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累呀,我真的适合干中医吗?

作为医生,过硬的医术是立足的根本!

但是真正走进门诊,你会发现——想成为患者交口称赞的好医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医术。

医生作为一个职业,每天都面临着众多困惑和抉择——

怎么和质疑你的难缠患者打交道?

明明下了医嘱,患者就是不遵守,怎么办?

患者恨不得马上、立刻就好,我该怎么买跟他交流?

新手医生,在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获得患者的认可?

医患矛盾发生时,该如何应对?

有患者给推荐病人了,我该怎么做……

如果没有能力妥善处理好这些看似是“医术之外”的问题,即便坚持每天看书、学习,也常常容易陷入精疲力尽、心力消耗的负向循环,在某一刻产生类似的疑问——

“好累啊,我真的适合干中医么?”

曾经这些技巧,大多都是通过跟师,在漫长的时间中耳濡目染、口传心授才能习得。

但如今,医术的教育借助线上的便利,已经非常容易获取到了,但这类底层心法的缺失,却成了很多医者迟迟难以突破的关卡。

这便是为什么,灵兰在『行医进阶班』中,除了医术的提升,还专门开设了一门主修课程《行医诀窍三板斧》,来帮助学员解决行医路上遇到的真实问题。

小编挑选了这门课程的主讲人——林志欣老师,在直播答疑中回复的几个高频问题,希望通过这些沟通和思考的过程,能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01患者认为我太年轻,不信任我的医术,该怎么办?

淳德班-董医师:林老师好,我在门诊出诊,有的患者见面就说:这个大夫太年轻了!如果患者说了这句话,我们如何去有效地破解,同时又能快速建立起信任呢?谢谢老师。

林志欣老师:

第一,承认自己长得不够老,没有仙风道骨,没有关系的。

但是在自己心里不要有以年龄来看实力的念头,这会影响到自己的中医自信,这个要切记。

第二,可以告诉患者,“您要找的不是一个老中医,而是一个能帮您把病看好的医生。”这句话,可以帮你在患者的防御心态上打开一个缺口。

第三,在诊疗交付的过程中,用你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态度,让患者觉得你是可以托付信任的医生。

02在医院工作,事务性任务繁琐怎么办?

德全班-福医师:林老师好,我在公立医院工作,经常会有一些繁杂的行政作业。比如要学习某些与专业无关的内容,要不然就通报批评,不坚持学,对职称评定还有影响等。比如写的病历和医术提高,和患者沟通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现在的心态是想把技术提高,把患者沟通好就可以了,其他事情消极应对是否正确?

对于像我一样,在医院工作的人来说,如何在公立医院更好的发展仁心妙术,把更多的心思放到患者身上呢?

林志欣老师:公立医院有他的优势,而且机制不会为一两个人而改变,如果你需要公立医院的平台,那就要先遵循规则。

你要去衡量这其中的利弊,思考清楚。其他的就是自己应该坦然接纳的。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眼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方案一:提升医术,利用公立医院的门诊流量,逐步建立自己的流量池,借助公立平台,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时机成熟,再考虑其他。

方案二:实在无法忍耐,只想安心做中医,纯粹做中医。那么,另谋高就,找适合自己的平台。

03为什么有的患者,有效果还是会流失?

峰医师:林老师好,以前不注重定阶段性目标,就和病人说:治疗一次后,看第二天效果或者治疗三次后看症状有没有改善。没有效果的就自然流失了,但是有效果的甚至是效果能到一半左右的病人却因为针灸疼痛而选择终止治疗,我不太明白问题在哪里?

以前没有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对于这样的病人我基本就听之任之,不作过多解释。但是学完这门课程以后,我会和病人说:你看,有效果并且效果这么明显就要好好治疗,不要半途而废,针灸的疼痛怎么着都会比疾病的疼痛要小的。然后也会从心理方面安慰病人,但后面我觉得自己好像给病人一种强迫她复诊的感受。

阶段性目标达标,却无法和病人建立进一步的同盟关系。

想请问老师:这种情况是不是因为自己和病人建立的阶段性目标程度有问题,导致病人不认可或者对自身疾病不重视?还是没有给予病人明确的治疗时间?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呢?

