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丰宁好人张益然:腾出自家房 让给村里娃

丰宁好人张益然:腾出自家房 让给村里娃

2014-5-8 05:59| 发布者: 马立华| 评论: 0|来源: 和合承德网

摘要:   □和合承德网记者张艳梅通讯员韩春明王桂林于倩倩   早上6:00,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花盆村4到6岁的“小村民”几乎都在熟睡中,自从村里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娃儿们不用再被家长催促着起床了,他们可以从容地唱 ...

  □和合承德网记者张艳梅  通讯员韩春明 王桂林 于倩倩

  只要见到张爷爷,孩子们就兴奋地围上去

  早上6:00,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花盆村4到6岁的“小村民”几乎都在熟睡中,自从村里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娃儿们不用再被家长催促着起床了,他们可以从容地唱着歌谣走在上学路上了。因为,幼儿园就在村主任张益然的家里,他把自家的房子腾了出来,无偿地给村里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开心乐园……

  只为娃们不再起早贪黑

  去年5月的一个早上,张益然的邻居家传来了孩子的哭声,随之是孩子奶奶焦急的声音:“快点穿衣服,你还得吃饭呢,要不上幼儿园又迟到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只能走着送你,咱俩得磨蹭到什么时候呀!”

  听到这些,张益然叹了口气,正是春困时节,五六岁的孩子哪起得了早呀!要是冬天,起床就更困难了。

  2012年,丰宁教育部门撤点并校,花盆村幼儿教学点撤并到距离该村3公里以外的上官营小学统一上课。习惯早起遛弯的张益然经常在路上遇见那些步履匆匆的家长和孩子。

  花盆村,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去了,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平时接送孩子的都是些妇女和年迈的老人。

  2010年,本来在丰宁县城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的张益然被老家的村民选举为村主任。

  “我以前在银行部门经常给老家提供帮助,村民都知道我!”因为经常回去探望居住在花盆村的老母亲,张益然对老家的情况了如指掌。

  “看着那些孩子被爷爷奶奶催促得又哭又闹,我心里很不得劲儿。”张益然说,“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013年7月,张益然决定,把自己家花了20多万,才盖了5年的6间大瓦房腾出来,给村里的孩子做幼儿园用。

  和教育部门沟通后,张益然把3间房留作自住,其余3间重新装修,变成两大间和一小间,大间做教室,小间做办公室,同时把南房变成孩子们的休息室。

  自掏腰包10多万

  张益然是个有想法就有行动的人,但这行动的难度之大超乎常人的想象。

  为了不耽误娃娃们秋季开学,张益然里里外外地赶工期。疲惫不堪自不必说,夜晚的灯光下,他眉头紧锁,买彩钢要钱、买砖需要钱、雇人干活需要钱……怎样用有限的存款最大程度地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他绞尽脑汁。

  1000、2000、5000……家里的10万元存款转眼就所剩无几。焦急的他看着存款就快变成了两位数,对妻子对孩子充满了歉疚。

  “关系到下一代的事,咱没啥说的,既然决定了,就好好干吧!”朴实的妻子一直帮他做这做那的,在市里上班的儿子也常常给他出谋划策。

  “不光家人支持我,那些大爷大娘,叔伯婶子们,也是支持我的。”张益然说,一位70多岁的大娘握着他的手说:“修房子,大娘帮不上你忙,你的好,我和娃他爹妈都记着。你是个好人!”“把自己的房子腾给孩子们,别人做不到!”……

  这些温暖的话语既是理解,也是动力。

  他担心南房潮湿阴冷,又把屋顶加了一层彩钢,屋地重新刨开加了20公分后的石棉,并安装了孩子们睡觉的小床和一切生活用品。

  夜晚看着小有模样的房间,想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情不自禁地笑了。

  屋子有了,可是孩子课间出来没场地玩咋办?平整土地,铺水泥砖,张益然愣是把院里的菜地变成了孩子们的活动广场。

  “我说再坚持两天,正是夏季,很多青菜都能吃,他愣是一会儿就把我和婆婆辛苦种的菜全薅了。”埋怨归埋怨,妻子还是和张益然一起动手收拾“残局”。

  经过近1个多月的“折腾”,2012年8月,一个能容纳40名幼儿的花盆村幼儿园正式开学。

  幼儿园开学那天,几乎全村人都来参观。“这场面,比娶媳妇还热闹呢!”“这可是为我们村办了件大好事呀!”……

  听着村民这些话,张益然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值了。

  他家大门常打开

  因为张益然的老母亲居住在幼儿园另外的房子里,已经80岁的老人和保姆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义务“保育员”。

  一些家长常常因起早去地里或外村干活,老早就把孩子送到张益然家。

  “给孩子洗洗衣服啥的,老师忙不过来,我就帮忙照看。”精神矍铄的老人说起和孩子的相处,很是开心。

  为了孩子能随时用上热水,去年,张益然又出资3000多元为孩子们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同时,他又四处“化缘”,为每个孩子每天补贴1元的伙食费。

  如今,花盆村幼儿园一共有34名小朋友。因为就近入园节省车费,村里又补贴孩子伙食费,每个家庭每月几乎节约200多元。

  60多岁的万连英大娘说:“上官营离我们家4公里的距离,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我这做奶奶的年纪大了,上那里实在是走不了。这多亏张主任,为了大伙着想,把自家的房子给腾出来,我们送孩子才近点儿,方便点儿。”

  “这些孩子,都不怕我,和我皮着呢!他们特愿意和我玩,见我就拽着我的衣服让我和他们做游戏。”张益然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自己心里也美得很。

  每逢幼儿园寒暑假开学前,张益然都提前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挂在家门口那块写着“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花盆幼儿园”的金色牌匾更是纤尘不染。

  张益然一边帮老师晒孩子们的被褥一边说:“我今年57了,到年底,任期就满了,不过只要幼儿园还在这里,我就会让这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他们是花盆村的‘花朵’,可得照看好了!”

  说完,他笑了,可是转而他又严肃地补充了一句:“这也是我的承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年打碎大娘家的瓷花盆
西曲阳村的知识青年
【生活故事】孩子,你可愿意与我交换
插队纪实回忆我们的房东大娘
锁崖窑村,黄土高原也有郁郁葱葱的山林和草木
扶贫路上感慨多(扶贫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