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名老中医成才关键因素与共性规律研究

当代名老中医成才关键因素与共性规律研究

来源:搜集整理   日期:2015-12-2211:38:45   点击数:70

关键词:名老中医,成才规律 论文发表
名老中医作为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名医的传承则是保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中医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打造名医,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方式。对名医的传承不仅包括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还应包括精神品质与成才经验。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特设当代名老中医成才之路的总结研究一项,旨在以当代百名中医名家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如何成为名医的基本经验和共性规律。该研究成果对于培养新一代中医,加速名医的成才速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课题设计与实施
本课题主要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专题采访等手段,收集各分课题的名老中医成才经验总结报告、调查问卷数据和座谈音像资料,对群体进行横向比较与归纳的共性研究。

本课题重点采用调查问卷与数据统计的方法,从基本信息、师承治学、学医经历、成功之路、读书心要、传承经验、人文背景7大方面设计问卷项目92个,问卷项目设计完成后,由专业人员根据内容建立网络数据库及问卷录入界面。

对经过结构化处理或一些计量型的数据,将其直接导入到SAS软件中,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计量资料有学医年龄、独立行医年龄、成名年龄等直接统计得出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等;已结构化的数据有从性别、籍贯、学历、启蒙方式、学医动机、学医形式、学习中医医籍的关键、学好中医的关键、成才后的启示、关注的诊疗模式以及生活嗜好、业余爱好等直接进行频数统计。共得出有效数据项目64个。问卷大部份内容采用SAS8.2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结合所收集的各分课题的名老中医成才经验总结报告、及本课题专门采访的名家访谈音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从中归纳抽取其中的共性因素,构成名老中医成才的因素体系及基本模式。
三、成才因素的提取与分析
上述调查问卷的64项有效数据统计结果(略),对中医成才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和地位,我们根据彼此意义的异同,重新进行梳理,将同义近性的项目,进行合并归类,从中抽取出具有独立、普遍意义的成才因素共9大类30个因子,构成名医成才的大体框架。
(一)一般条件类因素
一般条件性因素有性别、地域、年龄等,它们不是促成中医成才的主要因素,但对成才的难易差异有一定的影响。
1.
性别差异:总体来说,男性较女性成才者多,而其占绝对优势则可能有社会原因,但在妇科、儿科领域,女性尚有特殊优势。如妇科的朱南孙、儿科的倪珠英。因为女性细致,对妇女、儿童的疾病在体察和处理病情上,医与患之间更易贴近、沟通和配合。
2.
地域差异:总体来说,靠近长江、黄河流域、并靠东部地区,成才的氛围更浓。如在名老中医的籍贯分布中,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籍贯者就占居半数以上;在名老中医的工作区域的分布中,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浙江、江西、河北、山东前8位,占居28个省市地区的51%。因为这些地区近代以来,经济相对发达、文化相对繁荣,中医药行业也较兴旺,因而中医学术也较活跃,人才更易涌现。
3.
年龄差异:总体来说,年龄越大(从医年龄),知名度越高。从有关项目的统计来看,当地成名集中在35岁左右,省内成名集中在41岁左右,国内成名集中在47岁左右。而在本课题所涉及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其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78岁左右。
因为中医的临证水平与学医者的临床经历、生活阅历等经验的积累有较多关。临床诊病见多识广,才能见怪不怪、心中有数。因此,名医多为老中医,一般看中医都习惯找年长发白的名老中医
4.
成名时段:比较其他学科,中医成才总体来说,具有周期较长,成才较晚的特点。从有关项目的统计来看,一般成长过程的平均的年龄是:开始学医在18岁左右,独立行医在23岁左右,而在当地成名为35岁左右,省内成名为41岁左右,国内成名为47岁左右。从独立行医到开始在当地成名平均要12年左右的时间,由当地成名到省内成名再到国内成名,又各需6年左右。总之,平均以每6年左右为一个台阶段。
中医成名与西医有所不同,西医往往可以通过实验科研,或临床集中统计观察,因为某项治疗技术的突破,或某种学术观点的创新,而较快成名,中医则一切依赖于经验的日积月累,学识医术才能逐渐成熟而慢慢现露出来,因此中医成才的周期长,成名至少要比其他学科迟个56年。所谓大器晚成,用在中医是在合适不过了。
(二)文化背景类因素
是否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中医成才有较大影响。
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抓鸡,这反映了掌握传统文化对认知中医具有较大的作用。有关项目的统计结果,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种关系:
1.
