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冀北丰宁山村的清洁实验

冀北丰宁山村的清洁实验

  • 字号
2014-10-16 09:54:22 来源: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陈宝云 张斌 文/图

  目前正值华北平原的秋收季节,人们满怀丰收喜悦的同时,又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 如何处置秋收的副产品“玉米秸秆”。按照多年的传统,作为废弃物,人们往往会选择将玉米秸秆付之一炬,这也是近期京津冀持续数天的严重雾霾天气成因之一。近日,燕赵都市报记者在毗邻北京河北省丰宁县采访时了解到,这里的一些山村正在尝试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一场关乎“清洁”的实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发现

  令人挠头的秸秆

  10月9日,记者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广袤的田野里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对于这里的农民来说,此刻正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个疲惫的脸上。

  然而,在喜悦的背后,又充斥着难以言说的烦恼。丰宁县王营乡乡长郭爱国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当地乡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每年产生大量玉米秸秆无处存放的难题,成了乡村面貌提升的瓶颈问题。“丰宁县毗邻北京,是首都的水源保护地,近年来,随着稻改旱工作的推进,玉米播种面积急剧增加。”郭爱国告诉记者,加上封山禁牧工程的实施,牲畜养殖数量的减少,玉米秸秆如何消化,成了困扰当地的一个难题。“现在农民做饭用液化气罐,取暖用燃煤,玉米秸秆就成了废弃物。大家会选择将玉米秸秆就地焚烧,或者将秸秆堆放在房前屋后和河道里。”郭爱国说,就地焚烧就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如果堆放在房前屋后,不仅会影响村容村貌,还会成为诱发火灾的隐患,而放弃在河道内,就会使原本狭窄的河道丧失行洪能力。“这些问题让我们都十分挠头,但又想不出合理的解决方式。”郭爱国表示,2013年,当地一家以森林三剩物(是指: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生产清洁环保燃料的企业,给了他们以启发。经过调查研究,将玉米秸秆压制成块,作为清洁燃料再次利用的技术,打开了一条解决玉米秸秆变废为宝的新途径。

  调查

  乡村清洁实验

  2013年,一场有关玉米秸秆再利用的工程在王营乡悄然展开。为了验证项目的可行性,当地政府以每台十几万元的价格购置了两台玉米秸秆压块设备。记者在这处加工厂内看到,厂房内堆放着大批加工完成的秸秆压块,原本松散的秸秆经过加工,成为了如同木棍般坚硬的物体。

  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压制成块的秸秆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秸秆的烟尘产生量,还会极大提高秸秆的耐烧程度。为了能让农民接受这一新鲜事物,改变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王营乡还引进了气化燃烧炉。“这些燃烧炉都安装了二次气化装置,压制成块的秸秆燃烧后产生的浓烟,可以转化成气体进行二次燃烧,这样就会成为清洁燃料,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郭爱国告诉记者,新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现在全乡2000多户居民,已经有将近80%的居民用上了这种燃料。”

  记者在王营乡安营村了解到,这个村庄几乎全部使用了这种新式炉灶。村民沈静德告诉记者,他家共有6亩多地,一亩地的湿秸秆,经过晾干后会产生大约0.5吨的秸秆。“晾干的秸秆拉到加工厂,可以用2.75吨秸秆置换1吨的燃料块,农民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沈静德说,一年他家可以免费置换2吨多的燃料块,足可以满足一年的做饭需要。

  沈静德说,这项新技术从今年夏季开始在该村推广。“燃烧炉价格650元,农户购买只需要支付200元,以前我们家做饭都有液化气罐,现在用燃料块,是废物利用,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沈静德还点燃了家里的炉灶,一大壶水,不到20分钟就烧开了,耗费燃料块1公斤左右。“火苗很旺,几乎没有什么烟尘,比以前直接燃烧秸秆和柴火干净多了。”

