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和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是重庆。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连续三周以上离开这座城市的记录。

从前有过两次离乡的机会。第一次是1996年,大二的时候,我去成都参加四川省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过了的话就能进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读大三大四,毕业派司可比原先的师专有面子多了。

虽然专业笔试和面试成绩都没问题,最后还是考砸了,原因是英语连特么三级都过不了。

于是我背着行李灰溜溜回了重庆。还是室友懂我,陪着去城里录像厅狠狠看了好几部三级片,方才压下惊来。

虽然我至今也不能苟同中文系的考试结果要由英语等级来决定,就像你无法想象英语系的考试结果要看普通话是否达到三级甲等一样,但我的历史终究是被决定了——留在重庆参加工作。

那会儿,大学毕业还是要包分配的。

第二次大概是十七八年前,我早已从原先分配去的区委机关辞了职,在《华西都市报》驻重庆记者站都干了两年多了。

有一天突然遇到一件事:重庆一张本土报纸改版,邀我去做社会新闻部主任,薪水减半,加班全有,欢迎来搞。

这时候,我的想法跟学生时代不一样了。

去成都考试那次,我是真的想走,因为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重庆,换句话说是没离开过父母和家,只要有机会,就想跑一次。成都离重庆虽然近了点儿,也无妨,好歹是一座陌生的城市,刺激着呢。

所以当年去赶考的路上,我一度很不开心,因为有我爸全程跟着。那年我都21了,他还是坚持要同去,说他在成都有朋友,处处都方便。

后来我果然是坐着他朋友单位的桑塔纳去的川师大。96年坐桑塔纳进校园,还不偏不倚停在女生楼下边儿,那是什么概念。

可从车上下来那会儿,我也并没有很屌的感觉,只感觉自己像个嫌疑人,是被政府一路押到女生宿舍去指认现场的。

桑塔纳把我们丢下就走了。我爸背着个旅行包走在前头,到处打听报名的地点和流程,我背着书包跟在后头,心里烦得要死。

考试要持续两天,所以学校专门腾了几间宿舍出来,供考生中午休息。注意,供考生休息,没说供考生家长。

我记得那是六七月份,天热得不行。宿舍在一楼,背阴,学校还贴心地准备了凉席和蚊帐,还算凉快。床是下铺,虽然是单人床,两个人也能躺下,反正就中午两个多小时,凑合一下没问题。

我爸不愿意凑合。他从旅行包里掏了半天,掏出来一把折扇和一本什么文摘杂志,跟我说了句话,大意是:

你抓紧时间午睡,我去外面坐坐,到时间回来叫你。

然后转身就走了。

一点也不矫情地讲,那一刻我心里真的掀起了挺大的波澜。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想起了那个翻过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胖胖的背影。

最热的中午时分,室外三十多度的高温,有空调这种高级货的地儿估计只有校长办公室。他拿着把破折扇和一本破书,去哪里捱过这两个多小时呢?

我爸那年五十多岁,背影虽不胖胖,天热也不可能穿棉袍,可那种臃肿却坚定着离开的姿态,跟我想象中的《背影》现场并无二致。

所以多年以后,当我遇到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选择关口时,很自然地想起了这一幕。

对,我不愿意离开父母了,我要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就是重庆。

《华西都市报》之所以在重庆设站,是重庆直辖以前的遗留问题。既然川渝已经分家了,留在这个单位终究要面临撤站的结局。

如果待到它撤那天,同时又不想失去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那就只有一个选择:离开重庆,去成都发展。

我不要。我宁愿薪水减半,宁愿祸福难料,也要留在重庆。

这座城市里有我的父母,还有我和他们一起走过的那么多日子。正因为有了他们和这些日子,重庆才是我的故乡。否则,它和成都并无区别。

表面看,我是离不开一座城,其实呢,我是离不开某些人。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无论有多少种外在的包装和不同的表达,归根到底都逃不开“亲缘”二字。

我认为,这是故乡这个概念最底层的逻辑。

其实我并不是正宗的重庆人。不奇怪,全重庆3200多万人里,95%以上跟我一样。

如果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来区分,今天能称得上原装重庆人的,只有大约140万土家族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是公认的古代巴人的嫡系后裔。

巴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就以重庆这一支巴人先祖来说,他们本来生活在汉水流域至长江中游一带,在与商王朝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邻国——主要是楚国——的连年战争中败多胜少,领地丧失殆尽,便只好沿着长江一路西迁,慢慢走进了川东腹地。

最后他们在两江交汇处的重庆主城区住了下来,建都立国,繁衍生息,成了这片土地最早的原住民。

这个巴国一直存在到了公元前316年,才被秦国所灭。而那支由张仪和司马错率领的秦国占领军,大概就是除土著巴人以外,重庆迎来的第一批外来移民。

从那时起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2200多年里重庆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入,方才有了今天这座人口超过全球180多个国家的超级大都市。