汉族学中医,是近水楼台。民族分布的统计结果——汉族占97 %;少数民族合计仅占3%。此分布特点反映了中医学与汉文化的子母关系,故名老中医自然以汉族人群为主体。
2.
以有古文基础者佳。据有关项目的统计,大部分名老中医均有科班或私塾传统文化的基础,且当时着重古代文学。这间接反映他们有较高的古文功底,为以后学习中医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3.
传统文化熏陶有益。有关项目的统计显示,名老中医的业余爱好以文学艺术、养生保健占绝大多数,生活嗜好也以好茶者排第一。培养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对生活情趣、养生保健,都是益多弊少的。
由于中医药学,本质上就是建立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上的防病治病古代科学,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科技知识,一脉相承、血肉相连。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首先影响了对中医药学的接受能力。儒家、道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打好古代文化基础,对于学好传统中医无疑是不宜缺如的。
(三)情操品性类因素
1.
大医重德。从有关项目统计结果显示:当代名老中医的主要学医动机以行医济世居首位,达76人次,占总体的76%,为绝大多数。说明高尚的情操、悲悯的胸怀是促成名医形成的重要动因。
专题采访也特别感受到,当代名医很强调医德对成才的重要导向作用。如周仲瑛老就特别强调为医首重于德,因为情操品性,是支持医术持久发展的保证。为医者,只有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才会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求精的愿望,才有淡泊名利、一心求真的作风,才可能由此日积月累,成为学验俱丰的名医大家。否则志不坚,智不达(引墨子语)。
观古今名医的成长历程,亦都能印证这点。医圣张仲景因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而才有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巨著出世;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辞官乐贫,才有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而遍觅千方之举……总之,立大愿,才能得大道,树正德,才能得正术。医德是医术得以不断进步的护航灯。
2
.执爱中医通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不竭的动力。学习中医是一个比较艰苦漫长的摸索过程,如果对中医缺乏热情,则难以持之以恒地探讨下去,就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当代名医邓铁涛、朱良春、焦树德、周仲瑛、何任、陈瑞春等,无不是因为把中医药的兴衰与自己的生命紧密相系,而有奋斗一生的经历,才造就了他们广博的学识与精湛的医术。他们一致的共识是:德才兼备,互相促进,始能医技日进,学有所成,这确实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3.
勤奋好学从有关项目统计结果显示,学好中医关键因素有多个方面,但荣居首要的却是个人的勤奋好学。认为勤奋好学是第1位者几乎占到74%,大大超难过其它因素(23%~34%)。可以说对中医药这一古老悟的传统学科,有无勤奋好学的习性,是决定其他成才因素能否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或根本前提,没有这一前提,其它因素的作用都难以进一步发挥作用。
(四)读书学习类因素
文以载道,中医学术两千年的延绵传承,首先得利于中医文献的浩瀚记载,其为后学提供了巨大的知识宝库。但面对号称万卷的中医古籍,学医者耗尽毕生也不可能读尽其书,更何况古书之中,鱼目混珠,读书良莠不分,不仅枉费时间,甚至还会滋生困惑,乃至误入歧途。因此,如何读书、如何学习是中医初学者最常遇到的问题。对此,名老中医从他们的切身经历中,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1.