  根据一年多的实验,当地得出了一组数据,使用秸秆压块烧水(6升),平均用时22分钟,消耗1.2公斤,折合费用0.48元。炊事日均消耗4公斤,年使用量为0.8吨,与使用普通燃煤相比,年节省费用127.6元,减排二氧化硫13.12公斤,氮氧化物1.76公斤,二氧化碳1.1吨。“分摊到一个家庭,这些数据看上去不起眼,但如果乘以广大农村的户数,这就不得了了。”

  3

  清洁工程需政府推动

  采访中,郭爱国告诉记者,当地除了推广秸秆压块技术,还在探索一条森林三剩物的循环利用之路。

  “王营乡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5%,林下的三剩物常年堆积,每年防火任务很重。”郭爱国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与发展食用菌产业相结合,先将三剩物制作成菌棒用于生产食用菌,再将废弃的菌棒加工成颗粒状木煤。“今年乡政府取暖已经改用木煤取暖,食堂也用上了秸秆压块。”

  郭爱国介绍,今年燃煤的价格急剧下降,与燃煤价格相比,木煤的价格要高出不少。“现在木煤的价格大约在1000元一吨,如果推广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郭爱国告诉记者,秸秆压块的推广也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一吨秸秆压块的价格在250元到300元之间,但是农民自产的秸秆经过置换的燃料块,足可以满足家庭需要,这样就会造成加工厂几乎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如果大面积推广,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难度很大。”

  记者在作为清洁能源示范村的安营村看到,村内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旱厕几乎都改成了双瓮式环保厕所。今年,村里又选择了8户作为节能灶具应用示范户,推广使用经过脱硫处理的型煤进行取暖的炉具。“一个取暖炉的价格是1400元,现在有政府补贴,农户只需要拿出500元。”作为示范户的沈静德告诉记者,型煤的价格也高于燃煤价格。“如果没有政府补贴,这种清洁能源的推广,农民的积极性可能不高。”

  记者在安营村还看到,一项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刚刚开始实验。安营村村主任张立安告诉记者,最近,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支持下,一项微循环污水处理系统被放在该村做实验。“在每家挖一个坑,放置一个钢罐,钢罐里面安装了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过滤网,家里的污水排入钢罐内过滤,污水经过过滤后会变成的干净水,然后排出,渗入地下,这样就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张立安说,如果这些技术可行,将会彻底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不过,现在成本很高,安装一个污水处理系统需要6000元,我们村一共安装了3套,试验阶段,资金由环保部门出。今后如果大面积推广,如果成本不下降,不少农民可能负担不起。”

  宏观河北6.5亿推广生物质燃料

  河北省防治大气污染,限制燃煤,推广清洁能源已成为今后努力的必由之路。为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8月27日,河北省在丰宁县召开了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现场会

  记者了解,为顺利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今年,国家、省财政将拿出4.5亿元专项资金,对新建生物质炉具采暖户,每户补贴1150元;新建秸秆直燃锅炉集中供暖工程,按集中供热规模每户补贴1500元;新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按集中供气规模,每户补贴1000元;推广新型高效燃煤清洁燃烧炉具,每台补贴500元。另外,争取到国家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重点是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扩大生产能力。

  按照计划,在各项政策扶持和各部门大力推动下,今年河北省30多万户农民实现利用秸秆能源取暖做饭,20%的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完成锅炉供暖清洁燃烧炉具改造,推广民用清洁燃烧炉具130万台。

  到2017年,全省农村实现清洁能源替代率90%以上,民用清洁燃烧炉具普及率80%以上,清洁能源将替代农村燃煤1500万吨以上,将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796万吨、二氧化硫21万吨、粉尘21万吨。

  在现场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全省农村地区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和清洁能源替代,既是我省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同时对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农业厅能源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2014年推广30万户的补贴资金已落实,主要包括省财政安排的5000万元和省环保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直接切出的3亿元。

冀北丰宁山村的清洁实验

  • 字号
2014-10-16 09:54:22 来源: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陈宝云 张斌 文/图

