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推荐 《空谷幽兰》比尔·波特

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推荐 《空谷幽兰》比尔·波特

原创 唐晓丽 大成针道 2023-08-20 12:00

编者按:作者是胥荣东主任医师入室弟子,跟随先生学习多年。下文为她对修心的一点感悟,分享给喜欢的朋友。

《空谷幽兰》,比尔·波特这本书几乎是在火车上读完的,因为近期事情多,总需要外出。所以有时候思绪会被不停的打断。开篇推荐,看见安妮宝贝写序,我就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因为对她的偏见,而对本书生起轻慢。试图放空自己,接纳作者观点,也许才会有收获。

起初按我们习惯对“隐士”的理解,我以为他想寻找“楚狂接舆”、“许由”、“黄石公”这样的人,他们保持着独立人格但又拥有“看破世间”的智慧。看着看着发现作者找的其实是“修行人”,甚至找到的很多修行人,都很平凡,生活艰苦且充满了病痛,但作者描述他们有一个特点精确又优美,深深打动了我:“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

与天地同参,一直是我们的文化根基。虽然作者有的地方考据不严谨,但是不妨碍阅读。跟着作者的脚步,才知道终南山原来这么大,原来历代的修行人都有在终南山结庐求道的经历。在艰险的终南山深处,在人迹罕至的太白山中,他们的精神得到了“炼化”。

以前去寺庙打禅七,去朝台,我以为看见的就足够辛苦了,但终南山上的茅蓬里,能耐得住寂寞,能真正做到“饥来吃饭困来眠”才是真正的“苦”。恰好前几天看见一个视频,讲什么“心不苦

则智不开”,“贫穷不是苦”,能为了一个目标,逆着自己的习气,去坚持的才叫吃苦,才能开智。

一直以来,学佛诵经,我只想知道为什么生活这么痛苦,始终无法发大愿力修行,无法打破习气,甚至有时候“享受习气”,所以才会仍在痛苦里挣扎。有幸2017年去过一次终南山,每天四

点起来爬山去净业寺,在寺庙的一个平台练站桩,中午下山在溪边处玩水,几个同门都开心的像个孩子。

溪水里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有的可以站人,有的可以坐,跳来跳去的还把景利师兄手机掉水里了,一顿捞终于捞了上来;还找了块平坦的大石头打坐,但是当时为了玩没有认真体会感觉。只记得下山去咸阳,发现空气闷的人喘不过气,从来没有那么强烈的对比,原来山上那么好。

那时候我们还想老了后来山脚下买个院子住。书里有一段作者和谢道长的对话,让我记忆很深刻,道长说“你不能只靠在书本上看到的话来解释内在的修行”,我们都不缺概念知识,唯独缺乏“体认”,所以讲起修行,就只能落于表浅的文字。杨道士也说:“书就像食物。它们能填饱我们的肚子,却不能填饱我们的心”所以,如何落在修心上很重要。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成英       改珍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  

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媛|兰之猗猗,幽幽其芳
《空谷幽兰》不管是大隐隐于市,还是小隐隐于山,最终都殊途同归
空谷幽兰(美 比尔·波特 翻译:明洁 2001)
全国五千多位隐士藏身终南山 过着千年前生活
终南山五千隐士的隐居生活(组图)
5000多隐士隐居终南山修行 以松子野菜为食(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