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别,97岁 “国医大师”李今庸,曾质问中医博士 为什么不会看病
汪航 本能系统医学论 2022-04-30 11:33


27日,曾质问“中医博士为什么不会看病”的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去世了。

据湖北中医药大学今日凌晨发布的讣告,该院终身教授李今庸,因病于2022年4月27日18时12分在湖北省武汉市逝世,享年97岁。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学》泰斗和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80余年的临床证治生涯中,李今庸教授主张“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即灵”,独立编写多部教材、教学参考用书,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把一生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中医事业。

李今庸教授

中医博士为什么不会看病?

“中医事业是他的生命,他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中医事业中,心中永远只是想着中医方面的问题。”谈起李今庸教授,他的妻子这样评价。

身为湖北省首位“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曾在一份给教育部起草的中医教育改革方案中,直指中医教育。

他在文中质问:“为何现在的中医教材越编越厚,医学生的学历也越来越高,但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却不会看病?”

对此,李今庸教授认为问题不在学生,主要在三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整个教学偏重通识教育,“学生学外语的时间比看医书的时间还多。”

二、教材太乱太多,很多编者将不成熟的观点注入其中,让学生不知该相信谁。他以《伤寒论》举例,“这本书版本不下几十种,越编越厚,一家之言甚多。”

三、中西医教育比例失调,中医学生学习西医的时间,远超学习中医,“本末倒置导致学生中医素养低下。”

四、临床机会少,临床技能训练缺乏。

“看着博士生不会看病,我着急啊。”李今庸教授直言。

据悉,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为中医发展建言献策。1984年,他同全国11位中医药专家联名上书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成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四年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

在担任湖北省政协常委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长等职务的三十年间,他多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思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003年,他把思考汇成建议,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信,恳请制定保护和发展中医药法规,也引起重视并被采纳。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李今庸教授共写下提案、建议、信函200余篇,推动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改革进程。

“学好中医没有捷径可以走”

李今庸教授1925年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市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当地颇有影响的中医。

受家庭影响,他7岁便入私塾学习,后来家乡遭遇日寇入侵,13岁时开始给父亲当助手,学习中药炮制、切片、处方用药等知识和技能。

这期间,李今庸教授广泛阅读了《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新中国成立后,他以父亲诊所为基础组建了“联合诊所”,给乡亲们看病。

1954年,李今庸教授到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现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习,后成为该校一名中医教师。执教不久,他便展露出深厚的中医功底,只要有人提到《黄帝内经》中的任意一段话,他都能凭记忆指出书中的具体位置。

时任湖北中医学院副院长蒋笠庵看在眼里,他送给李今庸一本学术杂志,里面登载了不少中医文章,这对李今庸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感叹:“学好中医没有捷径可以走,就是要老老实实学习中医经典,一字一句都不能马虎”。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李今庸阅读了《尔雅》《广韵》等“工具书”,将清朝乾嘉时期所兴起的治经学方法,引入古医籍的研究整理之中,运用古文字学、历史学、避讳规律等有关知识,首创了中医治经学研究方法整理研究古典医籍。

一组数据显示他的学术积淀:仅在他代表著作《古医书研究》中,考证所引用先秦、两汉、唐宋时期的书籍多达257种,其中医学类75种,其余经史子集类达180多种。

他对中医典籍的“痴迷”,女儿李琳表示理解:“中医典籍中蕴藏着古人总结的大量关于生理、病理、诊断、用药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是中医的基础,研究中医考据学正是要纠正古医书中的错误和偏差,恢复原旨原意,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

有了这样的治学态度,不出成果都难。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水清曾公开评价,李今庸教授通晓中医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尤其擅长治疗内科和妇科疑难疾病。

此外,李今庸教授还是《内经》学科的创始人,被全国中医学界誉为“《内经》王”、“活字典”;由李今庸独编、主编、参编的教材、教学参考书近10部,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发掘、完善了中医经典理论体系。

“如果好好治病,就不会有'医闹’”

李今庸教授不仅是一名学者,更是一名医者。虽然精通书籍,但他总能跳出书本、敢于质疑,在中医药学及临床中医学中取得了深厚造诣。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他发表了诸如“考释”“考义”“析疑”“揭疑”类文章200多篇,不仅提出了独到见解,部分文章甚至解开了长期存在的中医问题。

临床实践中,李今庸教授对“补泻治法”有着很深研究,尤其在内伤杂病的补泻运用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看来,看病是一件郑重的事,得讲规矩。

他习惯在办公室挂一条毛巾和一个鸡毛掸子,正式问诊前,会先用毛巾净手、用鸡毛掸子拂去桌上的灰尘。

不收报酬、不开大处方,也是李今庸的规矩。他主张“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即灵”,曾有胸痛患者找他看病,他用一副5元的药方就治好了,与许多患者结下了深厚友谊。

对于社会上的“医闹”现象,李今庸教授感到不解,“如果好好治病,他们为什么要闹?”他认为如果医生能守好医道本分,矛盾就不会发生。

但他也有打破规矩的时候。古代中医为了规避医患纠纷,有“六不治”的说法,曾有一名患上罕见肌肉营养不良的病人,因为很多医生不肯为他开处方,找到李今庸诊治。

在“六不治”规矩中,医生不应该看没有把握的病,但李今庸不仅治,还治好了。“很多人怕治不好坏了名声,但他不,只要让他治,他就治。”女儿李琳回忆道。

这一从医习惯,李今庸教授到老仍在坚持。90岁后,虽然视力严重衰退,对话要靠助听器,但求医者仍络绎不绝。他会在每天上午9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义诊、授业、做学问。

“为良医者,随在可以活人。”这句话是李今庸教授的从医信条,他还曾说:“医人活命是一辈子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忆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中医“活字典”,小方见奇效
沉痛悼念 |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学泰斗、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逝世
悼念李今庸教授(1925-2022)
97岁国医大师李今庸,人称“内经学泰斗”,善用小药方来治愈顽疾
李今庸:中医训诂一代宗师
湖北枣阳:中国著名中医泰斗——李今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