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歌舞昇平
歌舞昇平一般是指社會安定和平,其實歌舞也能給人帶來身心的平和安定,所以能歌善舞對於個人和民族來講,是一條良好的表達情感、宣洩情緒、舒暢氣血的途徑,培養和保持這個習慣,對於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說白了歌唱就是非正常說話,聲調、語速、旋律的變化表達一種非正常的情緒、情感。當語言顯得蒼白無力的時候,歌唱就是最好的表達方式。最簡單的歌唱就是喜悅時的嘻笑、悲傷時的嚎哭、驚恐時的尖叫、痛苦時的呻吟、思念時的念叨、生氣時的吼叫、鬱悶時的嗟歎。舞蹈就是非常規動作,平素循規蹈矩的人們,需要用不一樣的動作宣洩內心的能量。比如高興時歡欣鼓舞,手舞足蹈、歡呼雀躍。悲傷時呼天搶地、捶胸頓足。非常的情緒和情感通過非常的手段得以表達釋放,得以舒緩平和。如果不這樣做,憋屈鬱悶就此產生,長此以往,身體和心理都會出現問題。
藏族的舞蹈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旋子,左手和左腳,右手和右腳一起舞動,簡單地說就是順拐。如果正常生活中這麼行走,自己肯定會覺得彆扭,別人會覺得可笑。可是在藏族舞蹈中反復出現這個動作,卻是給人美的感覺,舞者也自覺舒暢。這樣跳舞,估計偏癱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低。西藏天高地闊,藏族歌手的嗓子各個高挑清冽,直插雲霄。如果來個不插電、無伴奏的比賽,藏人的歌聲當屬第一。
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舞蹈中也洋溢著奔騰豪放的情緒。可能是經常駕馭馬的緣故,蒙族舞蹈中搖肩的動作非常多,甚至顯得誇張。估計蒙古族肩周炎的發病率不會太高。最有名的是蒙族的敬酒歌,旋律曲調相對固定,可是歌手隨著客人的身份、場景變化歌詞,客人不喝歌聲不停。烘托氣氛、交流感情到了極至。
維吾爾族的更是著名,漢族的作曲家王洛賓、雷振邦、刀朗都從中汲取了很多營養,創作出了很多動人的歌曲。無論是略顯憂鬱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還是歡快明亮的《達阪城的姑娘》都準確到位地表達了人的情感。維族的舞蹈以揚手、轉腰、平移脖子為特點,想想一個平素束手拘謹,頸肩腰背僵硬的人會是怎樣的心態,就會明白維族的舞蹈的治療作用。
比起其他民族來說,漢族並不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換句話說,我們顯得過於含蓄,對自己的的情緒和情感過分壓抑,無法伸張或有法不去宣洩。也許有人會舉出大秧歌,舞龍燈、跑旱船和信天遊、二人轉來證明我們也能歌善舞,但是捫心自問,我們的歌舞,有多少是發自內心,表達自己的情感?有多少是應景隨心、工作時唱,吃飯時唱?我們的歌舞大多是程式化、儀式化,以致於僵化,失去了歌舞的原意。比漢族還不如的估計就是日本歌舞,其舞蹈感覺更僵化死板,不是流露舞者的內心,而是複製前人的規矩、套路。日本歌我聽得不多,只知道卡拉OK是日本人發明的,好歹也是個發洩途徑。總體來講漢和兩個民族的心理負擔較重,情緒情感的壓力大,這與不善歌舞有很大關係。
究其原因,首先是中腐儒的流毒太深,被所謂的規矩束縛太多,長期壓抑自身的心性形成了習慣。朱熹有“存天理、滅人欲”一說,偷天換日,把自己那套變態的理論當作天理灌輸給人們,壓制人們的天性。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便於當權者的統治。就像給婦女纏足一樣,靠削弱對手來保持自己相對的強大。以此治國,可以暫緩內憂,但是管不了外患,宋朝最終亡國。以此修身,活得痛苦,死得更快。兒童時期本應該是天真爛漫、生動活潑,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要求是兩手交叉放在背後,挺胸抬頭去聽課的。這樣的拘束壓制,老師倒是省事了,可是誰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呢?課間休息10分鐘,本來是孩子們嘻笑打鬧放風的時候,可是現在的很多學校怕出事擔責任,撤除了單杠、雙杠,禁止孩子們攀爬、奔跑,連說話的聲音都做了限制。這樣的學誰還想上呢?
另外的原因就是城市化,試想在人群密集、鋼筋水泥的森林裡,誰要是唱一嗓子,跳一段舞,肯定會被當作精神病。想想在高山曠野裡,吼一段信天遊的舒暢,就會更深刻理解,城市生活的憋悶。很多人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有的早早起來爬香山去喊山,有的聚集在公園裡面合唱、獨唱;有的聚在KTV裡面K歌。如果能有越來多的人去唱歌,唱自己喜歡的歌,唱自己創作的歌,醫院就會少很多病人,足球場上就會少一些京罵。想唱就唱說來簡單,其實很難。
不能忽視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商業化的影響,鋪天蓋地的宣傳鼓噪、反復的灌輸,鬧得現代的人們聽別人的歌、唱別人的歌、跟著別人的感覺走、體會別人的情緒,最終失去自我。歌也唱了,舞也跳了,表達的卻不是自己的情感。唱歌跳舞不是為了自己舒服,而是為了讓別人覺得好。所以總是在跟風趕時髦,先是國標、後是拉丁、現在又來了肚皮舞和鋼管舞。說來最難讓人忍受的還是那些學院派們譜寫、演唱的偽民歌,為了歌功頌德,表達的是虛情假意,唱的人過於做作,用的假聲。直到聽到了天籟般“原生態”的民歌,才讓人體會到了返樸歸真的美好。
古時的養生、治病,是先有“大舞”,在五千年前的陶盆上有類似練動功的“舞”,在四千年多年前《尚書》和秦《呂氏春秋》有中原地帶發大水的記載,當時的人們受了濕氣“筋骨瑟縮不達,故作舞以宣導之”,之後的古籍也記載了以舞祛病和導引、按蹻、吐納等養生治病辦法。流傳下來的八段錦、五禽戲等動功即是由“舞”發展起來的。武術的武也源於舞,只不過其攻擊、戰鬥的意味更重一些。
《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中說:“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身為中國人,居處環境,遺傳體質決定了發自內心的歌舞是最適宜我們的保健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文兵:健康就要多歌唱跳舞
歌舞升平 徐文兵大夫中医课程7
白居易后悔一辈子的事情:用诗逼死痴情才女
一组新疆歌舞,太美了!
美丽新疆.美妙歌曲
一组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太美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