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挥家欧拉莫谈西贝柳斯和尼尔森:北欧双杰150周年诞辰

上海大剧院西贝柳斯音乐节昨晚拉开序幕,奥科·卡姆和拉蒂交响乐团这一纯芬兰阵容献上了作曲家热血沸腾的第一、第二交响曲。今年还是西贝柳斯的好友、丹麦作曲家卡尔·尼尔森 150 周年诞辰。上个月,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爱乐乐团举办了西贝柳斯/尼尔森音乐节,“靠谱”对该团首席指挥沙卡里·欧拉莫进行专访,请他讨论了音乐节和这两位作曲家。


| 张璐诗

(图片均来自网络)

我们讨厌不懂得欣赏西贝柳斯的人,尤其是以德奥音乐传统为中心的人,芬兰指挥家、BBC 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沙卡里·欧拉莫(Sakari Oramo)说,我们认为西贝柳斯一点不比理查·施特劳斯或瓦格纳差,他的音乐是四季循环的写照。


指挥沙卡里·欧拉莫(Sakari Oramo


2015 年是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诞辰 150 年纪念。西贝柳斯的受众一向在北欧和英国为主。他对交响音乐的重新诠释,曾引来不同阵营的争论,但从未跌出过“ 20世纪最重要的交响乐作曲家名列。上世纪八十年代,自从米兰·昆德拉评论西贝柳斯为反现代主义的现代主义”,作曲家在全球非音乐界的受关注度飚升。而今日互联网上“Sibelius”所链接的网络域名,弹出的是世界最大的音乐记谱软件

今年同时另一位北欧作曲家、丹麦人卡尔·尼尔森的 150 年诞辰。 4 月,皇家斯德哥尔摩爱乐管弦乐团(Royal Stockholm Philharmonic Orchestra)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主办了连续 12 日的西贝柳斯/尼尔森音乐节,每晚上演两套不同作曲家的交响曲。4 21 日晚,兼任皇家斯德哥尔摩爱乐首席指挥的沙卡里·欧拉莫,分别指演了西贝柳斯和尼尔森的《第四交响曲》。这是音乐节上惟一的点题之夜,当晚瑞典国王与王后、丹麦女王、芬兰总统与瑞典首相都有出席。



1919年的音乐家合影:左三为西贝柳斯,右二为尼尔森


西贝柳斯和尼尔森生前就与瑞典结缘颇深,经常有作品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上演。1924 年,西贝柳斯在瑞典携斯德哥尔摩爱乐指挥首演他的《第七交响曲》时,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在建造。于 1926 年落成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是一幢仿照雅典神庙建造的蓝色新古典建筑,每年还主办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



丹麦纸币上的尼尔森


4 26 日,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在阳光猛烈的礼拜天午后举行。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前挂着西贝柳斯和尼尔森的巨型竖幅肖像,前面的跳蚤市场、蔬果市集上人头涌涌,一街的露天咖啡馆全部满座。走入音乐厅,需要小心绕过坐满露天梯级上的人群。

午后三时,芬兰指挥大师在这里执棒斯德哥尔摩爱乐,演出肖斯塔科维奇第 15 号交响曲,以及尼尔森的第六交响曲。两部作品分别是两位作曲家的交响绝唱。乐迷要是好奇为什么将这两部作品并列到一起演出,翻开节目册就有答案:两位作曲家呈现出乐界的承前启后;两部作品有平行的相似:都以铃铛声开场,也以幽默感带出对生命不同时刻的检阅

翻开整整 200 页的节目册,乐迷会见到每晚两部并列的作品,皆在比照不同时期多位作曲家的风格:如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与尼尔森的《第一交响曲》、马勒《第四交响曲》和西贝柳斯《第三交响曲》、贝多芬与尼尔森的《第三交响曲》等。策划这套节目单的是任职斯德哥尔摩爱乐 40 年的节目策划总监 Mats Engstr?m。两年前他曾策划过大规模的马勒音乐节,这次以该音乐节的节目策划作为其职业生涯的谢幕。从 5 年前起,Mats 已经开始梦想10 个指挥家与 10 个不同的乐团来参演。



