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长不可包办


  暑假时,我对一位急着留美的来访学生说:“你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现在可以专心申请。不过有一个规矩:申请时可以找人咨询,但最终一切要自己操办,千万别找中介。如果你连申请都不会,还配去读大学吗?申请,就是你成长的过程,没人能代替你。”
  如今出国潮一浪高过一浪,催生了庞大的中介服务业。这些机构包办申请、保证录取,几乎已经成了“行规”。你交了钱,签了约,就回家放心等着录取通知书吧,申请过程中的个人自述、文章甚至推荐信等等,都不用自己操心。在国外,这叫制度化的造假。在中国的留学中介业,这叫过硬的服务。
  我自己是留学的“过来人”。读书要申请,找工作要申请。如今在大学教书,高年级的学生就业、升学,也是没完没了的申请。作为写推荐信的人,我不免要给他们建议和指导。我曾劝低年级的学生:不管你找不找工作,最好每年都写申请。申请的对象可以是虚拟的,比如一个你梦想中的学校或工作。
  我为什么给学生提这样的建议?首先,申请是人生的基本技艺。你在未来的一生中,不仅仅是上大学,读研究院、求职,甚至竞争一个项目、基金,都要没完没了地申请。写申请,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我当年找工作,两页纸的申请信写了一个多月,尽可能多地拿给老师、同学们看,听取各种批评和建议,反复修改。等拿到工作几年后偶尔再看当初的申请信,不禁大惊失色:这样烂的申请信,居然还找到了工作?可见,写申请不仅对事业很关键,而且是学无止境的技艺。你不可能一次就学会。即使自以为学会了、写得完美无缺了,日后回头看,仍能发现差距之大。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申请本身就是一种人生反省,能够刺激你成长。你必须面对目标,摆一摆自己究竟都干了什么,有什么资格获得这样的机会。我还记得自己求职时写申请的经验:面对短短两页纸,突然发现自己是那么乏善可陈,居然填不满。四十多岁,做过许多事情,但都和这个工作没有太大关系。为什么那么多该做、也可以做的事情居然没有做?懊恼之中,后悔自己没早几年写申请。申请是对自己的督促、激励,给你一种人生的紧迫感,教你学会怎么为自己的前途担负起责任。所以我会反复劝学生:人生大事,不能临时抱佛脚。每年都要对着自己的理想“申请”,这是最好的自励。
  如今家长们最常见的抱怨之一,就是孩子不知道自己抓紧。我常说,之所以如此,家长自己要负相当的责任。学校的功课堆积如山不说,还上这个补习班、那个补习班。孩子根本没有空间思考自己的人生,只能被动地完成家长和老师吩咐的事情。这种孩子,一旦发现能偷懒,就仿佛占了莫大的便宜,内在动力越来越小,到十七八岁还不懂事。但是,家长和老师给孩子们安排了这么多,却往往把最关键的成长训练给忽略掉,乃至大学申请要找中介公司包办。理由是孩子有更重要的事情忙着,有很多的考试要对付,没有时间花在这些繁琐的事情上。
  真到了美国的学校,专业要自己选。也许很多家长觉得这个自己也可以代办。但是,即使帮孩子选定了专业,还要选课,并通过选课塑造自己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和教授、同学的关系,整个学习和生活的组织,都要自己拿主意。怎么能总找人包办?我曾跟一位家长说:大学不仅仅是成绩,和教授的关系也很重要。毕竟毕业时要指望人家给写推荐信。家长的本能反应是:让孩子带些礼物给教授。这样的包办指挥,让我目瞪口呆。自己在美国的大学教了十年书,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只有一次,一位快不及格的学生往我信箱里塞了一盒巧克力,让我当笑话和同事们说。
  应试教育,塑造了只要结果、不问过程的心态。教育,乃至成长,首先是个过程。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常常目睹这种家长一赌万金亲手毁掉孩子的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外留学申请要不要找中介?
帮助与拼搏-母子八个月从零开始申请美研成功拿到admission经验分享
陪伴儿子走过了2021年度的申请季,ED2 录取梦校|妈妈的感受
如何选择美国高中留学中介?
哥大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你问我答第二期全程回顾(下)
直言: 对留学前景的焦虑vs申请的那些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