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明智】祁金利:裴行俭的识人之道


祁金利:裴行俭的识人之道

 裴行俭是唐高宗时期的名臣,有鉴别人才的本领。当时,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以文才而享有盛名。李敬玄尤其器重他们,认为将来一定能荣显闻达。裴行俭却说,读书人的前程是否远大,首先应当是度量见识,而后才是才艺。王勃有文采,但气质浮躁、浅露,哪里是享受爵位俸禄的材料?杨炯稍微沉静,应该可以做到县令、县长。而其余的人,能得善终就算幸运了。后来,王勃渡海落水被淹死;杨炯寿卒于盈川县县令任上;卢照邻因患顽症不能治愈,投水自尽;骆宾王因谋反被处死。

 这个故事被收录在《资治通鉴》里,多少有些被神化了。裴行俭的这段论述,既有时代局限性,也有个人认识的偏颇。比如,在他的判断里,暗含了一个前提,就是把“享受爵位俸禄”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但是,他却提出了一个关于衡量人才标准的问题,并认为人才的标准应该不只是才艺一个方面,还应当包括人的度量见识;与人的才艺相比,人的度量见识应当居于优先位置。这个观点无疑是非常重要,而且有价值的。

 度量见识是什么?笔者认为,度量见识是人的格局境界、胸怀肚量、眼界认知等。一般来说,人没有一定的才艺,要想有很大的度量见识,也是不容易的。但是两者又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实践证明,有度量见识的人不一定有才艺,而有才艺的人,也不一定有度量见识。中国历史上有过几个“草根”皇帝,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个人都说不上有文化,也没有听说有什么过人的才艺,但是却不能否认他们的度量见识异于常人。而在一些才艺卓越的人中,度量见识不凡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比如唐太宗李世民,魏武帝曹操,北魏孝武帝拓跋宏,都是文才卓异而又见识宏远的人。至于在领导近代中国革命的领袖中,文采超群、底蕴深厚,诸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度量见识更是让人难望其项背。

 裴行俭说的文才卓著,但度量见识又很一般的人,也不少。比如《水浒》中的白衣秀士王伦、《三国演义》里面的蒋干,死学问、死知识倒是有一肚子,但是度量见识却实在是拿不出手。

 度量见识和才艺相比,为什么度量见识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就好像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一样。地球既要公转又要自转,但是决定地球长远运动周期的是公转,决定地球短时间周期的是自转。度量见识影响的是人的长远发展,而人的才艺影响的往往是短期的发展。比如一个人高考多考了几十分,可能进入一个很好的大学。但是,一个上了普通大学而度量见识很好的人,从长远发展上未必不行。

 此外,与人的才艺相比,度量见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度量见识能够弥补才艺的不足,但是才艺却不能弥补度量见识的缺失。

 度量见识是可以学的吗?当然可以,但其增长不光是来自于书本和才艺的传承,更来自于对现实社会、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因此,有的人虽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由于深入地参加了社会的实践,通过非书本的渠道,也获得了度量见识的增广。比如《水浒》中的晁盖、明末的李自成就是这样的人。

 这绝不是说书本的学习不重要,正规教育不重要。而是说,如果学习书本只重视学习具体的知识,接受教育只重视才艺层次的学习,忽视度量见识方面的修养提升,那么也很可能学了一堆具体的“术”,而不能达到度量见识方面的升华。因此,关键在于,是否有重视度量见识的理念,有把度量见识放在更重要位置的意识。

 清华大学的老校歌上面有一句话,叫做“器识为先,文艺其从”。这可以看作是裴行俭“当先器识而后才艺”的同义语。这个观点经受了历史检验,并在今天依然影响着教育思想和人才理念。

(作者:祁金利,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39 从《资治通鉴》看企业经营--【管理篇】裴行俭——管理者首先要有器度和见识
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
地球永不停息的自转动力从何而来?听完科学家的解释,涨见识了
《唐才子传·王勃传》原文及翻译
大唐往事(293):裴行俭——从‘以德为先’到‘以人为本’
地球自转将停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