  目前正值华北平原的秋收季节,人们满怀丰收喜悦的同时,又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 如何处置秋收的副产品“玉米秸秆”。按照多年的传统,作为废弃物,人们往往会选择将玉米秸秆付之一炬,这也是近期京津冀持续数天的严重雾霾天气成因之一。近日,燕赵都市报记者在毗邻北京河北省丰宁县采访时了解到,这里的一些山村正在尝试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一场关乎“清洁”的实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发现

  令人挠头的秸秆

  10月9日,记者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广袤的田野里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对于这里的农民来说,此刻正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个疲惫的脸上。

  然而,在喜悦的背后,又充斥着难以言说的烦恼。丰宁县王营乡乡长郭爱国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当地乡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每年产生大量玉米秸秆无处存放的难题,成了乡村面貌提升的瓶颈问题。“丰宁县毗邻北京,是首都的水源保护地,近年来,随着稻改旱工作的推进,玉米播种面积急剧增加。”郭爱国告诉记者,加上封山禁牧工程的实施,牲畜养殖数量的减少,玉米秸秆如何消化,成了困扰当地的一个难题。“现在农民做饭用液化气罐,取暖用燃煤,玉米秸秆就成了废弃物。大家会选择将玉米秸秆就地焚烧,或者将秸秆堆放在房前屋后和河道里。”郭爱国说,就地焚烧就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如果堆放在房前屋后,不仅会影响村容村貌,还会成为诱发火灾的隐患,而放弃在河道内,就会使原本狭窄的河道丧失行洪能力。“这些问题让我们都十分挠头,但又想不出合理的解决方式。”郭爱国表示,2013年,当地一家以森林三剩物(是指: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生产清洁环保燃料的企业,给了他们以启发。经过调查研究,将玉米秸秆压制成块,作为清洁燃料再次利用的技术,打开了一条解决玉米秸秆变废为宝的新途径。

  调查

  乡村清洁实验

  2013年,一场有关玉米秸秆再利用的工程在王营乡悄然展开。为了验证项目的可行性,当地政府以每台十几万元的价格购置了两台玉米秸秆压块设备。记者在这处加工厂内看到,厂房内堆放着大批加工完成的秸秆压块,原本松散的秸秆经过加工,成为了如同木棍般坚硬的物体。

  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压制成块的秸秆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秸秆的烟尘产生量,还会极大提高秸秆的耐烧程度。为了能让农民接受这一新鲜事物,改变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王营乡还引进了气化燃烧炉。“这些燃烧炉都安装了二次气化装置,压制成块的秸秆燃烧后产生的浓烟,可以转化成气体进行二次燃烧,这样就会成为清洁燃料,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郭爱国告诉记者,新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现在全乡2000多户居民,已经有将近80%的居民用上了这种燃料。”

  记者在王营乡安营村了解到,这个村庄几乎全部使用了这种新式炉灶。村民沈静德告诉记者,他家共有6亩多地,一亩地的湿秸秆,经过晾干后会产生大约0.5吨的秸秆。“晾干的秸秆拉到加工厂,可以用2.75吨秸秆置换1吨的燃料块,农民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沈静德说,一年他家可以免费置换2吨多的燃料块,足可以满足一年的做饭需要。

  沈静德说,这项新技术从今年夏季开始在该村推广。“燃烧炉价格650元,农户购买只需要支付200元,以前我们家做饭都有液化气罐,现在用燃料块,是废物利用,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沈静德还点燃了家里的炉灶,一大壶水,不到20分钟就烧开了,耗费燃料块1公斤左右。“火苗很旺,几乎没有什么烟尘,比以前直接燃烧秸秆和柴火干净多了。”

