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起给煤机断煤事故引发的思考
给煤机故障、下煤管严重堵塞造成一台给煤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运行,这种现象在锅炉运行中会时常出现,针对给煤机断煤堵煤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大家探讨和交流!附带事故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煤机堵断煤是锅炉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锅炉灭火事故的发生,下面就对给煤机堵断煤的情况作具体分析。 给煤机堵断煤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是堵在煤仓出口、堵在给煤机内、堵在下落煤管和堵在磨机绞龙,以及煤仓走空和打洞,而堵在给煤机内又可能是皮带跑偏卡死或皮带打滑。给煤机断煤问题对机组的安全和稳定性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机组的经济性也造成了影响,所以给煤机断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大家要对给煤机断煤做好预防措施,严密监视给煤机的运行情况,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打好基础。所以我们需要事先想清楚,及时做出反应及其处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严防事故扩大化。
(1)定期对给煤机的落煤管进行振打和启动煤仓疏松设备,加装振打装置,根据经验数据定期振打;运行中人工定期投煤,根据经验数据定期清除积煤。
(2)应加强对给煤机机组给煤系统所属设备运行中的检查维护,要求当班运行人员经常巡检,发现有堵煤情况应及时疏通,确保锅炉给煤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解决给煤机断煤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燃煤管理,把燃煤管理的重点放在煤质的提高控制上,严格控制入炉煤的表面水分含量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4)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改变煤仓结构、煤仓内壁铺设高分子复合材料衬板以及安装煤仓疏通机等方法改善给煤机入口堵煤的现象。
对于经常发生给煤机堵煤问题的电厂,应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进行相应设备的技术改造,以解决困绕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给煤机堵煤问题。
因此该期间对上煤的煤种和上煤时间进行控制和调整,防止出现断煤或堵煤现象,而使事故扩大。
给煤机断煤现象及处理
下雨天来煤较湿或燃用含水高的煤质时,容易造成磨煤机入口管堵塞,影响制粉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锅炉给煤中断的现象
磨煤机入口管发生堵塞时,给煤机入口与磨碗上部差压下降,磨煤机电流降低,磨碗上下部差压减小,磨煤机入口风压下降,冷风调门自动开大,磨出口温度上涨较快,机组主汽压力下降,煤主控在自动时,其他运行磨煤量增加。当监盘发现磨组参数有上述异常变化时,判断为磨煤机入口管堵塞。
(1)故障给煤机给煤量到零;
(2)断煤信号报警;
(3)烟气含氧量上升;
(4)床温下降,返料温度下降;
(5)蒸汽流量、压力、温度下降,炉膛压力降低【因为没有烟气产生】;
(6)给煤机内部温度高报警【可能是由于堵煤、卡主等原因】。
二、锅炉给煤中断的原因
(1)电气故障造成给煤机停转;
(2)煤中混入异物将给煤机卡住;
(3)给煤机皮带打滑或断裂;
(4)煤湿造成落煤管堵塞;
(5)成品煤仓不下煤或空仓;
(6)旋转给料阀堵煤或故障。
