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面对父亲的长期冷漠
  摘要:本案以合理情绪疗法和求助者中心疗法为核心,通过改变求助者对父亲的固有认识,发展求助者内部评价资源,促进求助者自我成长,让求助者自己决定自己面临的机会,从而改善一个离异家庭父亲与女儿与的冷漠关系。



一、 求助者的基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姓名:海豚(网名) 出生日期:1979年11月 性别:女出生地点:广东 学历:本科 婚姻状况:未婚 职业:行政管理经济状况:年薪约4万 住址:深圳
2、个人成长史 婴幼儿期①险些丢命:不满一岁,还在摇篮里时,求助者的妈妈为了哄求助者,给求助者硬币玩,结果求助者放在嘴里,卡在喉咙了,幸亏求助者伯父将它取出。②漂亮记忆:六岁前同村的亲戚赞美求助者是全村长得最好的小女孩,这种赞美让求助者记住了许多年。求助者举例说,记得有一次她与姐在门口玩,出门打工回来的叔叔看到他们俩姐妹,仔细看了后,说要带她出去玩,那时她心里暗喜,知道他是比较了她俩的长相而做出的决定。
童年生活
①伤心起源:6岁左右,求助者抱着表叔家的小孩(几个月)在家门口玩,一不小心,滚下去了,高度大约有5米,听到大人小孩的一片惊呼,平时赤脚可爬上爬下的高度,求助者觉得这次滚起来感觉太长太长了,人不由自主地在翻滚,无能为力,头晕目眩的,只能听天由命了…………….谢天谢地,终于到底了,一骨碌爬起来,看看小孩,好在她一掉下时就卡在了一颗树上,并无大碍,长呼一口气,这时,求助者感觉头疼,摸摸,起了个包,还有点血,看着大人小孩众星捧月般地在查看那小孩,自己无人问津,后面,求助者躲在屋角不知是疼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偷偷地哭了,除了小孩妈妈有问一下怎么样之外,再无人问起了,曾经很多年,这件事都是求助者暗然神伤时的哭得最伤心的导火索,到现在,一想起来,就觉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求助者认为自己那时也还是个很小的小孩子,何以他们会如此对待她?可能是没有爸爸的缘故。
②淡漠父亲:求助者的父母是在她11岁左右离婚的,但求助者感觉从小没有爸爸,因为爸妈结婚后一直不合,并且爸爸长期在外打工,所以求助者自己说,那时对父亲没有概念,对父母离婚也没有什么概念。
③懂事较早:由于父亲长期在外,父母关系不好,求助者感觉母亲比较受气,这个气来自家族、来自邻里、来自父亲。在求助者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忍气吞声的。因为知道自己家庭的特殊性,求助者从小就比较懂事,什么活都会去做,10岁时弟弟与其他小朋友玩火将别人存放柴的库房烧了,还狠狠地揍了弟弟一顿。

少年生活
①父亲刺激:到了12岁,求助者与姐姐去向父亲拿钱作学费,父亲拉着脸,咬牙切齿的数落妈妈的不是,骂的很难听;15岁初中毕业时,求助者去见父亲,在父亲的店里,父亲烦燥异常莫名地骂求助者一句大番薯,并对求助者的同伴和他自己的员工说,他不喜欢求助者;也还是这次见父亲,父亲突然不辞而别,事后才知道父亲与新婚妻子去探亲。求助者哭得天蹦地裂,畅快淋漓,哭得最伤心的理由是觉得父亲不尊重她;也还是这次见父亲,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父亲从未过问过求助者。
②亲戚势利:13岁时台湾的爷爷帮求助者伯父及求助者一家在深圳各买了一套房,从此,求助者一家从农村搬到了深圳居住。然而家里有亲友来了都是往求助者伯父家跑,言行完全不一样,去伯父家就大包小包地提礼品,来求助者家倒像是给多大的恩惠了,求助者更生气妈妈的低眉顺耳以及陪笑;求助者觉得亲戚给她的刺激够多的了,伯父还经常在她面前说求助者的父亲如何对他们好,求助者觉得是在故意刺激她,感觉是在心理插针。
③自卑心灵:13岁来到深圳读初一,求助者感觉非常不好,自己的自卑严重发酵起来,很羡慕那些说白话的同学,很羡慕他们的衣着,很羡慕他们的随性,而自己说一句话都要思虑再三,自卑于一间房挤了弟弟妈妈和我,自卑于同学们可以大声说电话联系(自己家没电话),自卑于他们在高声谈论电视节目(而自己没电视看);也是这一年求助者妈妈带着她帮老乡做保姆,求助者感觉女主人的行为怎么看都是气势压,看得很不顺。
④校园开心:初三下半年求助者因户口问题回老家上学,从来不受关注的却感觉自己受到了太多的关注,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也是这一年,求助者接到一高中男生的三封情书,字写得很漂亮,说求助者眼睛很大,当时求助者不屑一顾。

