的“洞窟俱乐部”是披头士乐队的发迹之处,至今成为了全世界音乐家的“朝圣之地”。那俱乐部正面的墙上,每一块砖上都镌刻着一个歌唱家的姓名——

现在,这儿的每一块墙砖上早已刻满了歌唱家的名字。而有幸把自己的大名刻在上面的中国歌手唯有“毛阿敏”和“许巍”两人。看见了吧?

洞窟俱乐部的正门上方,是披头士乐队四位主唱者的铜像:他们是多么年轻啊!

乐队的第一主唱、发起人、领导者——约翰.列侬于1989年被他自己的崇拜者枪杀于纽约,时年40岁。上面是他的铜像。
我也大言不惭地和列侬的铜像来了个相同姿势的合影——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此时此地只能在此驻足良久……不得不在导游的催促下,往利物浦的“世界文化遗产”——阿尔伯特码头而去。一路上欣赏着利物浦街景——

又是双层巴士

狭窄得仅容一辆小车通过的“单行道”。

及其简约的公交站台,但是照样有透明的玻璃四面围挡,足以遮风避雨。
阿尔伯特码头到了,随着万吨巨轮的普及,这个当年繁忙的码头,如今已经成为给游人们欣赏和度假的好地方——

这栋红砖大楼清楚地标明了建造于:1883年。

许多现存的百年大厦,现在都成为了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由于利物浦是英国最重要的港口,因此在二战中遭遇了德军八十六次空袭。利物浦几乎成为废墟……在其港口居然非常幸运地保留了三幢相邻的精美建筑。据说,如果原来的所有建筑不被摧毁,这里完全可以媲美上海的外滩——

现在,这仅剩的三幢大厦被当地人称为“美惠三女神”。不过,现在与之相邻的地方建造了许多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其中就有“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大厦”。这到底是建立“古典”与“现代”的和谐之美,还是弄得不伦不类?那就是见仁见智的有关专家们的争论了!我们只是过路人~

还是让我们走入这宏伟的阿尔伯特码头大楼吧——

这里如今布满了各类商店,圣诞节平安夜的氛围剧目皆是——

码头上还建起了供游人消遣的“摩天轮”!
接着我们的所到之处就是利物浦的“唐人街”了,据说是英国最大,欧洲最古老的“华人街”,下面这个牌楼也是海外最大、最豪华的“中国牌楼”,是由利物浦的姊妹城市中国上海援建——

原来,这条街的真实名字叫:纳尔逊街:

华人街上门可罗雀,唯有我们这几十个远道而来的家乡人在此东张西望~

中西建筑相邻而立。

站在这高高的台阶上,可以眺望利物浦最大的、也是最不像基督教堂(因为没有高入云霄的尖顶)的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利物浦座堂——

才下午3:00,就已夕阳西下了——

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利物浦,向我们今晚的下榻之处——伯明翰而去……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
【英国】到欧洲最古老的中国城感受祖国的温度(图)
二十世纪前后的曼彻斯特
足球恩怨:曼联和利物浦相互看不服,工业革命造就了这对百年冤家
UKLEJU带你游英国|利物浦 Liverpool
英伦三岛邮轮游之——利物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