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背诵班《伤寒论》第四十四天




伤寒论 正文第四十四天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0:59 伤寒论 正文第四十四天 来自天医堂



猪苓汤证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条文分析】 

222条论猪苓汤的禁例。阳明病汗出多而渴,为阳明胃热弥漫、迫津外泄、津气耗伤所致,治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此证因汗多胃燥化源不足,也可能出现小便少。若见小便少而误用猪苓汤利小便,该方虽能滋阴清热,但毕竟是利水走津之剂,只适用于津伤有热、水气不利证,而对燥热多汗伤津却并无水停之证,若用猪苓汤复利其小便,必竭欲亡之津,故告诫医者不可与之。本条既说明了猪苓汤的使用禁忌,也提出了白虎加人参汤证和猪苓汤证的鉴别,正如周禹载《伤寒论三注》所说:“渴而小便不利,本当用猪苓汤,然汗多在所禁也。此与伤寒入腑不令溲数同意。盖邪入阳明,已劫其津,汗出复多,更耗其液,津液曾几,尚可下夺耶?倘以白虎加人参去其热,则不利小便而津回自利矣。”


猪苓汤由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组成,猪苓、茯苓、泽泻甘淡渗泄以利水;滑石甘寒,既能清热,又能利水,一物而兼二任;阿胶血肉有情之品,咸寒润下,育阴清热,对阴伤而有热者尤宜。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猪苓汤证由里热阴伤与水气不利两组症状组成,结合《少阴篇》第319条,其辨证要点为,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或见下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


  病机:阴伤有热,水气不利。


  治法:清热滋阴利水。方用猪苓汤。


汤证辨析:猪苓汤证的“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与71条中五苓

散主之的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在文字表述上十分相似,且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均为水气不利之证,必须善于鉴别。两证病位均在下焦,由于膀胱气化失职,均见小便不利,治用猪、茯、泽以利水,虽脉浮发热、口渴证同,但其缘由有异。猪苓汤由于阳明余热尚存,津伤而水气不利,故见心烦不得眠,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证,其治在利水基础上加阿胶、滑石育阴清热;五苓散证由于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里,邪与水结,气不化津所致,故见恶寒发热舌苔白等表寒证,其治在利水基础上加桂枝、白术,通阳化气,兼以解表。

 



编辑:杨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里关于“渴”的原文及机理
【伤寒论精读】阳明篇条文223-224
【学伤寒】条文第224条
《伤寒论》(319条)猪苓汤证
夜读伤寒-319
伤寒论释疑四——五苓散与猪苓汤之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