三、成品煤仓堵煤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
主要原因是内衬或煤的粘结性强、煤仓结构不合理造成有易黏结死角、煤的粒径过小。措施也是针对以上原因制定的;
1.造成堵煤的主要因素有:
(1)煤仓结构不合理;
(2)内衬材料易黏结;
(3)煤的黏结性强;
(4)成品煤的粒径偏细;
(5)煤的含水量过高。
2.防止措施有:
(1)改进煤仓结构尺寸,消除易黏结的死角;
(2)使用防黏结内衬;
(3)增设或改进煤仓疏松、振打设备或布置方式;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成品煤的平均粒径;
(5)采用含水量低的干煤;
(6)燃用不易黏结的煤。
四、锅炉给煤中断后的处理方法
(1)停运故障给煤机,查找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恢复;同时增大其他给煤机出力,保持燃烧稳定;
(2)及时疏通堵煤;
(3)严密监视给煤机内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关闭给煤机出口门;
(4)成品煤仓煤位低,应减小相应给煤机出力,同时通知上煤;
(5)若成品煤仓烧空,应立即关闭给煤机出口门,停运给煤机,防止烟气返窜;
(6)若不能及时恢复给煤,应适当降低锅炉负荷或加大其他给煤线的给煤量。
锅炉给煤中断后的处理另一个方法:
1、立即控制减少本台给煤机煤量,关小热风开大冷风,防止磨出口温度过高导致跳磨;
2、通知检修人员敲打落煤管,疏通入口管道,应注意防止入口管堵塞突然敲通后管内积煤未经协调系统的热量计算直接进入炉膛,造成水煤比短时间失调,主再热汽超温,应适时提前降低主再热汽温;
3、控制其他给煤机运行煤量不过高,及时启动备用磨接带出力,若无备用磨或机组负荷较高,适当降低机组负荷,维持各台磨煤机出力不超限;
4、若磨煤机因出口温度过高跳闸,且其他磨组煤量较大时,应将机组方式切至手动控制,防止其他磨组煤量过高进一步危及制粉系统安全,机组根据煤量接带负荷,启动备用磨煤机运行,逐步恢复机组负荷,必要时可启动等离子稳燃,负荷较低时应做好启动分离器转湿态的准备。
5、注意调整煤水比,维持过热度及主、再热汽温稳定,并注意炉膛负压、各受热面壁温。
预防措施:
1、提高监盘质量,遇连续雨季或大雨天气时,加强制粉系统的监视,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2、加强巡检质量及缩短巡检周期,发现来煤较湿时,控制各给煤机煤量不宜过高;
3、提前联系检修敲打落煤管,低负荷时暖好备用磨,保证随时可启;
4、检查恢复油枪有效备用,做好相关的事故预想。
5、定期对给煤机的落煤管进行振打和启动煤仓疏松设备,加装振打装置,根据经验数据定期振打;运行中人工定期投煤,根据经验数据定期清除积煤。
6、应加强对给煤机机组给煤系统所属设备运行中的检查维护,要求当班运行人员经常巡检,发现有堵煤情况应及时疏通,确保锅炉给煤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7、解决给煤机断煤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燃煤管理,把燃煤管理的重点放在煤质的提高控制上,严格控制入炉煤的表面水分含量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事故案例一】某电厂给煤机连续断(堵)煤,造成锅炉灭火:
某日,某厂由于燃用煤种水分大,粘结性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堵煤及断煤现象,最终导致大幅度减负荷,甚至锅炉灭火。
【简述】
9月15日,某厂由于燃用煤种水分大,粘结性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堵煤及断煤现象,最终导致大幅度减负荷,甚至锅炉灭火。
【事故经过】
9月15日10:19分,B磨煤机出口温度突然迅速上升,最高101℃,磨煤机电流从38A降到25A,B磨堵煤了,值班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0:20分,B给煤机跳闸,负荷快速下降。
