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文本|从讽诵到开口传

《内经》文本

甲、雷公的学习

述者芃澜




(二)从讽诵到开口传


我们先来看一下,《灵枢.禁服》中,一段雷公向黄帝学习的经历: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浓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约之奈何?”

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

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矣”。

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

黄帝乃与俱入斋堂,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敢有背此言者,反受其殃”。

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受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经典的文本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上段文字中,黄帝在决定“为子言之”的时候,也同时“左握其手,右受之书”。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中医的知识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于文字的,也就是“经”。一是不立文字的,后者往往要借助于师徒之间“开口传”。事实上“经”也往往分成两种,一种是公开的,一种则是秘密传授的“禁方书”。无论是“开口传”还是“禁方书”,都是要在一定的仪式后才能够交付给传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受书与开口传这两种受业方式之间,是有着明确的先后顺序的。往往是受书在先,在弟子自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这才在弟子的要求下,决定是否或什么时候开口传。在这其中,知识是与老师牢牢的结合在一起的,老师居于完全的主导的位置上。不仅决定择什么人而传,也决定着传多少,和怎么传。

下面就让我们和雷公一起来看一下,雷公是如何向黄帝学习中医的。

第一步,讽诵经典。还是《灵枢.禁服》里面所描述的,雷公向黄帝汇报说,“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 这里,雷公谈了自己学习《九针》的情况,“旦暮勤服之”,以至于有些竹简之间的牛皮都绷断了,时间更久一些的上面已经蒙上难以清洗的污垢,但是他仍然“讽诵弗置”。

因此“讽诵”,是雷公学习中医的第一步。

什么是讽诵?《周礼·大司乐》中有“兴道讽诵言语”。其注为:“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也就是,默默背诵就是讽,而朗读出声就是诵。讽诵是古代在修习中所采用的基本学习方式。直到今天,仍然是学习的重要工具。

在《黄帝内经》中,雷公学习中医,对经典的讽诵,就不仅具有学习的目的,更有着特殊的宗教仪式意味。这点与佛教中,讽诵作为僧徒“六行”之一一样,不仅仅是学习经文的需要,更有增强对经文的崇拜的宗教性,成为了僧徒修行的一部分。

因此,雷公在黄帝授经后,非常勤勉地讽诵,下了很深的工夫,仍不敢轻易放下。

有了这样的基础,他才敢去向黄帝提出问题,作为对于这一阶段的修习的肯定,黄帝不仅决定“为子言之”,而且还再受新书。

另一种情况是,雷公主动向老师请教。如《素问.方盛衰论》,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

第三种情况,黄帝也会主动询问和考较雷公讽诵的情况。比如,《素问.示从容论》黄帝就主动考较雷公诵读《脉经》的情况,雷公回答说:“臣请颂《脉经》上下篇,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十全,又安足以明之。”于是黄帝主动要求他把问题提出来,为他解释。

从以上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雷公的学习主要是依靠“讽诵经典——师徒问解——开口传”,其中以开口传为最高境界,也最严格,往往在传之前要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江早读经典】灵枢-五色(5)
中医经典文本精品书连接
中医“医道”来自“上帝”
禁咒,中医不能说的秘密︱黄帝密码
《雷公炮制药性解》详注.中医传世经典评注丛书
黄帝内针的传承——对传承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