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痛、胃胀怎么办?3个经验方来帮忙
userphoto

2022.05.26 北京

关注

谢英彪 肖相如频道 2022-05-26 07:00 发表于上海

导读:今天学习谢英彪先生治疗胃痛胃胀的3个经验方。

01

行气拈痛汤治疗急性脘腹痛

【经验方组成】

木香10克,炒白芍、延胡索各10~30克,枳壳、郁金、徐长卿各10克,炙甘草5克

【组方用意】

急性脘腹痛可因寒凝、血瘀、郁热、湿热、腑气不通、结石内阻等多种原因导致,气机郁滞,不通则痛是共同的病理变化。

不论哪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脘痛疼痛,必须参合理气、行气、顺气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方可缓急止痛。

本经验方之立方要点,在于调畅胃肠肝胆郁滞之气,使之“通则不痛”。

本方以木香为主药,木香行气作用温和,作用部位广泛,总管一身上下内外诸痛,但以中焦脾胃气滞为主要适应证,为临床行气止痛的代表药,可用于各种气滞疼痛之症。

白芍、炙甘草、延胡索为本方辅助药,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临床脘腹胁肋疼痛必用之品,白芍与甘草配伍,酸甘化阴,镇痛作用更强。

延胡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气中之血,为活血行气之药,气行血活,血脉流畅,气道通畅,则疼痛缓解,对于急性脘腹痛及胁痛、疝痛、痛经均适合。

枳壳、郁金理气和中止痛,为本方佐药;徐长卿为使药,该药是一种尚待开发利用的镇痛良药,经笔者临床观察,徐长卿煎剂单独口服也有良好的缓急止痛效果

本方组成少而精,相辅相成,共奏缓急止痛功效。

【加减法】

1. 肝气郁结

见上腹部或右胁下胀痛,或痛及肩背,或胸、脘、腹部痞闷,嗳气,或矢气后疼痛稍减,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苔薄脉弦者,加八月札、九香虫各10克,以增强疏肝理气止痛药力。

2. 血行瘀滞

见脘腹疼痛较剧,或如针刺,舌有紫点或紫气,舌下经脉青紫粗大者(这是判断血瘀证的经验之一),加五灵脂10克,制乳没各10克,以活血化瘀拈痛。

3. 中焦寒凝

见脘腹冷痛,受凉加重,热熨痛缓,苔白脉弦紧者,加干姜6克,乌药10克,吴茱萸3克,以温经散寒定痛。

4. 胃部郁热

见胃脘灼热疼痛,口苦,嘈杂吞酸,苔黄者,加姜川连3~5克,蒲公英、川楝子各10克,以清胃泻热止痛。

5. 腑气不通

见腹部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多日未解,口苦口臭,苔黄腻,脉弦紧者,加生大黄10克(分2次后下),风化硝10克(冲服),红藤30克。

6. 大肠湿热

见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或夹黏液及脓血,或伴里急后重,苔黄腻,脉滑数者,加川连5克,白头翁15克,藿香、佩兰各6克,去枳壳、郁金,以清肠化湿,缓急止痛。

7. 脾胃虚寒

见脘腹疼痛,时轻时重,喜暖喜按,空腹痛甚,食后缓解,大便溏不成形,形寒怕冷,神疲乏力,舌苔淡白,脉细者,加炙黄芪15克,党参10克,桂枝6克,以温健脾胃定痛。

8. 胃阴不足

见胃脘灼热疼痛,恶心嘈杂,消瘦口干者,加麦冬,石斛,川楝子各10克,去枳壳、郁金、徐长卿,以滋阴养胃缓痛。

9.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面积较大,泛酸明显者,加乌贼骨15克,川贝母、白及各10克,以护膜生肌止痛。

02

加味连苏饮治疗胃脘痛

【经验方组成】

苏叶5克,黄连3克,吴茱萸1克,白蔻仁2克,炒黄芩6克,炒白芍10克,青陈皮各6克,炙甘草2克

【组方用意】

连苏饮系从薛生白《湿热病篇》第17条“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2味煎汤,呷下即止”演变而来。

近代大名医张简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吴茱萸、白蔻仁2味药,广泛用于胃脘痛、呕吐、嘈杂、嗳气等多种胃病。

南京市中医院濮青宇副院长等张氏弟子对此方运用得出神入化,收效甚佳。

余从60年代起学习运用此方,更添加了5味中药,组成加味连苏饮。

方中苏叶辛温,能通;黄连味苦,能降,为本方君药,起到辛开苦降,斡旋气机的功效,顺应了胃气下行之性;

吴茱萸、白蔻仁温通相合,行气开胃,疏畅气机,为本方臣药;黄芩协助黄连苦降清胃,青皮、陈皮、白芍增加本方理气和胃、缓急止痛功效,同为佐药;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用量极轻,为名医张简斋先生一贯用药轻灵平和之风格,即“四两拨千斤”之意也。

在临床中,可根据胃病的寒热不同而调整其黄连与吴茱萸的药量比例,偏于胃热者黄连与吴茱萸用量为3:1,偏于胃寒者可改为1:3或1:2。

03

理气消痞汤治疗胃胀

【经验方组成】

木香10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青皮、陈皮各6克,娑罗子6克,刀豆壳10克,沉香曲6克

【组方用意】

胃胀即胃脘痞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胃内有过多气体,使上腹部痞闷,胀满不适,是胃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除了器质性疾病造成胃胀外,非器质性疾病因素也可令胃部功能紊乱而导致胃胀。

一些人长期活动量太少,能量消耗少,胃消化功能减弱,常出现食后或少食即感胃胀;过度疲劳、失眠、精神紧张、情志抑郁也可使消化功能紊乱而食欲不振、食后胃胀等。

中医认为形成胃脘痞胀不适的原因病机很多,多是肝胃不和、气机不畅;或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司;或食积不消、中焦郁滞等。

尽管胃胀病机复杂,但以气滞为主要病理。本方立意为理气和胃,宽胀消痞。

木香香气浓烈,行气消胀作用甚佳,长于行脾胃、大肠气滞,为本方君药;

枳壳、郁金、青皮、陈皮均为行气和胃、消痞除满的佳品,同用后起协同作用,消胀作用更佳,同为臣药;

娑罗子、刀豆壳疏肝气,消胃胀,为余喜用,系本方使药;沉香曲降气宽胀,价格不贵,为使药。

综观全方,具有良好的理气和胃,消痞除胀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本经验方具有显著的帮助胃动力作用。

【加减法】

1. 因肝胃不和而见胃痞满作胀,情志抑郁时则痞胀加剧,且伴脘痛嗳气,苔薄白,脉弦者,加柴胡6克,炒白芍10克,苏梗6克,金橘叶6克。

2. 因饮食积滞而见胃脘痞闷,胀满不适,泛腐吞酸,并伴疼痛,嗳气厌食,脉弦,舌苔厚腻者,加莱菔子10克,焦楂曲各10克,谷麦芽各10克。

3. 因脾胃虚弱而见胃脘痞胀不适,饮食稍多则加剧,食少,食入难化,或伴绵绵隐痛,泛吐清水,面色苍白无华,乏力神倦,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淡,脉濡弱者,加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砂仁4克(分2次后下),扁豆衣10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翘武谈治疗胃脘痛的对药十配
葛惠男辨治胃脘痛5法
治胃病的中药药对配伍
吴茱萸这味药,原来可以这么用!
浅论胃痛辨证用药
✔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