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总是比病人的生命知识多吗?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然而,生命的存在却不是任何一本书或一门专业所能完全描述的,尽管职业资格已经假定了医生所使用的语言是权威的标签。例如:问诊,作为医生与患者首次会晤的内容,按照医疗程序,其主要包括:一般项目、主诉和病史、现在症状,等的文字描述;于是,在医患沟通中医生所理解的患者表达就被医生假定为病人之生命信号。


医生所理解的患者表达是否就是病人之生命信号患者的表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患者或许有意无意地夸张或疏忽自身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诸多干扰因素往往限制或曲解了当事人对躯体信号的警觉;例如:忙忙碌碌,或许把内脏痛觉或不适合减缓了;空虚无聊,或许把内脏痛觉或不适合夸张了。

医生,首次与患者会晤是否有责任解除患者的自我误导呢?自我中心的医生,若是因为重视自身利益、知识和经验而疏忽患者的心态,并对患者的失误蔑视或指责,甚至利用患者的失误敲诈勒索,那么就不能发现或识别患者的生命信号。

尽管权威的信念能够绑架患者的求医行为,但是医生对患者所缺乏的理解,必定导致医疗低效率:误诊误治或是浪费诊疗费用!人性中最容易被现实所改变的就是信念,如此不良
医疗必然制造令众人非议的社会现实。不管医疗纠纷如何裁决,或许裁决医疗失败是患者责任,但是医生们总是不情愿接受这个事实:医疗失败了!

医生如何获得的患者对自身生命信号的准确表述?采纳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模式! 以患者为中心,首先需要医生更换职业态度:把权威作风换成同理心态、把专业崇拜换成平易近人的真情实意、把自我尊严变换成尊重患者的风范素质。以患者为中心,需要医生具备相应的互动技能:开放式提问、适当呼应地倾听、重复患者词语词义、澄清和总结患者本意描述,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整体自然医学-----不必担心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医德十二箴言
吴帅:病人永远是对的,除了一件事情例外······
医疗行为准则
没有二十年以上的坚守,难以成就一个出色的好医生
谁能决定我们“离开”的方式?81岁医生为自己立下“生前预嘱” 决定这样死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