赫尔辛基西贝柳斯公园


在乐团的选择上,由我与指挥家沙卡里商量,乐团和音乐厅艺术总监斯蒂凡·浮士伯格(Stefan Forsberg)介绍:必须要找北欧的乐团,与作曲家生平多少有关系的,比如尼尔森出生在欧登塞,欧登塞交响乐团肯定要请;赫尔辛基爱乐首演了西贝柳斯除《第七交响曲》之外所有的交响曲目,非常重要。丹麦广播交响乐团与瑞典广播交响乐团也在受邀之列,可惜两个乐团无法排出档期来。

受邀的乐团都需要接受已设计好的节目单,在固定的日期演固定的曲目。音乐厅能坐 1800 人,最高票价不过为 330 瑞典克朗(约等于 245 元人民币)。不到两周内,每晚两部交响曲,连日来 24 部交响曲,令斯蒂凡都说有点累了。除了音乐会,音乐节期间还举办了西贝柳斯的遗产为主题的研讨会,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则举办了两位作曲家的生平展览。

斯蒂凡说,芬兰的中小学历史课本里至今收录西贝柳斯和他与芬兰民族独立相关的创作背景。西贝柳斯写了 350 首声乐作品,斯蒂凡指出,声调多起伏的芬兰语和瑞典语,听上去就很有歌唱性。在外忧内患的战争时代,没有什么能阻挡歌声。他还表示,在丹麦,西贝柳斯的歌曲也很受大众欢迎,直到今天,人们经常在盛大节日上演唱他的作品。


5 月开始,国内也将陆续推出纪念西贝柳斯的系列音乐会。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将率先推出纪念西贝柳斯诞辰 150 年交响作品音乐会,排演交响音诗《芬兰颂》等作品。接下来,芬兰拉蒂交响乐团将登台上海大剧院,带来三日的西贝柳斯音乐节,演出作曲家的交响曲全集。大剧院内同时举办作曲家生平与作品手稿展览,并开办作品赏析讲座。

同样在 5 月,首次访华的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将携中国小提琴家王之炅联袂演绎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也将奏响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6 17-18 日,英国爱乐乐团到沪,演绎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上海爱乐乐团也将演绎同一首交响曲。巴罗克室内乐团则将演出西贝柳斯的《弦乐四重奏》与弦乐版《芬兰颂》。10 月,芬兰广播交响乐团将携俄罗斯小提琴家穆洛娃登台东艺,演出沪上音乐会难得一见的西贝柳斯交响诗《莱明凯宁与岛上的少女》,以及作曲家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还有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

斯蒂凡表示,皇家斯德哥尔摩爱乐本来也希望加入中国巡演,但因为音乐节的关系,计划只能搁浅。

斯蒂凡同时负责组织每年 12 8 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诺贝尔奖颁奖音乐会。由于每年诺奖要到 10 月才公布,音乐会无法在时效性上做出配合。莫言获奖那年,斯蒂凡临时想找适合的传统或当代中国音乐,可惜没找到。他表示,除了全球知名的艺术家,他希望也能请来新生代的青年音乐家。过去曾邀请的中国独奏家如郎朗、陈锐,都是德国指挥家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的推荐。目前诺奖颁奖音乐会的节目已经计划到了 2019 年。



对话芬兰指挥大师沙卡里·欧拉莫

B=外滩画报

S=Sakari Oramo

B:对比你曾统率的芬兰广播交响乐团、皇家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和刚上任总监的 BBC 交响乐团,乐团各自有什么特点?

S对比四五十年前,如今欧洲各个乐团的区别已经不明显了:乐手们经常到处跑,跟的老师都基本上是那几个人,互相听彼此的录音,理想的音色也变得统一——这种变化未必是积极的,因为很多个性已经失去。

乐团同时也是社会运作方式的产品:比如斯德哥尔摩爱乐由本地政府管辖,我们对本地的音乐爱好者负责,创造出一种多元化的音乐营养餐,但尽管如此,我们选择的音乐仍然需要是社会必需的,承载着服务社会的责任。而BBC交响乐团,作为伦敦六大交响乐团之一,我们当然会在曲目中加入当代作品,可同时需要牢记这个乐团主要的职责是服务于 BBC 这个教育载体。因此,我会说区分这些乐团的是在节目上的设计。