熟读经典自古名家出经典纵观历代大医家、有突出成就者,都是从经典起家的(张磊),故四大经典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不读经典,难成名医(孙达武)。
从有关的多项调查统计中都一再显示,绝大多数名老中医(99%)中医都公认经典之重要。即便是许多不从事中医内科的中医专家,如骨伤科、针灸科、妇、儿科的名老,也对中医经典表现出极大的重视程度。
经典之所以重要,他们认为经典是中医基础之灵魂(倪珠英),为中医精华之所在(杨宗孟),特别是《内经》、《伤寒杂病论》两部书,尤为重要(朱良春),是中医学最具体系统的、最哲学科学的经典著作,指导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为后代医学发展创造新的理论,提高疗效作出了示范(秦亮甫)。
对经典的学习方法,他们提出有以下要领:
1)学经典不同于一般教材和医藉的学习,必须首先熟读多背。
(经典)必须精读背诵的书籍”(王国三),因为经典大多言简意赅,蕴义深奥,非仅凭对表面词语的一时理解所能领悟,其中含有许多深奥的精义,要经过刻苦钻研,下一番苦功夫去心悟,才能有所得。(朱良春)。
精读深思四大经典要归纳分类笔录之,精读之,心悟之,铭记之,明其理而知其要,重要章节诵之如流。(李寿山),而当前院校改为选修,实为大谬!”(朱良春)
2)学经典不同于一般课程和理论的学习,必须经常结合实践。
即其许多的哲理与法则,只有在运用中得到临床印证,才能切身感悟其深意,才能真切体会其价值。
因此,要真正学懂经典,仅凭课堂校内的读书是不够的,要把读书学习与实际运用紧密交织起来,要做到会读、会用、还要会写,要开口不离经典,动手不离辨证(陈瑞春)。
3)学经典不同于一般专业和专科的学习,必须反复温故知新。
即经典学习有终身研读的必要,因为经典中好些深奥的原理,需要经年不懈的体验与领悟。对同一命题的认识,到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层次的新意,结合临床问题再回头温习,会有常读常新别有洞天之感。故俗有经典不厌百回读之谓。
陈瑞春老曾把自己的一生医事和成才过程高度概括为学伤寒——用伤寒——写伤寒。即早年发奋求索伤寒之理,中年广泛活用伤寒之方,晚年总结提高伤寒之义,对经典理论的运用,既能够恪守经旨、全面继承,又善于临床发挥、触类旁通,达到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相贯而一,古方今病理法方药相济而能的境界。
2.
博采众长:中医学是汇历代百家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经典固然是中医理论的灵魂与骨架所在,但要应对纷繁复杂的临床病症,竟有经典是不够的,还要从后世不断涌现的各家学说中,不断汲取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新意,才能比较完整地掌握中医学博大精深的学术内涵与宝贵知识。因此,大多数名老中医,都赞同除熟读经典之外,还要博览群书,以博采众长。并且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所谓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不过,中医的著作可谓是汗牛充栋,即使毕尽一生,也难以通读完,而通过我们对统计老中医推荐的古今医书,则可为后学的择优而习,提供宝贵的经验。
名老中医推荐涉猎的书籍,古代医书共有118本,其中以《脾胃论》、《医宗金鉴》、《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临证指南医案》五部典籍最为突出。而在72部现代医书中,则以《蒲辅周医案》,《岳美中论医集》等书相对集中。因为以上诸书,都是中医理论与经验结合的很好的杰作。
3.
难易专博分先后考察百名名老中医学医读书的历程,大体有先难后易先易后难两类基本过程,但无论从难而易从易而难,均可以成为最后达到通晓中医,成为名家的途径。结合成才经验、名家访谈等调查,为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我们认为,可以走先易后难、先专后博、学用循环的学医模式。即先从入门书(多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必赋》、《汤头歌诀》小四大经典)到经典(四大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再读百家(五部典籍:《脾胃论》、《医宗金鉴》、《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临证指南医案》)与各科专著等,这样容易形成比较带有普遍适应性的学习规范。
4.
学时与要领
1
)学习的一般时间名老中医经验告诉我们,学医之初应非常刻苦,平均每天应有不少于5小时用于读书。独立临床以后,临床的同时,也要重视继续学习,平均也每天有3小时用于读书学习,基本上达到半天看病,半天读书,这种传统经典的模式,便于坚持理论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时时互动。
2
)学习的一般要领名老中医强调学习中医书籍的关键是先背诵、重领悟,而贵在运用。正如蔡小荪老所言背诵是基础,然后是理解领悟,领悟后方能用于临床
中医重在领悟,也与名老中医主研医籍的内容有关,名老中医的主研医籍中大多为古代典籍,而经典语言简练、语义深奥,表述用词不够平白,对同一经文的理解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处,因此,学习文献必须结合临床实践才易于领悟。
5.
