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夷

木笔书空,

棣萼韡韡。

惊蛰前后,正是紫玉兰绽放的时节。看到路边的紫玉兰树,总会想起一句成语:

烟视媚行。

烟视媚行,是形容女子娴雅的秀色。烟视,是眯着眼睛看,媚行,是缓步徐行。在《吕氏春秋·不屈》中,烟视媚行,被用来形容一位娴雅的新妇:

“人有新娶之妇者,妇至,宜安衿,烟视媚行。”

一个青春逼人的新嫁娘子,她有着含烟笼雾的眼神,窈窕妩媚的走姿,看上去有点迷朦,有点目不旁顾,却又有着深藏媚骨的绰约风姿。

这种动感十足的媚态,正是白居易的心头之好。他把紫玉兰叫做女郎花。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并借女郎花戏问杭州灵隐寺主持酬光上人: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和尚悔出家。”

诗人问和尚:紫玉兰旖旎的秀色,勾起你多少美好的情思,你是不是感到懊恼,后悔当初为何要出家做了和尚呢?

真是活色生香。

紫玉兰,也就是古人所称的辛夷。

《木经》上说,辛夷,为木兰花的别称,是开在早春的紫玉兰。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了。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辛夷(木兰)都被与玉兰混称。

秦代的《长安志》,有“阿房宫以木兰为梁”一句,这里的木兰(辛夷),盖指玉兰。玉兰为落叶高大乔木,而木兰(辛夷)为灌木或小乔木,只有玉兰树,才可以做栋梁的。

晚唐的陆龟蒙,有一首《辛夷诗》:

“堪将乱蕊添云肆,若得千株便雪宫。不待群芳应有意,等闲桃杏即争红。”

宋代的王安石,也有一首《乌塘》: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这两首诗,虽说的都是辛夷,却分明是白玉兰了。这种混称的状态一直到了五代——

确切地说,应该是到了明代,才将木兰与玉兰彻底分开。花白者专名玉兰,花紫者,另称木兰。因为,从王安石的诗中可以看出,宋代还是有人将玉兰称为辛夷的。

明代的王世懋在《学圃杂疏》上说:“玉兰早于辛夷,故宋人名以迎春……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王象晋《群芳谱》也有这样的说法:

“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寄枝用木笔,体与木笔并植秋后接之。”

此处木笔,即为辛夷。

在明代程羽文的《花月令》中,正月是“望春初放,百花萌动”,紧接着,二月“玉兰解,紫荆繁”。这里说的都是玉兰。望春,指的是望春玉兰,望春玉兰比玉兰开花稍早。

三月,“木笔书空,棣萼韡韡,木笔书空,说的才是辛夷。

清代吴其浚所撰《植物名实图考》说得明确:

“辛夷即木笔,玉兰即迎春。木笔色紫,迎春色白;木笔丛生,二月方开。迎春树高,立春已开”。含苞的辛夷花,其花蕾收敛尖细,恰似一枝枝饱蘸墨水的毛笔笔尖,故又称木笔。

木笔这个名字,富有浓浓的文人味。

木笔嫩黄色的笔尖立在枝头一层毛茸茸的外衣,把花骨朵裹得严严实实。湛湛青天如纸,广阔天地之间,造化似乎准备要书写一篇锦绣文章,或是要把早春的美丽,都描绘在苍穹。

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这满树自然天成的生花妙笔,除了辛夷,谁还拥有?

辛夷尖尖的花蕾,又像是一只只小巧的鼓槌。明代擅画写意花卉的画家陈道复,在一幅画中这样题道:

“东风日夜发,桃李不禁吹。”

春天,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花儿不仅仅是开,而是赶趟似的“发”。何况,像桃李、辛夷这样都是丛花,开花似乎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更应该称得上“发”。

诗的后两句,陈道复写道:

“点检秾华事,辛夷落较迟。”

桃李花落,接下来,就是辛夷花了。

这小小的鼓槌,看似无声无息,不仅一下敲响了画面,也敲响了整个春天,似乎它只是为了催春才来的。

辛夷初绽时候,最是俏丽。

丛生的辛夷,枝上的每一朵花,都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有的含苞待放,娇羞欲语,犹如羞涩的待字闺秀;有的花苞半开半合,若隐若现,让人产生无限的期待。

及待良宵春暖,一夜间,辛夷花便呼啦啦地开了满树。

犹如从娇羞可人的少女,变成了熟谙人情、烟视媚行的少妇,婀娜在枝头的辛夷花,在春风的吹拂下,就一步三摇,就顾盼生姿了。

辛夷含苞待放时,很像荷花的花箭,花开时,花瓣与颜色也近似荷花。

因此,在白乐天的诗中,它是“红胭脂染小莲花”。而王维的《辋川集·辛夷坞》一诗中,则干脆叫它为木本芙蓉花: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坞,是个美好的地理名词,让人觉得有静气,有悠远、深寂之感。

而坞名辛夷,便更有了自在旷远,因此王维笔下的辛夷,虽有芙蓉的颜色,却显得含蓄、雅致,蕴涵着出世的安静。

有人说,一场花事,看它的神韵,要看它开在什么地方。当年,明朝的陈继儒,在雨天的江边看花,留下这样的诗句:

“春雨湿窗纱,辛夷弄影斜。曾窥江梦彩,笔笔忽生花。”

虽然也美得疏淡,悠远,却没有辛夷坞中的简净清透的静气有生花妙笔,自是文人的期求,我看辛夷,却更喜欢其静守之意——

单位附近的洗马河畔,也曾有几株辛夷树。春日的黄昏,仁德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花影于市声中浮动,但与辛夷坞的却是两回事,花只是花,树只是树,行人也只是行人罢了。

王维的辛夷是落寞的。那是他一个人的花,它只在一个人的山坞里,兀自绽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花世界: 辛夷、木笔、木兰,各有其意,妙趣横生
玉兰为什么被古代诗人忽略?
木兰
岁时的轨迹(61)二十四番花信风《3》立春三候花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卷二百九十三
苏州园林里的玉兰情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