林志欣老师:同道,您好。如果你临床中这类的病人很多,那么,要高度重视了。

您的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思考:

1)从医生的角度看。阶段目标要有时间目标,或者疗效目标。

时间目标你要评估多长合适,正常情况下我不建议把一次治疗作为阶段目标。

可以考虑三次或五次,以患者容易接纳为度。

另外,疗效目标,要么模糊处理,要么精确,也要和病人达成共识。

即,阶段目标是医患双方的共同目标。

你这里提到的,改善大半也不再继续。

这里的问题应该还是阶段目标设置的问题,设置的目标不够精准(或疗效预期太高或时间太短),和病人达成目标共识做得不够。

2)从病人角度看。你认为疾病的痛苦比针灸的痛苦大。这是我们医生认为的,实际不一定。

我们在就医决策里面有提到过每个人的恐惧边界是不同的,只要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小于对治疗的恐惧,大概率就不再复诊了。

除非,病人在医生这里得到了正向的激励和极强的获得感。通俗说,即病人有坚持治疗的信心和动力。

这方面,我初步判断,应该是我们承载力的模块需要提升,特别是共情能力

3)医患同盟的达成是在诊疗交付中实现的,而不是阶段性目标验证的时候。

最后,从你表述的方式和问题看,你现在大概率停留在方法应用的阶段。

对“仁心”的激发还不够——心中有病、病人,但还缺少对“人”的感受。

我在你的表述中感受不到你心中的病人。

这个可能是你很难提高病人的医从性,与病人建立同盟的更深层原因。

以上建议,不一定对。毕竟了解的信息有限,供您参考。

04多点执业的大夫,怎么设计自己的门诊频率?

天真班-叶医师:请问林老师,对于多点执业的中医,一周门诊频率时间,如上午下午,或者下午晚上。有什么建议吗?

林志欣老师:多点执业确定门诊频次,首先要考虑你多点执业的目的,是考虑长期多一个辐射点?还是增加看诊变现的点。

不同目的,频次会有差异。

第二,要考虑病人的复诊衔接问题。

如果这次在这个门诊看诊,下次要去另一个门诊复诊,对患者而言,这就是变量。所以,你要考虑在正常情况下,疾病复诊的周期。

如果你多点执业的地点就在你医院对面的门诊部,离得很近,那可以随意。

第三,自带病人多,还是希望单位给病人

自带,即考虑自己病人的便利即可。

希望单位给流量,那么,频次要协商合理,时间跨度太大,不利于门诊量的沉淀。

至于是上午或晚上,依据上面的原则而定——你的目的,病人需求,流量情况而定。

—END—

编者按:这些问题呢,都是第一期行医班同学在临床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困难,我们知道,类似的问题,并不是只有他们遇到过。

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句前辈的提点、一个同伴的榜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方法,临床的状态和反馈都会截然不同!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内容

↑来自1期学员的反馈

这也是我们发起『行医进阶班』的初衷——帮助更多医师成为内心坚定自洽,生活体面并且受人尊重的医生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行医的诀窍外,医术的修炼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很多医师之所以医术时而有效时而不效,都是因为“缺少完整的体系”。

诊疗时候只能用别人看似好用有效的招式逐一试过,好了不知道怎么好的,没治好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分析。

因此,在『行医进阶班』里,我们还会花费5周的时间,深入帮大家掌握一门诊疗思维非常清晰,且应用上手超级快的“寻真疗法”

虽然在行医班中我们主要交给大家的是以外治为主的方法,但是叶柳忠老师的这套思维,尤其是诊断的部分,同样可以帮助以方药为主的医师快速验证自己的判断。

让辨证用药的时候,心里更有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多少中医人,正拿着“中医”的金饭碗讨饭
一家什么样的中医门诊可以年挣上百万?
秦均天
追记慕容慎行:长得像“工友”的名医 洗了一辈子碗的家人
2016第十届中国医师奖
针灸跟师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