10:23分,投入CD1、CD3、AB2成功油枪稳燃。几分钟后,A、C给煤机也随后出现堵煤现象,A磨煤机出口温度最高88℃,C磨煤机出口温度最高91℃,致使负荷最低下降到158MW,两汽泵流量瞬间低到160t/h左右,汽泵再循环开,两汽泵均出力不足,给水流量大幅下降,单元长立即命令:解CCS为TF控制方式,降低机前压力,提高小机进汽参数,汽泵出力迅速恢复;同时命令机侧启动电泵,以防不恻;通知值班员调整好A、6制粉系统,稳定负荷、汽压。其间派人立即到就地投电泵冷却水,退电泵电加热。
10:40分,单元长通知检查B给煤机,令起E磨煤机,稳定负荷180MW,逐步退CD1、CD3、AB2油枪,退电泵,投入CCS控制方式,将机组调整至调度负荷运行。
【事故原因】
因为天气连续暴雨,造成煤质水分含量较高,其次由于下煤管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给煤机断煤现象。
【防范措施】
1、因天气连续几天下暴雨,接班后单元长要求大家作好制粉系统的事故预想,检查油枪和电泵是否正常备用,加强制粉系统地运行监视和巡检,每个小时对原煤仓震打放炮一次。
2、当出现给煤机跳闸事故时,CCS控制方式下,一方面使主汽压波动较大,影响汽泵出力;另一方面使其它磨负荷增加,因天气恶劣,这样使其它磨的工况恶化,加剧负荷波动。因此以后处理类似事故,应立即先解CCS为TF方式(解前注意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不要过大),降低主汽压,尽快稳定负荷(不宜低于165MW),防止汽泵出力不足现象发生。
3、投油枪的时间间隔应稍长点,一方面可以防止油压低油枪跳闸,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主汽压的波动。
4、调整磨煤机的过程中,注意每台磨的给煤量、出口温度和一次风母管压力,可以提高一次风母管压力,防止出现连续堵煤现象,增大磨煤机风门开度,防止一次风机失速。
给煤机入口管堵塞现象、处理及预防措施
下雨天来煤较湿或燃用印尼煤时,容易造成磨煤机入口管堵塞,影响制粉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象:
磨煤机入口管发生堵塞时,给煤机入口与磨碗上部差压下降,磨煤机电流降低,磨碗上下部差压减小,磨煤机入口风压下降,冷风调门自动开大,磨出口温度上涨较快,机组主汽压力下降,煤主控在自动时,其他运行磨煤量增加。
当监盘发现磨组参数有上述异常变化时,判断为磨煤机入口管堵塞。
处理:
1、立即控制减少本台给煤机煤量,关小热风开大冷风,防止磨出口温度过高导致跳磨;
2、通知检修人员敲打落煤管,疏通入口管道,应注意防止入口管堵塞突然敲通后管内积煤未经协调系统的热量计算直接进入炉膛,造成水煤比短时间失调,主再热汽超温,应适时提前降低主再热汽温;
3、控制其他给煤机运行煤量不过高,及时启动备用磨接带出力,若无备用磨或机组负荷较高,适当降低机组负荷,维持各台磨煤机出力不超限;
4、若磨煤机因出口温度过高跳闸,且其他磨组煤量较大时,应将机组方式切至手动控制,防止其他磨组煤量过高进一步危及制粉系统安全,机组根据煤量接带负荷,启动备用磨煤机运行,逐步恢复机组负荷,必要时可启动等离子稳燃,负荷较低时应做好启动分离器转湿态的准备。
5、注意调整煤水比,维持过热度及主、再热汽温稳定,并注意炉膛负压、各受热面壁温。
预防措施:
1、提高监盘质量,遇连续雨季或大雨天气时,加强制粉系统的监视,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2、加强巡检质量及缩短巡检周期,发现来煤较湿时,控制各给煤机煤量不宜过高;
3、提前联系检修敲打落煤管,低负荷时保持四台磨运行或暖好备用磨,保证随时可启;
4、检查恢复等离子有效备用,做好相关的事故预想。
探讨和交流:
给煤机故障、下煤管严重堵塞造成一台给煤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运行,这种现象在锅炉运行中会时常出现,针对给煤机断煤堵煤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大家探讨和交流:
(1)定期对给煤机的落煤管进行振打和启动煤仓疏松设备,加装振打装置,根据经验数据定期振打;运行中人工定期投煤,根据经验数据定期清除积煤。
