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病皆由痰作祟”,看看你是不是痰湿体质?
userphoto

2023.10.19 北京

关注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2023-10-18 17:00

中医如何认识“痰”?

对于“痰”的认识,中西医有着不同的见解。

西医所说的痰,主要是指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中医概念中的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这种痰被称为"无形之痰"

比如肥胖,中医就称之为“痰湿”;再如甲状腺结节、脂肪瘤、淋巴结核等,也属于中医痰核的范畴。


“百病皆由痰作祟”

中医认为,痰饮可以“随气升降,无处不至”,具有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等特点。

痰留头部

古人云:“无痰不作眩”,眩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高血压。中医在辨证高血压的病因中,就有风痰上扰和痰湿中阻两大证型。若是风痰上扰,闭阻经脉,则发为中风,表现为头晕头痛、手足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痰气郁结,则发为癫证,表情淡漠、神情痴呆;痰火扰神,则发为狂证,神志不清、不避亲疏、登高而走、弃衣而歌。

痰气郁结于颈部、咽喉

就会导致喉咙如有异物一般,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中医称之为“梅核气”;痰气郁结于颈部、喉结,则发为瘿病(甲状腺结节)

痰留胸膈、四肢

痰停在胸膈,就会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痰积聚在腹部,则肚皮肥满松软;痰流到了关节,就会出现关节沉重、僵硬、肢体肿胀。

“怪病多痰”、“百病皆由痰作祟”,就是这个道理


痰是从哪里来的呢?

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

脾主运化水液,若脾虚健运失职,则水湿停滞,聚而成痰。


肺为痰之器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肺气通于天,为娇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袭,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肾为生痰之本

中医认为,肾主水,人体水液代谢赖于肾气的蒸腾。若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利,则水湿内聚为痰,故治痰从肾着手可防止痰湿再生。(如锅底的火烧得不足,则水液无法变成水蒸气蒸腾)

中医对痰证的辨证论治原则有二:

一是掌握该病证的脏腑虚实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主,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

二是依据痰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法则,热痰宜清,寒痰宜温,燥痰宜润,湿痰宜燥,风痰宜散,郁痰宜开,顽痰宜软。


如何判断体内有痰湿?

痰湿体质的人比较典型的表现是腹型肥胖,腹部又松又软,这就是因体内痰湿堆积。

痰湿体质的人舌苔厚腻。

痰湿体质的人胃口好,尤其喜欢吃荤的、肥的、甜的、油的食物。过食肥甘厚味,脾虚不能转化成气血,则变成痰湿留于体内。

痰湿体质的人,极易在睡觉时打呼噜。另外,痰湿体质的人脾胃运化功能差,饭后还常犯困

痰湿体质的人出汗是黏腻的,大便也容易黏滞不爽。

任何疾病都不是骤然患上的,大多是经年累月而成。只要留意观察,身体早已给出提示。即使是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甚至癌症、中风等重症,早期也能通过行气化痰等思路,让无形之痰,不再形成有形之邪。


平心堂汇集全国知名中医专家,包括国医大师陈彤云、柴嵩岩、薛伯寿,首都国医名师冯建春、王晓莲,首都名中医陈宝贵、支楠,知名专家李俊龙、李致重、樊正伦、哈刚、肖相如、关庆维、王雷、刘新桥、孔令言、丁赵亮等。二十多年来,平心堂坚持用真药、用好药、用地道药材、用原生态药材。为您守护第一道健康防线!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百病生于痰
痰在肺则咳,痰在脾则胀,痰在心则闷,痰在肝则郁,痰在肾则肿,痰湿体质,五脏有痰怎么办?百病多是痰作祟,中医祛痰有妙招,分享5个中成药,轻松排出五脏的痰湿。
西医的白肺 中医的痰湿阻肺 主要来自于体质本来就是寒湿体质再过度
百病皆由痰起,教你一招化肺痰、脾痰、肾痰
百病皆因痰作祟,中医祛痰有妙招:茯苓薏苡除痰源
中焦堵的这么厉害,上下均不通,谈什么治病。不从根本入手,心肺肾三脏都要受损,尤其肾根伐伤,再无恢复可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