学历与途径
1
)学历起点从有关的统计结果可知,学历对中医成才虽具有较大影响,但成才结果与学历高低并无恒定的递进联系,学历高低并非是决定因素,只要有一定的专业学历基础(大专以上),再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才都是可以实现的。
2
)学医途径从有关的统计结果可知,科班是最主流的学医道路,但家传与从师也是较为有效的学医途径,而自学,其重要性虽非居于前位,但却公认是使用最多的方式。科班学习对中医成才是具有奠基意义,但从师拜艺和经常自学,还有它独到的作用,是对科班学习的有效补充,因此,学医过程也应对从师拜艺和勤奋自学有特别的关注。
(五)临证行医类因素
1
.注重临床古有云: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对中医学更是如此。
从若干项目的调查问卷统计都显示,名老中医绝大多数都把作好临床视为其不可动摇的中心工作。
成名领域统计:集中在临床领域,并占绝对多数,94%把它排在首位,100%的名老中医在该有成就。成名原因,4.4成名业绩统计:以临床疗效卓著为其主流,73%的名老中医认为它是成名的首要原因,95%认为成名过程中有临床经验在内,说明名医的形成与公认,均体现在临床疗效上,说明在病人中树了良好的医德医术是成名的基石。学好中医的关键统计:以理论结合实践占34%、勤于临证占29%”合计为注重临床而紧随勤奋好学,排居培养方法的五大因素之首。职称统计:也突出以临床系列的主任医师为主(77%),其次是教育系列(教授),而科研系列(研究员)极少。这反映了传统的中医根植于临床,名老中医的成才也自然以临床为主要土壤的学科特点。
以上的种种数据都印证了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的至理名言。
因为祖国医学是根植于临床、验之于临床,实践性极强的的学科,其一切学术观点的是非争议、一切理论假说的真假甄别,都只能依赖于临床印证是否有效这华山一途,因为实践出真知,尤其对那些尚未能被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的规律与经验,临床实践既是检验其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也是认定其机理的最终结点。
正如郭子光老指出的: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许多道理、概念只有通过临床观察、应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伤寒论》上有一条定则,叫做外证未解,当先解表,这是讲得烂熟的理论。然而,有表证不先解表怎么样?解表不得法怎么样?表解过程的表现又怎么样?如此等等,书上虽有叙述,但总不如临床上的具体、多样,只有通过自己亲身临床证观察,才能真正理解这条定则的实际意义。张琪老则曰:中医临床是中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中医药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关键在于其临床疗效;朱良春老也说: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之高低在于疗效。即临床疗效的好坏是中医药的试金石,中医药之所以能数千年不衰,仍屹立世界医药之林,正是因为她的疗效。
众所周知,中医名医临床成才有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三大要诀,不过从本课题统计调查可知,并非所有的名医都是门出经典,其出自药堂者有之,也并非所有的名医都有名师点拨,其自学成才者也非少数,但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的名医不是经历了艰苦临证摸爬滚打的长期磨炼。因此,重视临床是三大要素之中,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江西的陈瑞春老,对此常感慨道:中医乃临证第一之学。何任老也说道: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临床实践,在临床治验中提高治疗技术,逐渐在群众中树立威望,以致在医林中独树一帜。这是医家成才、成名的必须途径。周仲瑛老也提出中医成才的关键是多临证,要强化临床与理论的联系结合。
总之,中医是完全来自临床而以实践为第一原则的科学,时至今日,临床疗效仍然是试别其各种理论真伪的惟一途径。因此,学中医者,要成为能够担负中医发展重任的一代名医,首先就要立足学以致用、坚持临床,才能拓守好中医教育、中医科研的生命线。
2
.基本保障
1)确保足够临床时间足够的临床时间,是感受中医实际、提高中医临证能力的重要保障。
从有关项目的调查统计显示:从事临床的时间一般至少应保持在4个半天以上,年壮时还应增多至56次,年迈后可以适减至23次。
如这批名老中医,在成名阶段及前5年临床时间均较多,最多者第周7天均上临床,平均有8个半天/周,坚持临床极好,即使在高龄的今天,他们仍在临床上坚持得较好,平均临床有4.13半天/周。