(2)应加强对给煤机机组给煤系统所属设备运行中的检查维护,要求当班运行人员经常巡检,发现有堵煤情况应及时疏通,确保锅炉给煤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解决给煤机断煤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燃煤管理,把燃煤管理的重点放在煤质的提高控制上,严格控制入炉煤的表面水分含量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4)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改变煤仓结构、煤仓内壁铺设高分子复合材料衬板以及安装煤仓疏通机等方法改善给煤机入口堵煤的现象。对于经常发生给煤机堵煤问题的电厂,应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进行相应设备的技术改造,以解决困绕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给煤机堵煤问题。
因此该期间对上煤的煤种和上煤时间进行控制和调整,防止出现断煤或堵煤现象,而使事故扩大。
【事故案例二】某电厂2号锅炉D给煤机断煤异常案例分析
一、异常前机组运行方式
2号机组负荷170MW,A、B、D、E、F制粉系统运行,C磨煤机因振动大、排渣量大紧急备用,A、B侧送、引、一次风机运行(全部投入自动),汽泵运行,A、D、F给煤机投入自动,D给煤机煤量23t/h,机组协调投入。
二、异常事件经过
09:20  2号机盘前发现D给煤机煤量突然摆动大,突降至18t/h后又上涨至30t/h,然后迅速恢复正常。盘前D给煤机及D中心给料机各参数正常。
09:31  2号炉D给煤机煤量再次突然摆动,突降至16t/h后又上涨至31t/h,然后又迅速恢复正常,此后有规律性的每4分钟摆动一次。
09:40 立即派巡检至就地检查D给煤机及中心给料机情况,巡检汇报给煤机入口下煤正常,给煤机出口下煤正常,中心给料机正常。
9:50令巡检就地调整D皮带给煤机张紧装置,将皮带拉紧。
09:55 D给煤机煤量仍然每四分钟摆动一次。
10:00 令巡检用大锤敲打D中心给料机缓冲仓外壁。
10:10 盘前D给煤机煤量仍然每四分钟摆动一次,且煤量摆动幅度有扩大趋势。
10:20 D给煤机煤量突然减至2.9t/h,其他给煤机煤量自动加大。立即解除2号机协调,手动控制煤量,D给煤机煤量又突然涨至40.85t/h,锅炉总煤量最高涨至155t/h。
10:21 炉膛压力摆动大,最低摆动至-768pa,引风机自动设定负压与炉膛反馈负压偏差大于400pa,延时5s,A引风机跳至手动。立即解除A、B送风机自动,手动调节炉膛负压。
10:25 手动控制锅炉总煤量至127t/h左右,解除D中心给料机自动并逐渐减小D中心给料机出力,派巡检至就地继续敲打D中心给料机缓冲仓外壁。
10:28 控制锅炉给水流量稳定,保证锅炉一定过热度。
10:34 炉膛负压调整正常,投入A引风机自动。
10:45 2号炉负荷170MW,总煤量117t/h,投入A、B送风机自动,D给煤机质量减至15t/h,D给煤机煤量仍然有规律性摆动。
10:59 盘前停运D中心给料机后又启动,D给煤机煤量摆动无明显好转,继续令巡检敲到D中心给料机缓冲仓。
12:10 询问检修制粉班,C制粉系统可以启动,盘前启动C制粉系统。并加强监视C磨煤机振动与排渣量情况。
12:27 停运D制粉系统,并联系检修检查D中心给料机缓冲仓。
13:30 检修拆开D中心给料机缓冲仓,发现D中心给料机缓冲仓蓬煤严重,缓冲仓下煤口几乎堵死。检修紧急处理缓冲仓处蓬煤。
  
15:20 重新启动D制粉系统,D给煤机煤量正常。
15:34 停运C制粉系系统,机组各参数稳定。
三、事件造成后果
1、锅炉燃烧摆动大,导致分隔屏超温;
2、在辅助调峰期间(负荷要求小于175MW),2号机组负荷摆动大最大195MW,最低摆至164MW;
3、炉膛负压最低摆至(-768Pa)、A引风机跳至手动,若调整不及时,可能引起炉膛压力保护动作;
4、D给煤机断煤严重,可能引起制粉系统断层燃烧,有炉膛灭火风险;
5、D给煤机断煤期间锅炉汽温较差,影响机组小指标。
四、异常原因分析
1、2号炉D煤仓上煤为烟煤与煤泥混配,混配不均,煤泥粘度、湿度较大,易引起中心给料机缓冲从挂壁。