B:西贝柳斯的作品在英国的受众度似乎比在欧洲大陆要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S这跟德奥的交响乐传统在历史上的份量有关,而且这种传统一直处于中心位置。这不光是一个西贝柳斯的问题,还包括德沃夏克、雅纳切克、席曼诺夫斯基、埃尔加等人。德国人的心态是选择去忽视一个事实:交响乐已经从德奥体系发展开去,欧洲边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法国倒是另一回事。法国不存在很深的交响乐传统,但法国人的欣赏口味倾向于知识分子中心化,西贝柳斯的作品似乎显得不够精英



勋伯格的学生、法国作曲家热内·莱波维茨著《西贝柳斯,世界上最差的作曲家》封面



B:那你会如何描述西贝柳斯的作品?

S他致力于在形式上创新,可能更多是在表面上。西贝柳斯的曲子中没有明显的章节,这也是德国人不习惯他的地方。另外他擅长使用万花筒式的作曲方式,在一段乐曲未结束之前,新的章节已经开始了这样使得乐曲显得连贯,但也令我们很难对他的作品做脉络清楚的分析。尽管今天对西贝柳斯的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西贝柳斯专家之间对于作曲家作品形式和内容的解读,从未达成过统一。一个绝佳的例子是《第七交响曲》:在单一的乐章中,却涵盖了整部交响曲的各种元素。要用语言、文字去表达,根本不可能。

B:西贝柳斯与马勒都曾在创作中借用文学元素,而他俩的创作理念却基本是相反。对比起来,谁更重形式,谁更言之有物?

S他俩在赫尔辛基还见过一面。马勒称交响曲里应当能容纳整个世界,而西贝柳斯则认为内在逻辑更重要,与外部的联系倒不要紧。我倒不会说马勒挖得更深,反而觉得是倒过来:马勒的作品其实流于浅表,他会用上民间音乐、舞曲等各种元素,配上他愤怒、戏剧化的独特语汇。他将这各部分混合到一起,追求效果排在第一位,其次才去讲求整体结构上的严谨。并不是说谁高谁低,只是不同。

我们还该记得,马勒首先是个指挥家,他只是趁夏季度假的闲暇才去创作。而他完成了如此数量可观而且复杂的作品,已足够让人叹为观止。他有些作品很难演,比如《第七交响曲》就很晦涩,但也有像《第二交响曲》那样显然有关灵魂升华的主题,较容易把握。

西贝柳斯呢,他在每一部作品中都重造新的架构,每部交响曲都有新的切入点。

B:在今天如何去理解西贝柳斯作品的芬兰性格呢?

S我们先要知道的是,西贝柳斯从来没有在作品中借用过任何民间音乐。再短的作品,也完全是他自己的东西。可同时我们也留意到,他的不少曲子中都具有芬兰民间音乐的特点,甚至有时候你能听到来自西班牙、意大利音乐的影响。可以说西贝柳斯是个音乐世界公民。要说到他的芬兰性格,最明显的是他很直截了当,创作中毫不温吞,不像很多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斯、威廉·沃尔顿等,没完没了的,不知道几时该结尾——昨天我指挥沃尔顿的《第一交响曲》,结尾至少重复了四次才完事。西贝柳斯呢,该结束时很干脆。

西贝柳斯作品中另一种“很芬兰之处,是与四季循环相似,尤其在他的晚期作品中,你会听到尽管每一次都有所变化,但总会循环到同一个点上。

B:很多作曲家都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芬兰的自然景色有什么独特?

S无尽的松树林与湖泊,很多小山,都不太高。四季极度分明。西贝柳斯时代的芬兰,跟今天的芬兰完全不一样,当时大部分地区都是农业用地,西贝柳斯作品中的大自然和接地气的感觉,就来源于此。他的《第四交响曲》灵感来自一座孤山,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山周围建起了许多钢筋楼房以后,这种孤独感基本上被拆除了。当然,在他的第五、第六和第七交响曲中,我同时也能感受到星际移动般的强烈能量。还有,如果你愿意,还能在第六交响曲中,闻得到初雪渐渐融化的味道。