青年生活:
①求学苦读:初中毕业求助者去读了一所卫生学校,她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埋头苦读,只为了争班级排名,很是小心眼,天天在计较着谁读书历害,心情没有舒畅过,因为太多假想敌了;工作六年后不经意看到社会上有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一专业的培训,兴奋莫名地去报了名,后来接着报考了心理学的网络学院,拿到了本科文凭,也通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②仇恨父亲:读中专时,求助者给父亲打电话要钱,父亲挂她电话,气得她直哭,为了解气,她经常到公用电话去打父亲的电话,一通就立刻挂了,通过这种方式发泄不满;到了24岁左右,求助者会无缘由的心痛起来,痛到想把它挖出来,然后又大哭一场,哭得过程中,觉得突然悟到一个道理,她之所以这么痛苦,完全是父亲一手造成的,自己身上所有的缺点都是父亲造成的,应该恨他。
③前途沮丧:求助者中专毕业就在亲戚的公司一干就是六年,她认为公司是一个小公司,没有什么成长空间,收入又不高,自己也缺乏竞争力,不敢轻易妄动,尽管幻想出人头地,但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④情感挫折:20岁时喜欢上一个成都男孩,求助者认为对方是一个值得依靠的人,短暂的时间后就结束了。求助者受了伤,认为对方既然觉得不可能就不应该来关注她。
⑤偶像模式:求助者崇拜那些在社会上吃得开的人,有很多朋友、有很多关系、有很多钱财。
(以上叙述是根据求助者自己提供的材料而整理的)

3、精神状态
开始求助和求助过程中,求助者都表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有时情绪躁狂,有时会对一件事情发呆,领导说我有时恍惚,其它正常。

4、身体状况
公司每年的体检都是正常的,不过有时会心慌、胸闷。

5、社会功能
求助开始时,求助者的上级主管也开始指责求助者不能很好完成工作了。除了直接的上级主管,社会交往正常。

6、心理测验
咨询前和咨询过程中,只对求助者做过潜意识的投射测试,例如,
画树:求助者画的是一棵干树忮,上面结了一些小园果。
画人:求助者画的自己是卡通人。

二、求助者的主诉
1、父女关系的痛苦:
父亲长期在外,后来又与母亲离婚,自小没有得到父亲的关注和爱。长大后想尽子女的孝道,但父亲又很冷漠,而且有时还误解自己对他的关心。不理睬吧,父亲又会在亲友中说没人管他。
因为父亲的态度,姐姐是不理睬他的,只有我还时不时跟他联系一下。但每每想到自己不能把握好情感,工作不顺心,有自卑感等问题,就会痛恨父亲;每每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做出不良的反馈,也会痛恨父亲;不仅如此,只要心境不好时就会产生对他的痛恨。
这种痛苦已经长期干扰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不知该如何对待了。

2、感情问题的痛苦:
25岁了,有人爱时又不明白,自己接受的,感觉对方又不是真心的,不知道还会有没有人爱,不知道该如何跟男人打交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3、职业发展的痛苦:
中专毕业就在亲戚的公司一干就是六年,公司是一个小公司,干的活都是杂活,收入也不高,积蓄是负数。尽管自己在继续深造,但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近期上级主管也开始挑剔自己的工作。
4、生命问题的痛苦:
姐姐、母亲对我25-6岁还没有恋爱结婚不理解,我也觉得姐姐每天师奶般的生活没有意义,有自杀、出家的念头,但放不下辛劳、痛苦一生的母亲。
(备注:本案涉及四个问题,但本文仅报告“父女关系问题”,其它3个问题略)