2)鼓励基层临床经历最好要有基层行医的经历,至少2年以上。因为在城市大医院环境下现代西医发达,病人、医生的中医依从性不好,再加上医院受经济效益的制约,西药西医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考虑名医成才方案,要适当计划下基层锻炼的机会。
3
.四点临证技巧:
1)首先打好内科基础。即无论从事何科专业,首先注意打好中医内科的基础。从专业统计提示,虽然名老中医专业分布较为广泛,但多数仍以从事中医内科为主,占56%,且有不少医家从事中医内科者与从事妇科、针灸、儿科者是相互兼职的(约占到10%以上)。因为中医分科有以大内科为主导的特点,其他专科在相当程度上是要以中医内科为基础的。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医重整体与联系、略局部与分析的学术特点,中医人才培养应充分注意理论根基与专业特长的标本关系。
2)分科不宜过早过细。对当前中医分科的看法或建议调查显示,虽然赞成中医分科者占多数(60%)但他们反对简单地按照西医或目前的分科方法,认为分科不宜过细(33.8%),或认为不宜套西医模式(8.8%),或强调分科要保持中医特色(13.2%),还有的认为中医是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宜建设大内科。正如周仲瑛英老说的:中医分科不必太细,应按中医特色特点分科。现代我们医院的专业分科,失去了中医系统分类的学术特点,走向了形态分类的现代模式。现在中医的新一代在整体观念方面趋向淡化,这个有得有失,有待于商榷、探讨。很简单的例子,搞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妇科、外科的,总需要以内科的辨证论治体系为基础,掌握好中医的整体观,在专科方面才能功底深厚、突出专长。总之中医虽有必要分科,但如何在分科中保持中医特色,则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诊疗力主辨证论治即临证诊疗一定要以辨证论治为主旨。有关统计显示,绝大部分老中医(90%以上)认为,在临床上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医辨证,其次是中医辨病、西医辨病,这一结果也再次印证了中医临床应以辨证为主,辨病为辅,病证结合的观点,说明辨证论治既是中医诊疗的一个特色,也是保证临床疗效的优势所在。
4)慎重实施中西结合即中西结合切忌盲目与轻率。有关统计显示,虽然名老中医多数(67%)不反对中西医结合,但就如何结合则较多看法。结合成才经验研究和名家访谈,可以得出,大多老中医对中西医结合是持批判和实用的精神,多采取先从临床上取长补短的治疗方面结合,而不是急于在理论上结合,他们强调出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加西医,而要要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要能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中医,现代科学方法来验证中医。特别反对不中不西中医西化的观点。可看出,虽然赞成中西医结合占多数,但其实大多仍是反对中西医的盲目结合,特别是在理论上的轻率结合,这为我们今后对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提出了警言,值得特别重视。
(六)拜师受艺类因素
在中医学术的历史传承上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通过文字书籍的间接方式,还有一种是通过师徒亲授的直接方式。前者具有传播广泛、信息量大的特点,后者则有贴近临床、切合实用的优点,尤其是那些文字无法真切表达和客观再现的活化知识,老师的身传示教,则能弥补读书学习的种种不足!因此,在中医教育中,拜师学艺具有突出的地位。以至部分名老中医把师承教育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认为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朱良春)。
1.
师承方式不可缺从统计调查可见,大多数当代名医都有师徒传承的经历,其师承类型,有家传式、从师式、指派式,而部分还兼而有之。
学医形式统计:大多数名医(超过50%),都有从师、科班、自学的多种学习经历。虽然科班学习对中医成才是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师拜艺和经常自学,还有它独到的作用,学医过程也应对从师拜艺有足够的关注。
启蒙方式、启蒙老师统计:名老中医绝大多数都有启蒙老师(82%),结合成才经验总结、名医访谈,多数启蒙老师在成才过程中具有的引径入门的重要作用。
张琪老曾感慨到:中医药师承制学习方法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我认为现今仍旧是成功的方法。他们认为这种随师侍诊耳提面命衣钵相传的方式,最能让弟子切身领悟导师的学术真谛,直接承受导师的临证经验。
2.