B:西贝柳斯的早期创作受到过浪漫派民族主义的影响,这似乎是今日许多人解读他的标签。

S没错,在他创作《第二交响曲》之前,基本上都存在建立民族认同感的元素,也因为这一点,当时刚开始独立、正有需要寻找自我语言的芬兰人民,将他视为一个重要符号。《芬兰颂》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但《芬兰颂》原本是一系列描述芬兰从中世纪开始到当代的历史作品,我们所熟知的那部《芬兰颂》的内容讲的其实是芬兰第一条铁路的开通。当时芬兰的状况,有点类似于今天(土耳其的)库尔德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化传统。1890 年代,芬兰当时由俄国统治,而圣彼得堡计划将芬兰纳入俄国一部分,并逐步取消芬兰自己的语言、传统与法律。西贝柳斯当时写了《芬兰颂》当作一种反抗,但当中的《自由之诗》直到二战期间,芬兰再度落入俄国政权之中时,芬兰诗人维科·安特若·科斯肯涅米才填上了词。

B:今日演奏这部作品时,作为芬兰人,还会热血沸腾吗?

S《芬兰颂》是一种历史记录,每次演都是对历史的重温,但跟重温法国大革命没什么不同。

B: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西贝柳斯作品的意义呢?

S西贝柳斯的作品有很多面,民族身份民族认同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西贝柳斯的成就主要在于重塑了交响形式,他的前瞻性影响了之后的一大批作曲家,比如英国的沃恩·威廉斯和沃尔顿,法国的特里斯坦·缪海尔(Tristan Murail)、芬兰的约拿斯·科科宁(Joonas Kokkonen)和孟努斯·林德伯格(Magnus Lindberg)等等。这也挺有意思:西贝柳斯在全世界最有名的作品,却都是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


Edvard Isto《攻击》


B:这次的西贝柳斯/尼尔森音乐节上,有一晚的节目是并列演奏两人的《第四交响曲》。两人受过文艺复兴音乐的影响,但风格又很不同。

S尼尔森也很复杂,他有意从浪漫派风格中挣脱出来,到达更纯净、清新之处,没有那么多情感负累。

B:但尼尔森早期的交响曲还很受勃拉姆斯影响。而音乐节的闭幕演出将肖斯塔科维奇和尼尔森并列到一起了。

S肖斯塔科维奇《第 15 号交响曲》和尼尔森的《第六交响曲》很像,这样安排也有点承前启后的意思。我不清楚老肖是不是知道尼尔森,估计当时苏俄是不会演尼尔森的音乐的。可在两人最后的交响曲里,分别都呈现出对生命不同时刻的检阅。对于尼尔森来说可能更接近他本人的性格写照,但老肖是偏向于超现实的手法:好比你在自家厨房里,忽然看到一个耍杂耍的旁若无人地走过——不知从何开始,又消失于无处。两部作品在审美上的切入,相似度之高令人惊叹。

B:尤其是老肖与尼尔森分别身处的社会背景那么不同:苏俄的钳制,丹麦的自由。

S没错,不过丹麦人经常做激烈的讨论。尼尔森感觉大家欣赏他,但未必愿意真正去理解他,尤其第四和第五交响曲。他为《第六交响曲》加上了简单作为标题,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当时很多人抱怨尼尔森的音乐看上去简单,实际上难演得很,作曲家误导人是出了名的。他故意晦涩,不愿意表达得太清楚。这一点也跟老肖有点相近,但老肖是不得已地顾左右而言他,否则是要掉脑袋的。

B:北欧几位名声在外的作曲家:西贝柳斯、丹麦的尼尔森、挪威的格里格,他们的音乐中有没有所谓的北欧身份

S不怎么明显。民间音乐上,瑞典和芬兰用的是同样的乐器,曲风比较相近。挪威有自己的风格,跟那里山比较多应该有关系。格里格的音乐虽然在挪威人之中很有认同感,但风格上吸收的更多是德国浪漫派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画报》旗下分类媒体靠谱

欢迎留言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欧风景
西贝柳斯用《第4交响曲》挑战马勒丨聆听百部伟大交响曲(32)
西贝柳斯颂歌
留 · 声 | 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与伟大指挥家(六)
芬兰广播交响乐团系列 | 在西贝柳斯的音乐中追寻极光
是谁塑造了英国音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