三、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观察
1、待人接物比较成熟;
2、思想比较简单、单纯;
3、思维清晰、条理清楚
4、主动寻求帮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四、评估与诊断
1、工作范围判断:
①这里所指的工作范围,是指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②求助者的痛苦和困惑是有现实客观原因的,求助者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是一致的,个性也相对稳定。所以求助者的心理变化没有异常,没有精神疾病,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2、问题初步诊断:
①按照许又新先生对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求助者父女关系的痛苦,病程一年以上,可以打3分;痛苦程度已经几乎无法摆脱,可以打3分;社会功能方面,工作效率显著下降,男女交往的效率一直很低,可以打2分。总分8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也就是说,表面上的一个父女关系问题,本质上有一个神经症的因素在起作用。
②求助者有焦虑的情绪体验,其基本内容是对未来情感和发展的担心和害怕,而这种担心并没有事实依据;求助者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笔者建议求助者看一下内科医生)。根据这两项,可以判断求助者的神经症有焦虑性神经症存在。
③求助者有出家、自杀的念头,对前途悲观,精神疲惫(恍惚、发呆)自我评价低,有无助感,而且画的两幅画,一幅是一棵干树忮,上面结了一些小园果,另一幅求助者把自己画成是卡通人(按照心理投射的原则,说明求助者有抑郁情绪,在退缩,在隐藏自己),根据症状和投射这两项,可以判断求助者的神经症可能有抑郁性神经症存在。
之所以说可能有抑郁性神经症存在,是因为求助者的抑郁症状有些不能肯定持续了两年,例如出家、自杀的念头。

3、问题本质判断:
焦虑和抑郁的问题,本质上又是安全和信心的问题。所以求助者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安全和信心的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1、咨询的目标:
①具体目标:重建父女交流的过程
②最终目标:在重建父女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增加安全和自信的自我感受,减缓神经症的症状,从而缓解对父亲爱与不爱的痛苦。

2、求助者的态度:
求助者也在学习心理学,通过交流,求助者同意这个有操作性、可评估的目标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方法与原理
① 方法
按造“重建父女交流的过程”的咨询具体目标,求助者必须改变对父亲的看法,对家庭历史的看法;必须善意地理解父亲;必须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否则求助者就没办法跟父亲互动下去。
鉴于上述考虑,再加上考虑求助者年龄在26岁,而且接受咨询时快拿到本科文凭,年轻、智力和文化水平不低,接近“合理情绪疗法”使用的最佳要求,故咨询师第一方法选用“合理情绪疗法”,第二方法选用“求助者中心疗法”。
②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
这个理论认为,情绪的来源是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作为“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的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求助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存在自我实现的倾向,都有一种积极成长取向。许多心理失常的产生,都是因为环境出了问题,使个人自我实现受阻,个人成长出现障碍。在影响自我实现的诸环境中,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中的重要其他人或社会规范,通过价值条件化,形成了与自己原来真实经验不一致的自我概念,并由此衍生出一套符合别人的需要,适应环境的一套生活方式、思想、行动和体验方式,使这个人生活得越来越不象他自己,仿佛是戴着面具生活一样。
求助者中心疗法就是要帮助人们去掉价值的条件化作用,充分利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使人能够接近他原来的真实经验和体验,不再信任别人的评价,而更多信任自己。这样,人就可以活得真实,达到自我概念和经验的和谐,人就会从面具背后走出来,成为他自己。

2、双方责任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咨询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⑤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①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②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①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 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时间和费用
① 咨询时间
每周1~2次,每次1小时左右,共8~10次
② 咨询费用
每次100元。

七、咨询过程:
1、诊断阶段
①咨询关系的建立
咨询师与求助者年龄差距10多岁,经验、专业、阅历都比求助者丰富,所以一直坚持挖掘求助者的长处,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点燃求助者心中对未来的希望,并且传递这样的信息给求助者:求助者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改变现状,尤其是面对人生重大决策时,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
于是,求助者把咨询师作为一个长者完全接纳了。
②收集相关信息
除了求助者的主述外,为了让求助者重新系统地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一个把握,也为了让咨询师全面对求助者及相关人员有一个理解,咨询师要求求助者,从小到大撰写一份关于自己的200个生活事件。
求助者按约完成了,咨询师也把部分资料整理成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
③心理诊断
排除精神病性,初步诊断求助者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神经症的问题(参见“四、评估与诊断”)。
④调整求助动机
求助者初期求助时,思维相对简单,认为明白一个道理或概念,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反复强调,要作好咨询是一个长期过程的准备,需要时间去训练、开悟,从而成长,有些人是需要终生“服药”的。
⑤ 确立咨询目标
为了符合中国人的道德传统,咨询师主张求助者还是以“合”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最后能不能“合”就不重要了,因为求助者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所以制定了“五、咨询目标的制定”中,所提到的具体目标和终极目标,求助者也认定了这个目标
⑥ 制定实施方案
寻找ABC理论中的负性情绪根源B
理解父亲的病
提升与父亲交流的层次
应对与父亲交流的瓶颈