2、D给煤机长时间未全速运行,未拉空缓冲仓,加剧了缓冲仓煤泥挂壁的情况。
五、防范措施
1、与燃料沟通,保证来煤配煤均匀,保证煤种水份不易过多;
2、定期拉空缓冲仓,并用大锤敲打缓冲仓外壁。
【事故案例三】给煤机堵煤也能玩跳机
一、事件分析
机组编号
1号
停机时间
2019年3月20日22:49
设备简况:
电厂1号机组发电机额定功率350MW,锅炉为加拿大 Babcock&Wilcox 公司制造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自然循环辐射式锅炉。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直吹系统,每台锅炉配4台MPS89G中速磨煤机(三运一备),每台磨煤机出口有5根一次风管分别与锅炉前后拱上的5只燃烧器相连。给水系统配置两台50%容量汽动给水泵和一台30%容量备用电动给水泵。
事前工况:
3月20日22:43  1号机组控制方式为AGC方式,负荷215MW稳定运行,主汽压力169kg/cm2,给水流量659t/h,蒸汽流量662 t/h,A/B汽动给水泵运行,B、C磨组运行,锅炉燃煤量91吨。
事件经过:
3月20日22:44:13  C磨给煤机堵煤报警。
22:44:15  C磨给煤机堵煤保护动作联锁跳闸。
22:44:19  B磨组煤量自动增加至53t/h,机组负荷、压力开始下降,迅速投油助燃。
22:46:07  机组控制方式由协调切至手动。
22:46:23  机组控制方式投机跟随。
22:46:55  启动A磨组运行。
22:47:24  机组控制方式切手动。
22:47:46  汽包水位开始上涨。
22:49:22  停运C磨组。
22:49:50  汽机跳闸,首出汽包水位高(保护定值+203 mm,主保护设置为当汽包水位高时,为防止汽机进水,首先是无延时汽机跳闸,同时发锅炉跳闸延时5秒)。
3月21日01:03  #1机组恢复并网运行。
原因分析:
C磨煤仓中落入防尘网,造成C给煤机下降管堵煤跳闸,C磨组出力迅速下降,事故处理期间,对汽包水位监视调整不及时,造成水位高保护动作,机组跳闸。
暴露问题:
1、事故处理组织分工不力,未按照日常事故处理要求进行分工,水位监控缺失。
2、处置事故的能力偏低,事故预想未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3、煤场杂物检查清理不到位,输煤系统除杂设备不完善(一期A路无除杂设备)。
防范措施:
1、梳理检查各机组典型事故处理组织分工情况,进一步明确值长、机长事故处理职责。
2、针对典型事故处理进行专项培训及仿真机考评,提高运行事故处理能力。
3、事故处理期间,运行人员将机组AGC控制方式切为汽机跟踪方式,采取降低主汽压力给定值进行有效调节,给水控制在自动方式下尽早干预汽包水位调节。
4、检查清理煤场煤垛及周边杂物并形成常态化管理,保证一期4B除杂机运行正常,及时清理捞齿上的杂物,4月底前完成一期4A除杂机安装调试工作。
附件:机组主要参数变化趋势
一、可能原因:
1.有大的三块进入原煤仓。
2.煤质湿度大
二、主要现象:
1.启动的给煤机煤量为0且磨煤机电流减小出口温度升高。
2.该磨出口温度涨幅大,就地可能振动。
3.其余运行给煤机煤量增至最大值,主汽温度、压力涨幅过大。
4.可能由于限制负荷不及时造成燃料主控跳闸。
三、处理措施:
1.立即联系启动故障给煤机的原煤仓空气炮以及疏松装置,并查看给煤机上闸板开关情况,若关,则就地手动开启。(指实际位置与状态相反)
2.密切监视故障给煤机DCS远传煤量及就地走煤情况。
3.如果由于故障原煤仓积压严重或是上闸板无法开启且短时处理无效,造成给煤机断煤,应停运该制粉系统。
4.在处理过程中及时通过负荷高限,将机组负荷限制到与运行磨出力相符值。
5.停运该磨时,注意操作,当一次风量还较大时,严禁直接关闭混合风门挡板,防止一次风机喘振。
6.检查启动备用磨煤机。
7.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严密监视其余运行制粉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运行磨煤机有过负荷、堵煤等异常现象立即降低负荷,确保运行制粉系统的安全。
8.加强对主汽、再热蒸汽参数的调整。