而我的父母各自的家族,就是三百年前不远千里来填四川的拓荒人,只不过凑巧选了重庆而不是成都落脚而已。真要分析DNA图谱的话,我的根在湖北。

今天,到了家族偶尔团年聚会的时候,湖北这个遥远的祖籍仍会成为酒酣耳热之际老人们爱聊的话题。即便没人能说清具体是湖北哪里,他们也爱聊。

我总觉得吧,这就是我们家族最初来到重庆安家的那一个或几个祖先,对他们父母所在之处的眷恋。这眷恋穿越了三百年光阴传递到我们手上,还保持着一定的温度。

对,就像后来我对我父母所在之处的情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我有条件选择不离开,而他们没有。

可是就算没有,他们也会把那样一个故乡揣在心里,不管走到哪里、过得好还是不好,都迫切地想要告诉下一代,不要忘了我们家的根。

这一辈辈传递的血脉亲情,其实就是故乡的密码。所谓故乡的山最美、故乡的水最清、故乡的空气最甜,那都是幻觉,而让你产生这种幻觉的唯一原因,便是故乡有亲人。

世界那么大,刺激那么多,但真正能让你踏实的地方只有家,对吧?

亲情的垂直传递,是解读“故乡”二字的纵向维度。不过在很多时候,故乡还有横向传递的魔力。

2010年,我因公去日本出了趟差,大概一个多星期。凭良心讲,那七八天日方招待得很周到,五星酒店、日料大餐、日式温泉、皇宫打卡什么的全端上来,变着花样轮番伺候,除了不提供花姑娘,简直无可挑剔。

可我就是吃嘛嘛不香,身体倍儿不棒,整个人都不是很好。

回国那天在首都机场一落地,整个人立马就好了。同行的同事约吃涮羊肉,在家的时候我特吃不惯这玩意,嫌味儿大,可那天偏就一点儿不膈应,胡吃海塞整下去不少,还觉得这才是家乡的味道。

饭后同事们都赶着转机回重庆了,我因为约了住在北京的同学小聚,还得多待一天。于是我一个人去逛了故宫,爬了景山,抚摩了吊死崇祯皇帝的那棵歪脖子树,鸟瞰了从前只在电影电视里看到过的重重叠叠的紫禁城……

总之,从异国回到祖国的那一两天里,走在四九城里的大街小巷,听着一口又一口麻溜的京片儿,晒着北方内陆特有的燥热的太阳,我觉得北京也是我的故乡。

显然,血缘亲情的纽带不但会纵向传递,还能横向勾连。

正是因为中国人这个群体拥有这么一张纵横交织的宏大情网,我们和我们的故乡才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弹性,小能小到一座城市,大能大到一个国家。

要读懂中国人心底的那个故乡,就得透过物质的表象,去找到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中国人围绕某个地方所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发生过的关系。

把人的故事搞清楚了,故乡的故事就很精彩了,对吧?

之前不止一次说过,从去年上半年到今年下半年,我都在写一本叫作《重庆宝藏·藏在江北的文物故事》的书。因为种种原因,出版时间一再延后,搞得我很被动。

不过这次好了,因为书已经到我手上了,可以跟各位正式介绍它了。

这本书的缘起,其实是一个政府文化项目。去年上半年,重庆市江北区文旅委立了个项,叫作“江北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应用研究”,核心内容是针对江北区内的140多个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点做一次梳理,精选一批出来深入挖掘,最后搞一本解读的书。

他们不需要一本学术专著,但需要有人用写学术专著的劲头,去写一本老少咸宜的历史文化科普读物。

换句话说,他们要找一个合适的人,从现存的历史残迹入手,去好好讲几个带劲儿的江北故事,让外地人本地人都能读得进去,读完还最好都能发出如下感慨:

哇塞,原来重庆是酱紫滴!

沃日,原来江北是楞个的!

江北区虽然面积很小,却是老重庆的根。前面我讲过,古代巴人西迁来渝,建立了巴国,国都建在重庆主城区。重庆主城有9个区,具体在哪个区呢?

嘉陵江北岸的江北。

从张仪的时代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至少七八百年的时间里,江北都不叫江北,而叫江州。至于白居易挥泪赏琵琶、宋公明醉酒题反诗的那个江州,今天叫作江西九江,只是重庆江州在历史长河中的继任者而已。

张仪在重庆江州筑了一座城,就在今天的江北城一带。虽然它早已湮灭了,却是重庆有史可考的最早城墙,开启了自中原文明大规模进入后一部全新的巴渝大地人居史。

这部人居史的主题我刚才已经讲过了,就是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移民融合史。

为什么今天我们总结出的重庆人文精神八字真言里有“开放、包容”这四个字?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江北区,或者说江北城、也就是今天的江北嘴,是无可争议的重庆母城所在。自先秦至东汉末这数百年里,这里都是重庆人烟最集中、最繁华的地方,没有之一。

当然,嘉陵江对岸渝中区的下半城,是重庆的另一处母城,它崛起于蜀汉,兴盛于明清,显赫于当世,从时间上讲,那都是后话了。

总之,江北区文旅委做这样一件事是既有意义、又有资格。

尽管他们的初衷只是想搞一搞区内文物点的价值挖掘就好,并非想搞遍整个重庆城,那个站位太高,不好拿捏。可是——谁叫他们是江北呢?

