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腔调|庄子的童话

腔调|庄子的童话——知的养成

原创 2015-12-02 芃澜 腔调中医

第六章 大宗师


原著 庄子

述者 芃澜

(一)知的养成

一个人的知,有天之所为者,也有人之所为者,这是全部了。

所谓天之所为的知,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天而生就的知。

而所谓人之所为的知,则是一个人主动凭借已经为己所知的知,而去不断推求未知的知。这是一个知的不断养成的过程。

假使这个人能够终其天年,而没有中道夭亡的话,那么他一生积累所养成的知,也就达到了一个人所能达到的知的最大值了。”

庄子逍遥地坐在梧桐下,说起这些。

他的话很好懂,但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听懂。

比如这段开场白,芃澜就看到很多莫名其妙的理解。

人们在探求知的过程中,如果过于自我,那么就是面对面的受教,也常常充耳不闻,或者出现理解偏差。

比如,庄子的开场白中,这种推论仍然不尽其然。

所以庄子接着开始运用“庄氏滑疑法”进行了批判。


虽然”,他反驳道。

这样推论看上去有理,但却存在着一个‘患’,也就是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那就是‘知’,本身要等待一个条件,才能成熟,并不是想‘知’便能‘知’的。而这个条件,常常与未知世界一样,是无法确定的。

知的养成,其实是受限于‘去知的人’这个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的。

你甚至无法辨别,你所谓的‘天所为的知’,不是‘人所为的知’。而你所谓的‘人所为的知’,不是‘天所为的知’?那么你又是凭借什么样的‘知’作为你去探知‘未知’的基础呢?

所以,要有真知,首先要有真人。

什么是真人?

的真人,不会因所得太少而抱怨,也不会因为有所成就而傲然自得,更不会深陷于心智的较量中不能自拔。

象真人这样的人,不巧错失了什么,丝毫也不会后悔,恰好得到了什么,更加不会自得。

象真人这样的人,登绝不会胆怯战栗;浸入深渊,绝不会被水所濡湿;被火炙烤,绝不会感到酷热。

人能够登假而成为这样的‘真人’,同样‘知’也能够登假而至于道的境界!”

登假于道的境界的知,方是“真知”。


[庄子原文]

《大宗师》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

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不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阅读《庄子的童话》

第一章 《逍遥游》

一、《大鱼》,回复“大鱼”,收取。

二、《大年》,回复“大年”,收取。

三、《无极》,回复“无极”,收取。

四、《无名》,回复“无名”,收取。

五、《大樗》,回复“大樗”,收取。

第二章 《齐物论》

一、《隐几者》,回复“隐几者”,收取。

二、《辩者之词》,回复“辩者”,收取。

三、《我是谁》,回复“我”,收取。

四、《人籁》,回复“人籁”,收取。

五、《明》,回复“明”,收取。

六、《道一(上)》,回复“上”,收取。

七、《道一(下)》,回复“下”,收取。

八、《道亏》,回复“道亏”,收取。

九、《滑疑》,回复“滑疑”,收取。

十、《葆光》,回复“葆光”,收取。

十一、《你的那点利害》,回复“利害”,收取。

十二、《吊诡》,回复“吊诡”,收取。

十三、《另一个彼》,回复“彼”,收取。

十四、《梦蝶》,回复“梦蝶”,收取。

第三章 《养生主》

一、《好道的厨子》,回复“厨子”,收取。

二、《天然的瘸子》,回复“瘸子”,收取。

三、《老死的老聃》,回复“老聃”,收取。

第四章 《人间世》?

一、《医门多疾》,回复“多疾”,收取。

二、《敢问其方》,回复“敢问”收取。

三、《心斋》,回复“心斋”收取。

四、《大戒》,回复“大戒”收取。

五、《养虎》,回复“养虎”收取。

六、《匠人石》,回复“匠人”,收取。

七、《大祥》,回复“大祥”,收取。

八、《德的支离》,回复“支离”,收取。

第五章 《德充符》

一、《谁是王先生》,回复“王先生”,收取。

二、《止与不止》,回复“止”,收取。

三、《桎梏》,回复“桎梏”,收取。

四、《我很丑,可是》,回复“丑”,收取。

五、《无情》,回复“无情”,收取。

第六章 《大宗师》

一、《知的养成》,回复“养成”,收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 内篇 大宗师》(1)真知很重要
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庄子•大宗师》学习笔记
庄子《大宗师》笔记之一
第8章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了哪些真人理论观点
庄子大宗师意译1
239-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南华真经新传-宋-王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