四、预防措施:
1.制粉系统启动时,给煤机旁应设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每班对运行给煤机原煤仓放空气炮及疏松。
3.注意煤质情况,是否上的煤被雨淋过。
【事故案例四】多台磨煤机断煤锅炉MFT事故分析
一、事件发生时工况:
#5炉A、B、C、D、F磨煤机运行,C给煤机断煤正在疏通,E磨煤机因#3磨辊漏粉停运;机组负荷360MW;A、B汽泵运行,电泵停止备用;主再热汽温、汽压正常。锅炉为上锅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二、事件发生、扩大及处理情况:
8:45应调试所人员做A磨煤机满负荷性能试验将A给煤机出力加至56T/H;
10:00,A给煤机断煤,投入自动的B、D、F给煤机出力自动加至最大,立即减负荷至330MW;
10:04,A、C给煤机仍未下煤,炉燃烧不稳,主值立即投入AB1、AB3油枪稳燃;
10:09,B、D、F给煤机出力未减,又投入AB2、AB4油枪,手动减小过热度偏置将B、D、F给煤机出力减至50T/H;
10:30,A、C给煤机仍未下煤,停止A、C磨煤机运行,询问E磨煤机磨辊未检修,启动E磨煤机运行,负荷加至350MW;
10:40,D给煤机断煤后跳闸,同时F给煤机断煤,分离器出口过热度、主再热汽温快速下降,主值手动关闭过热器一级减温水调门至0,投入CD2、CD4油枪,5分钟后副值又投入CD1、CD3油枪,主汽温最低降至502℃稳定;
10:50,D、F给煤机来煤(时断时续),发现分离器出口过热汽温上升较快,立即切除协调,手动调整给水泵出力,同时停止CD1、CD3、CD2、CD4油枪运行,2分钟后又停止AB1油枪运行,分离器出口过热度趋于稳定;10:54,主值发现过热器出口温度上升较快(591),立即手动开大过热器一级减温水调门。
10:56,主汽温600℃,炉MFT信号发出,首显“过热器出口温度高”,机、电侧联跳正常。
三、原因分析及扩大原因分析:
1、制粉系统频繁断煤,燃烧方式变化,运行人员对炉膛内热量分布变化估计不足。在只有B、E磨煤机和AB、CD层油枪运行情况下,炉膛内火焰中心已经上移。监盘人员在调整主汽温时,将过热器一级减温水调门手动关闭后,没有及时投入自动位。在调整后期主汽温上升,未及时开启一级减温水调门,对过热器出口温度疏于监控,是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2、近期连续下雨,干煤棚储煤用完,来煤较湿,给煤机轮番断煤,制粉系统运行不稳定,导致燃烧工况恶化,是此次事件的间接原因。
3、运行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对重要运行参数监控不到位,对监盘操作分工不明,在事故处理时配合不力。
四、事件暴露问题:
1、运行人员对直流锅炉的事故处理经验不足,尚处于摸索阶段。
2、监盘人员操作上的分工配合和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3、操作人员对制粉系统故障的事故预想不够。
4、制粉系统断煤及设备频繁故障,对迎峰度夏准备不充分。
五、防范措施:
1、运行人员需进一步加强对直流锅炉燃烧特性的认识和摸索,对控制温度和压力的方式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加强班组成员在操作上的配合和协调性,做好分工,并发挥值长和主值的组织协调作用。
3、认真学习并执行《防止锅炉超温超压的技术措施》,做好事故预想。
4、加大制粉系统设备的治理力度,对磨煤机拉杆处频繁漏粉进行彻底根治。
5、频繁断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敲煤人员,同时加强对敲煤人员的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行中跳磨及给煤机断煤的处理措施
那些年 电厂发生在给煤机上的那些事故...
浅谈火力发电厂燃煤配煤掺烧技术
660MW超超临界机组滑参数停机控制策略
深度调峰新突破:超低背压技术与原煤仓分仓改造的应用
【经验分享】科学配煤掺烧对火电企业综合效益提升的探讨与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