2、咨询阶段
①寻找ABC理论中的负性情绪根源B——让宽容有存在的依据
下面是咨询对话的片段
求助者:也有咨询师给我意见,既然父亲不爱我,就不要再自讨没趣,不要再有任何联系和往来,让自己痛苦。我有时也会这样想,他并不是我的父亲,似乎要轻松一些。我姐姐跟我也有同样的心情,她是不会再理他的了。
咨询师:你既然与我探讨这个问题,是否说明,其实你与父亲的关系,你还是拿不起,放不下,忘不掉?你跟你姐姐并不一样。
求助者:哦,是的。
咨询师:理睬父亲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理父亲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过我仍然主张,还是先按理睬的方式来解决。这条路能走通,对家庭的意义会更大些。
求助者:我也同意。
咨询师:根据你的陈述和所提供的材料,你父亲的行为(对待家人的态度)确实比较反常。但如果我们假设,你父亲与母亲结婚前,即25-6年前,你父亲就是一个“病人”,而且长期一个人单身在外,又不断强化自己的“病”,导致“病”得不轻,你会怎么想?
求助者:过去也想过父亲不正常,可能心里面渴望父爱,已形成一个惯性,拒绝接受一个有“病”的父亲。不过你现在这么说,仔细想想,他应该真有“病”,我释然许多,愿意接受父亲有“病”。
咨询师:那你痛苦的原因应该是把父亲当成一个正常人,认为正常人是不应该这样对待子女的。
求助者:是的。
②理解父亲的“病”——让痛恨有消失的理由
下面是咨询对话的片段
咨询师:让我们聊聊你的父亲
求助者:平时我是绝不会主动在人家面前提起他的,提到他,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咨询师:说说看。
求助者:谈到他,是最复杂的,爱夹着恨,也自豪为有他这样的父亲,但他对我的漠视,又让我自卑起来。
咨询师:你的意思是,爱的情感不能表达就被压抑了,恨的情感不能释放也在压抑。
求助者:或许是吧。亲情是人的本性,他老是去抗拒这种本性,必然导致我无法言说的痛楚。
咨询师:谈谈你父亲的经历吧!
求助者:我爷爷随国民党兵退台湾后,奶奶就改嫁了,我父亲就跟着他伯父过,伯父家有四个孩子,都很穷,想想他小时候就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奶奶说回去看他时,他正在田里除草,在家门口喊叫着叫他回来,那时下着毛毛细雨,因为没有得到伯父的同意,连妈妈来了也不敢回,在那低着头干活,说起来感觉很是辛酸。还有就是从小很爱清洁,但安排他跟他爷爷睡,我老太爷因为腿脚不便瘫在床上多年,猜测房间的卫生不会很好,我爸要看书,点煤灯,他爷爷说浪费油,去别人家借宿,他伯父又说他把小便给了别人家(那时小便可用来浇菜),这样我爸不得不跟他爷爷睡,但就很委屈,无从发泄,就经常会听到他在床里蹬腿,蹬得床砰砰响,本不富裕的家庭,又有四个孩子,一个躺在床上的病人,可以知道他处境有多难吧。他上完初中就没再上了。就出门作那个木工的学徒,据说做得很拼命,手里到处都是疤痕,后两兄弟合伙建房子,娶了我妈,不合,离了,做过牙医,偷渡台湾,后被送回大陆,开过发廊,后到厦门开小小的小卖点起家的,到了我父亲四十几岁他梦想中的事业才算是有了点起色,到五十岁就真正实现了他自己的想法,开了一家影楼,现在在我村里他也算是一个能人了。不知道他真正的人生乐趣在哪里,可能从小受人欺凌后出人头地的愿望胜过了生活中的一切,所以,为了这个念头,可以放弃所有看似防碍他向目标前进的东西。
咨询师:你好象找到了你父亲的“病”因所在。
求助者:能不能这样理解,父亲是一个没有得到父母之爱的人,一生都生活在惊恐中,孩子、老婆都成了他出人头地的障碍。过去忙于打拼,无暇顾及与家人的交流,或没有心情与家人交流。
当稳定下来后,惊恐仍在起作用。他又怕家人图谋他来之不易的财产,也不知如何跟家人交流。
咨询师:我愿意跟你这样去理解你父亲。
求助者:我们需要的爱,他应该是没有能力给予。与我母亲离婚后,他曾有过短暂的婚姻,现在仍然单身,其实他更需要关心。
咨询师:你好象感觉父亲因为“病”而成为弱者,反而更需要关怀和理解。
求助者:是的。
③提升与父亲交流的层次——让交流成为依赖
下面是咨询对话的片段
咨询师:聊聊你与父亲交流的状况
求助者:我曾经做过的想靠近他、亲近他的努力都化成了泡沫,他像一座大山,坚不可催,像是故意要在我们之间立起这志绝缘板,互不相干。为此,我异常的痛,几近崩溃地带,想想最亲近的人也可以这样地漠视于我的存在我就心灰意冷,觉得存于世上毫无意义,好多次的自杀。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一般都是节假日或他的生日给他打一个电话,或春节去他所在的城市看看他。
咨询师:你们的交流有些什么特点吗?
求助者:很简单,其实就一两句话,祝节日、生日快乐之类。即便到他那儿,也没什么可谈的,基本上就是我在家里做做饭,他回来吃吃。
咨询师:你现在对父亲有新的理解后,还会这样交流吗?
求助者:这样的交流从来没有打动过他。
咨询师:你觉得一个五十多岁的“病”人心灵里到底需要什么?
求助者:我现在认为,这么多年来他对我们的冷漠,除了他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无暇顾及我们的感受外,应该有这样的成分,他怕跟子女联系多了,担心子女会推动他与我母亲复婚。
咨询师:你又挖掘了一个父亲可能冷漠的理由。
求助者:我觉得上了年纪的人,心理上生活上跟需要亲情,希望看到子女成材。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喜欢成功的人,看不起弱者。
咨询师:根据你的这些判断,交流上你可以做些什么改进,增加他与你的交流,减少他的惊恐呢?
求助者:(经过思考和探讨)我计划春节去他那儿给他一个红包,给他一个小惊喜;计划建议他找一个伴结婚,生活上有一个照顾;计划为他在深圳请一个心理医生,辅导他心灵的创伤;计划到他的公司去做主管,照顾他的生活------总之,不停留在浅表的交流。
咨询师:我感觉意象中的这些交流都不是简单的交流,都是涉及情感深度的,你父亲应该会感受你的力度,感受到你在默默地为他着想,觉得你已经长大了超出他的想象,值得尝试。
④应对与父亲交流的瓶颈——让交流持续发展
下面是咨询对话的片段
咨询师:聊聊你与父亲交流的困难
求助者:近期我计划约公司同事旅游,顺便一块去他那,他原本同意,后来又拒绝了,担心我碰上他新交的女朋友而尴尬。
电话上的交流也有局限性,例如谈到请心理医生的事,他说他的一生什么都经历过了,什么都明白;谈到到他的公司做主管一事,他还担心我在那他那边是一个新环境,不利于我自己婚姻问题的解决,说我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找老公结婚。
其实这些话题我都还有许多话要说,但电话上却谈不下去。
咨询师:客观上,你父亲对你的惊恐还存在,交流的家常内容多了。如果口头上,行动上的交流受阻,还有没有其它方式可以考虑?因为你的心中是有一些实质内容需要与他交流的。
求助者:哦,其实我可以托我表叔(他比较认同的一个成功亲戚),带话给他,也可以将受阻后的感受转换成书信,寄给他。
咨询师:积极的意愿就可以持续传给他了。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
我对父亲的恨不存在了,结婚前还专门带男友见父亲听取他的建议;
不再担心父亲对我的冷漠,甚至觉得等自己生了小孩后离开公司去创
业,父亲也会支助一笔钱;我有信心去创业。

