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启蒙之「天地一气观」

中医启蒙之「天地一气观」

张宝旬 针灸匠张宝旬 2022-03-25 07:05
中医乃至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就是「气」,道家写做「炁」,它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清气上浮是为天,浊气下沉是为地」,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中国哲学认为一切东西都有「空」的特性,「有」与「无」、「清」与「浊」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

举个例子,「上善若水」的直接含义并不是字面意义所指的,要像水一样好,而是说水最高明的地方有三种形态:雾化的水蒸气形态,可以流动的液化形态和冰的形态(固态)。虽然同样都是水,却能在不同条件下转变为三种不同的形态

毛主席有句话说的好「面对敌人要像冬天一样冰冷,面对自己人要像春天一样温暖」,这体现的正是同一个人的态度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变。

在中医来说,「阴阳」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并非永远不能切换,阴阳只是气的不同状态。水变成冰就是阴,水变成水蒸气就是阳。

中国人常说的「阴间」,「阳间」,再往上还有「仙界」,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以有三种能量状态——仙、人、鬼,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与我们现今生活中的看法截然不同。
很多朋友问怎样才能认识中医?我认为首先你要平视它,要回到那时那地,你才能理解中医的想法和做法其实并不出奇,都是基于当时的环境产生的。

比如说中国古人喜欢研究星宿,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房屋不高耸,也没有光污染,人们晚上跨出房门,一仰头就能看见满天的星星。而我们现在的人已经没那么容易看到满天星星了。因为回不到那个时代和环境,导致我们没法看到那个时候能看到的情况。

因此,当我们学习中医遇到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用「气」的概念去理解就容易得多。中医有句口诀是「天地一气,人一气」,天地的气和人身的气是一回事。

人与万物共同沉浮于生长之门,即我们服从共同的节律,比如民谚说到的秋天「人掉头发头发,狗掉毛」,这是因为我们都要符合秋天的肃降之气。


这种与天地宇宙的共振,在节气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比如春分、夏至等等,到了这个节气,天地之气为之一变,天地间的能量特点都变化了,人体的能量状态也要与之相适应。因此才会有不同节气时令的养生,这都是为了适应天气变化引起的共振之下的身体变化。

人体之气要符合天地之气,人才会感觉舒服,若是不符合,就会出问题,就像夏天的山洞,外面是热的但内里是冷的,人就要符合这个状态,如果表面是冷的内里热,人就要中暑了。

瘟疫也是一样,如果「天地行不正之气」而身体的节律还按照正常节律走,就会出现气的不契合状态,人就会生病,并且症状呈现普适性的特点,由于天地之气的不正常,造成大量人体生病,瘟疫就会爆发。

因此在中医治疗方面,我们会在节气转换之前做一些艾灸,推拿,帮助调整身体让身体更好的迎接天气的转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启蒙:春分时节,话中医“养阳”
肺的主体功能
24节气中的中医智慧:识节方能通律
五运六气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五运六气破解千年迷雾
天·地·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