因缘际会,江北这个项目找到了我来搞。我嘛,社会闲杂一枚,不懂政治站位,只懂写作体位,怎么爽就怎么来。更何况写这本书还有稿费拿,那还说什么。

所以最终呈现在你面前的这本书不叫《江北宝藏》,而叫《重庆宝藏》。只不过它是从江北开始,所以要加上一个副题:藏在江北的文物故事。

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本书写完,下本就写南岸,下下本写渝中,再下本写巴南……几本凑在一起,就能拼出一幅完整的重庆宝藏图,那就是我心中完美的故乡。

就算后面没人像江北区这样出钱请我,那也没关系啦,我自己能行。

十一

说回眼前这本书。

正如我反复唠叨的那样,这本书表面上是在写江北区现存的十个文物点,比方说盘溪无铭阙啊、江北古城门啊、明玉珍皇陵啊……其实是在写整个江北、整个重庆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

在历史的森林里,没有一片落叶是孤立于大树之外存在的。用古话讲,这就叫落叶归根,其来有自。

我要达到甲方的要求,把江北这十个文物点的故事讲出十朵花儿来,就一定得把它们还原到中国历史这棵大树上去,找到上下几千年、纵横上万里时空范围内与它们发生过各种交集的那些人,搞清楚他们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

不然你叫我写什么呢?写个现场目击稿?或者跟某些所谓的重庆掌故大杂烩一样,弄几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就能打完收工?

我可不能这样low的。

十二

所以这本书的主要特点,三句话就能概括:

第一,95%以上的内容,严格按照正经史料来构建叙事,只有在史料存疑或交代不到的极个别地方,才谨慎使用演义故事来修饰。

就为这个,近一年的写作时间有一大半都耗在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上了。前后只怕看了好几百万字的原始材料,看得我视力急剧下降,现在上街瞅谁都是一堆肉,看不清脸部细节,老得罪人。

第二,依据各种史料提供的线索,一点一点去搭建不同时空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不虚构的前提下,尽量把每个文物点都讲成有前因后果、有情节跌宕、有悲欢离合的正经故事。

跟其他地方一样,江北区的文物点除个别保护等级较高的外,大部分保存现状都不容乐观,基本没有观赏价值。那么如何从这一堆堆残砖断瓦里提炼出足够吸睛的元素,去达到传播的目的呢?

你不把故事讲精彩,不让外行人、年轻人甚至小学生都爱看,一切都没戏。这就是这本书的叙事逻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人。理由不用再重复了吧?

每个文物点的故事为什么平均能到一万字以上?就是因为我要写的是人,不管他们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总之我要进入他们当时的生活,当时的心理,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拿捏住每个文物点的精髓,才能把死的文物写活。

所谓文物,不就是人弄出来的物件嘛。没了人,它们什么也不是。

十三

全书十个章节里唯一的例外是第一章。

这一章讲的文物点是江北大石坝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发掘点。你们也知道,那是1.5亿年前的事,那时候没有人。

即便这样,我也要让这只巨龙成为一个拟人化的主角。

因为古生物学家欧阳辉博士已经告诉了我这只恐龙的真实死因,顺着逻辑逆推回去,那就是一桩1.5亿年前发生在重庆森林里的凶杀案,死去的这位受害者,它有话要说。

它透过一具出奇完整的躯体化石要说的话,就是重庆这片土地亿万年来的沧桑变化。今天的我们其实跟它一样,都是这沧海桑田里永远眷恋着故乡的孩子。

如果你能从《重庆宝藏》里读出这样的感受,那我就成功了。

十四

好了,该结束了。最后再啰嗦两句题外话:

这本书的封皮上没有署我的名字,因为最后我把版权也卖给了江北区文旅委。从前我只卖字、不卖著作权的,但这次例外。

这本书的绝大部分图片,都是重庆著名本土摄影师李文彬的作品。他从自己的理解和视角出发,拍出了一个我从前没有见过的江北和重庆。

跟我一样,他也破例卖掉了图片版权。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

江北城保定门

明玉珍皇陵棺椁

盘溪无铭汉阙

我们希望像江北区文旅委这样的主管部门越多越好。如果各地的官方都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尝试不同的方式,去讲好故乡的故事,那该是一件多美的事。

相信我,这会是一本有别于过去几乎所有同类题材的重庆故事。

老规矩,想看的朋友,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我好友,验证暗号:宝藏

文/糠糠壳儿

图片均系《重庆宝藏·藏在江北的文物故事》一书插图

拍摄者  李文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南岸区一个狭长的街道(办),北抵江北区,南临巴南区
重庆印象...江北区文物所-2
谈到重庆好吃的面馆,这家开了十年的晓小面,被称江北区排第一
央4小春晚|徐俐的《小城故事》,是否让你想起刚刚离开的故乡?
百变文风E伯爵,用《重庆迷城》展现3D重庆与蒸汽朋克的碰撞
美食 | 小资最爱,重庆那些高大上的咖啡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