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心脏最受累!注意四个小细节,千万别让它“崩溃”!

2023-07-14 11:01 发表于山东


春养肝,夏养心。小暑后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夏季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气温超过33℃,心脑血管问题的发生率会明显增高。

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一套夏季心脏保健法为热天续命~

夏天给心脏的四个暴击

炎热天气无形中会增大心血管问题风险,心脏一不留神就会遭到四种打击。

1
易烦躁,心跳加快

高温环境下,人会变得烦躁不安,情绪激动会让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变大。

加上高温让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更加重了心脏负担。这种情况下,心肌容易缺血,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

2
睡眠差,血压不稳

炎热的天气让人辗转难眠,而且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提高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3
出汗多,血液黏稠

夏天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出汗较多,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心血管易堵塞,出现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梗。

4
吹空调,诱发心梗

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舒张;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收缩。

反复折腾导致血压波动大,可能诱发心梗,特别是血管脆弱的老年人,猝死风险增大。

冷热交替还容易受凉感冒,如果并发严重感染,也可能危及心脏。

夏养心,该怎么做?

1
顺时而养

①晨起早练

夏日晨练可促进阳气生发,有助养心。晨练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②不要过汗

中医认为,“过汗伤阴”、“阳随汗泄”。但其实,过汗不仅会伤阴伤阳,还会对人的心脏造成负荷。

《素问·宣明五气论》中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汗为心之液,如果人在夏季出很多汗,就会大量消耗心脏阴液,容易导致心阳过旺、心火亢盛。

最近气温很高,非常炎热,建议大家外出锻炼尽量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免大汗淋漓、汗流浃背。

除此之外,还可以吃点乌梅、麦冬等生津食材。或者做点酸梅汤喝。酸梅汤里面有敛肺、涩肠、生津的乌梅;清心润肺、养胃生津的麦冬;还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能尽量避免补津过度导致滋腻,特别适合炎热多汗的夏天喝。

③午时小睡

午睡不但能补足睡眠,而且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午时指11~13点,此时睡20分钟左右可助养心。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很有好处。

④傍晚舒缓

可以听听轻音乐,静心调息,让心脏得到休息;也可以做一些伸展、放松活动,促进夜间睡眠。

⑤夜间调养

泡脚配合按摩涌泉穴,有助祛除暑湿、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2
科学食养

①食疗养心

夏季可多吃这些食物养心。中医认为,“夏季食苦,苦味入心,可泻心火”,很多味苦的食物能清心养心,可以适当食用。夏季养心,还可以选择以下这些食物,不仅味道好,而且性味平和。

莲子:平补心脾,下交肾水,安宁神智。

百合:味甘平,入心肺,功专补虚清热。

龙眼肉:悦胃气以培脾,养心营而益智。

酸枣仁:酸甘而平,能入心肝,敛液固虚。

赤小豆:味甘微酸,能通心与小肠,行瘀利水。

以上都是很常见的食材,对养心有益,大家这段时间做菜、煮茶、煲汤都可以用上。

饮食还应以清淡为主。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早、晚餐时,喝粥或汤羹如百合莲子羹,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②红色当道

适量食用红枣、山楂、番茄等红色的新鲜蔬果,尤其对血压高人群来说,可利尿降压,保护心血管。

③正确饮水

少量多次饮水;饮水莫待口渴,大渴莫过饮,餐时不宜饮水;出汗过多时,可适当喝淡盐水或绿豆汤。

④按摩助养

夏季养心穴,包括阴陵泉、百会、内关及涌泉。坚持每天按揉这些穴位3~5分钟,可心怀清凉,安然度夏。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可健脾利湿。

百会穴:百会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可提升阳气,让人神清气爽。

内关穴:手心向上,用力握拳时,手腕上两条筋之间,距离腕横纹3个手指宽度处即是。可调节情绪、睡眠和心脏。

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可安神、促睡眠。

极泉穴:腋窝下正好是心经的起点——极泉穴,我们扬起胳膊以后胳肢窝腋动脉的搏动处。人的心气便是从极泉穴那像泉水一样咕嘟咕嘟涌出来的。很多人有了心病之后,他的极泉穴一定有问题。

小孩子睡觉时,他的两只手都是举起来的。这时,心的经络便从腋下沿着小拇指这一侧,走到小拇指的内侧,经过手少阴心经的9个穴位。也就是说,当做举手动作的时候,我们的心气是最通畅、最放松的。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季,警惕一件小事可能引发心梗、猝死
8 个症状是早期心梗信号,谨记 3 招能救命
心梗发作前有5大先兆,大多和电视剧里演的不一样!一定别忽视~
心脏不好、防老年痴呆、血压高拍拍这里
穴位贴敷:内病外治的中医特色疗法
“新血压标准”公布了,不再是120/80mmHg,建议了解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