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液”在体内是如何输布代谢的?(附语音)

原创 彭鑫医师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2023-04-22 08:02 发表于北京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彭鑫博士讲解:“水液”在体内是如何输布代谢的?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七百六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佈,五經併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接前文)接下来我们还要详细的讲讲里边一些词句,古代医家的认知。第一句话就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地方的饮指的是水饮。水饮跟上面的“食气入胃”是相对的,食和饮合在一起是食饮,一个是指的我们吃的食物,一个指的是我们喝的饮料,包括水或者粥或者汤等等,各种各样的水液的饮料。游指的是浮游动荡之意。溢指的是充盈满溢之意,也就是饮入于胃之后,精气浮游充盈溢出。精气往往哪儿走呢?是通过脾气往上输,输到哪里呢?也就是水入于胃中化生出精微,水中之精微传输于脾脏,由脾脏再传输到肺。肺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以后我们讲经络的时候就知道,肺每一个经脉最开始都是起于一个地方,终于一个地方。

肺经是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所以肺是起于中焦,所以脾气升为顺,脾胃在中焦往上升,升到哪里?肯定升到肺里边去。所以精气自脾而上浮于肺。《素问经注节解》里边讲:“此又言饮之养人,其气亦流行于脏腑,变化精气而见于脉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故饮入于胃,而其精气必先及脾也。然前食入于胃,何以独不言脾?盖前言食之养人,其功效至于如此,虽不言脾,而运化之力自在其中矣。”《素问经注节解》的这段话不仅把这一段讲了,也就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说饮入于胃之精气必先及脾,而脾就往上散精,上布于肺,他讲的是脾胃这样一个辨证关系。

另外的一个意思就是讲的前一段话,我们前几节课讲的就“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味,浊气归心。脉气流行,精气归于肺”。这里为什么不说脾的事呢?《素问经注节解》的意思也就是说“其功效至于如此,虽不言脾,而运化之力自在其中矣”。也就是这一段话虽然没言到脾,但是其实脾的运化之力已经在里边了,就不用详细说了。也就是这一段是帮助大家去理解上一段话的含义。

所以这些经典咱们得读了后边的想起前面的,读了前面的想起后面,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也就是学术框架是一个非常体系的,非常完整的这样理论体系,互相之间都有关联。中国古人的这个修辞方法还有作文方法跟其他国家不一样,一点都不啰嗦,非常节约字。(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有一些意思没有明写,但你要是真正懂了内在的含义之后,你能读出来文中没有写的那段话的意思。所以我们学经典就要把这些东西都从里边品读出来。

我们再往后看,“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五经我们刚才讲了指的是五脏之经脉。《素问集注》里边讲∶“水精四布,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通贯于五脏之经脉”。其实就是讲的整体的通贯于五脏之经脉,把水中之精华四布于皮毛,向全身传输。同时五脏之经脉也进行通贯,这就是整段话的含义,从字面上来理解,《平脉篇》里边讲∶“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气血乃成。故先论食,而后论其饮也”。

这段话讲的就是水和谷,谷代表为所有的食物,水就代表我们喝的所有的液体。实际上我们吃的这些饭。喝的水,无非就是水和谷的各种不同方式的配比和化合。谷就代表着一切的食物,很多人说我们不仅吃五谷杂粮,不仅吃主食,我们还有蔬菜,还有蛋白质,现在来讲,可能还有肉、蛋、奶,还有蔬菜,还有五谷杂粮,还有各种各样的这些坚果,这些食物在《黄帝内经》的词汇里边都归入谷,五谷杂粮的谷,因为这些都是食,比我们喝的汤,喝的茶水,喝的粥,喝的白开水,这都是归于水。所以就是这段话我们就把整体的前面和后面全连贯起来了。

张介宾注解∶“水因气生,气为水母,凡肺气所及,则水精布焉。然水名虽一,而清浊有分。清者为精,精如雨露,浊者为水,水如江河。故精归五脏,水归膀胱,而五经并行矣”。这里就是把水中的清和浊分出来了,清者为精,浊者为水。其实浊者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就是到最后水液当中没有用的糟粕跟身体中的一些没用的糟粕合在一起就变成尿液,就排出来了。(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说水归膀胱。清者为精,也就水中的精华如雨露一样滋润到全身,这就是张景岳的这样一个概念,这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气为水母”,水是安静不动,但气是流行的,所以身体里边是气推动着水来进行。(未完待续)



学了彭鑫博士今天讲的课程之后,相信您对《黄帝内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做一个答题互动,测一下您的学习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七百六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
《黄帝内经》背诵条文
<黄帝内经1000问>(2)
【转载】五脏病气的受、传、舍、死、之规律,,,,,,,,,,,,,,,,,,,,,,,,,,,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365》--118.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