2、心理咨询师的评估
① 具体目标——重建父女交流的过程
通过求助者对父亲是“病”人的理解,通过提升与父亲交流的层次、应对与父亲交流的瓶颈等步骤,发展求助者内部评价资源,促进求助者自我成长,让求助者自己决定自己面临的机会,而得以实现。
② 最终目标——在重建父女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增加安全和自信的自
我感受,减缓神经症的症状,从而缓解对父亲爱与不爱的痛苦。
求助者从过去的痛恨中走出来,深度去与父亲沟通,寻找方法去沟通,还感觉会得到父亲的支助,这说明安全感和自信心增强,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就在减轻。

3、心理测验

SCL90测试结果


原始分 平均分 参考诊断
躯体化 15 1.25 无
强迫状态 17 1.70 无
人际关系敏感 20 2.22 轻微
抑郁 30 2.31 轻微
焦虑 21 2.10 轻微
敌对 10 2.17 轻微
恐怖 7 1.00 无
偏执 13 1.83 无
精神病性 14 1.40 无
其他 10 1.4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发现了爸爸出轨的证据,我该为爸妈做些什么呢?
阿苏读书笔记|《心灵的激情:弗洛伊德传记小说》上
强迫自己和别人交流,能治愈社交恐惧吗?
每天学点心理学1438:父女情深难表达情结难解案例分析
痛苦的意义,及解药
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