  根据一年多的实验,当地得出了一组数据,使用秸秆压块烧水(6升),平均用时22分钟,消耗1.2公斤,折合费用0.48元。炊事日均消耗4公斤,年使用量为0.8吨,与使用普通燃煤相比,年节省费用127.6元,减排二氧化硫13.12公斤,氮氧化物1.76公斤,二氧化碳1.1吨。“分摊到一个家庭,这些数据看上去不起眼,但如果乘以广大农村的户数,这就不得了了。”

  3

  清洁工程需政府推动

  采访中,郭爱国告诉记者,当地除了推广秸秆压块技术,还在探索一条森林三剩物的循环利用之路。

  “王营乡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5%,林下的三剩物常年堆积,每年防火任务很重。”郭爱国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与发展食用菌产业相结合,先将三剩物制作成菌棒用于生产食用菌,再将废弃的菌棒加工成颗粒状木煤。“今年乡政府取暖已经改用木煤取暖,食堂也用上了秸秆压块。”

  郭爱国介绍,今年燃煤的价格急剧下降,与燃煤价格相比,木煤的价格要高出不少。“现在木煤的价格大约在1000元一吨,如果推广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郭爱国告诉记者,秸秆压块的推广也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一吨秸秆压块的价格在250元到300元之间,但是农民自产的秸秆经过置换的燃料块,足可以满足家庭需要,这样就会造成加工厂几乎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如果大面积推广,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难度很大。”

  记者在作为清洁能源示范村的安营村看到,村内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旱厕几乎都改成了双瓮式环保厕所。今年,村里又选择了8户作为节能灶具应用示范户,推广使用经过脱硫处理的型煤进行取暖的炉具。“一个取暖炉的价格是1400元,现在有政府补贴,农户只需要拿出500元。”作为示范户的沈静德告诉记者,型煤的价格也高于燃煤价格。“如果没有政府补贴,这种清洁能源的推广,农民的积极性可能不高。”

  记者在安营村还看到,一项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刚刚开始实验。安营村村主任张立安告诉记者,最近,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支持下,一项微循环污水处理系统被放在该村做实验。“在每家挖一个坑,放置一个钢罐,钢罐里面安装了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过滤网,家里的污水排入钢罐内过滤,污水经过过滤后会变成的干净水,然后排出,渗入地下,这样就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张立安说,如果这些技术可行,将会彻底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不过,现在成本很高,安装一个污水处理系统需要6000元,我们村一共安装了3套,试验阶段,资金由环保部门出。今后如果大面积推广,如果成本不下降,不少农民可能负担不起。”

  宏观河北6.5亿推广生物质燃料

  河北省防治大气污染,限制燃煤,推广清洁能源已成为今后努力的必由之路。为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8月27日,河北省在丰宁县召开了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现场会

  记者了解,为顺利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今年,国家、省财政将拿出4.5亿元专项资金,对新建生物质炉具采暖户,每户补贴1150元;新建秸秆直燃锅炉集中供暖工程,按集中供热规模每户补贴1500元;新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按集中供气规模,每户补贴1000元;推广新型高效燃煤清洁燃烧炉具,每台补贴500元。另外,争取到国家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重点是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扩大生产能力。

  按照计划,在各项政策扶持和各部门大力推动下,今年河北省30多万户农民实现利用秸秆能源取暖做饭,20%的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完成锅炉供暖清洁燃烧炉具改造,推广民用清洁燃烧炉具130万台。

  到2017年,全省农村实现清洁能源替代率90%以上,民用清洁燃烧炉具普及率80%以上,清洁能源将替代农村燃煤1500万吨以上,将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796万吨、二氧化硫21万吨、粉尘21万吨。

  在现场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全省农村地区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和清洁能源替代,既是我省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同时对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农业厅能源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2014年推广30万户的补贴资金已落实,主要包括省财政安排的5000万元和省环保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直接切出的3亿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0个农村办厂项目 农村致富好门路
秸秆玉米芯变废为宝赚大钱 新能源发展出路
农作物秸秆治理与综合利用
秸秆变金矿 成生物质能发电原料
新型燃料: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
秸秆综合用,暖屋更暖心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添起“三把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