名师指点是关键从有关统计显示:在学好中医的几大关键因素中,名师指点是其中的重要一条,大多数名老中医(76%)都认可之。成才经验总结、名医访谈也显示,许多名老中医都有类似的感慨:有时名医的指点迷津,胜读十年之书。
俗话说:老马识途!名师作为学验俱丰的长者,他们充满切身经历的指导,最能有的放矢,直入实地,使后学少走弯路。
名师独特的作用可以具体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
1)展示高超医技,树立中医信念。如倪珠英老,从西医学院毕业,因有机会跟随宋之桢、蒋洁尘二位中医老师,初涉中医时,随宋老成功救治1例危在旦夕的重症小儿肺炎,激发了她学习中医的兴趣,后来伺诊三年又见证了中医也能挽救不少病人于危旦,从而坚定了学好中医的信念和决心。听了蒋洁尘老师讲授的第一课阴阳学说,体会到祖国医学借阴阳来说明人体内在和内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整体观念,与西医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观截然不同,印象极为深刻。对以后学习中医起到主导作用。
2)指导经典学习,熏陶求是作风。如朱良春老曾从师于近代大家章次公,章师学识渊博,理论精深,所倡导的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革新精神,求实的治学主张,精切的辨证功夫,独到的用药经验,对他影响很大。
3)展示临证过程,切入临床实际。张琪老说到:徒弟跟随老师临证,学成就能独立看病,而且疗效较好。老师治病的特点,实事求是,值得继承,不脱离实际。何任老也认为侍诊是学习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最好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原原本本地观察到名老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是完全真实的临床,而不象书本的介绍,总是脱离临床一段距离。……侍诊确实是中医学术承传的不二法门。
4)沟通理论实践,破解关键疑惑。章真如老认为: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往往一语茅塞顿开。因此,若每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名师的指点,学习上往往会走许多弯路,难获得成功。无师自通者,寥如晨星。拜师学艺无疑是一条捷径。
朱良春老认为自己受到名师指导,得益匪浅。章次公先生是他终身难忘的恩师,感到很幸运,在实习阶段就拜章先生为师,跟随临证抄方,遇到关键性的环节时,章师每每提醒一下,启迪是深刻的,获是益最大的。
3.
近无师求书为介即对身边尚无名师可求者,可以以书为介,私淑求学。
在名医访谈中,曾对无师自通的名老中医何炎焱老,就此问题做过专题采访,何老的答案是:中医没有完全的无师自通者,勤求古训,以书为介,拜古代名医为师,是他一贯的求师之道。
有关统计显示:名老中医认为古代医家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吴鞠通等,现代医家蒲辅周、岳美中、任继学、邓铁涛等,都是值得推荐为师的的对象,后学者如果能细读这些名家的著作,学习这些名家的医德医风及学术思想,对于自己的成才,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七)总结研究类因素
1.
总结促进提高经验是经历了实践检验知识,非常宝贵,但又是局部实践的产物,难免局限。只有把经验放到全局中去加以比较,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性,提升理论水平,才能更准确地加以把握,才能在继承中有所提高。因此,善于不断总结经验,这是促进中医成才的积极手段。
从对成名领域的因素统计来看,除了医疗效果占居首位之外,经验总结”“研究成果”“学术思想”“著书立说也紧居其后,这说明在丰富临证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开展科学研究,也是促进名老中医成才的重要催化因素。成名原因成名业绩学好中医的关键统计也有类似的结果。
何任老认为:著书立说可以及时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临证经验,创新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这不仅使已有的经验更系统、完善,有更大的效益,还极大丰富了医药宝库,使其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医籍著作是医家成才的历史见证,历代名医均有自己的代表作,只有善于总结经验,大胆著书立说,才能不断提高水平。
2.
研究提升水平审视名医的学术贡献,可以发现,对所学知识的提问质疑,也是治学成才的重要方法。因为纵观历代名医,大都是对古人经验大胆质疑,然后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造,提出中医学上新观点新内容,从而成为一代宗师。(何任)。
专题采访发现,当代不少名老中医,都是在研究新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新问题中,对前人的经验或观点,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的。如:焦树德老善用附子治顽痹,提出治痹贵在通阳的观点,是基于现代环境风湿病治疗有滥用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弊端;陈瑞春老善用柴胡类方治疗疑难杂症,提出治杂病以和为先的观点,是针对现代条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就治,有滥用抗生素与发汗药的误区;邓铁涛老,善于从痰瘀夹虚立法辨治冠心病,是依据现代好发人群多食少动的生活方式……
(八)机遇条件类因素
条件是影响成才的外在因素,机遇是不可多得的条件。创造条件、把握机遇,也是中医成才的促进因素。
中医成才就总体而言,有其必然规律,但就个人而言,则条件、机遇也很重要。
1.
高徒遇良师,就有很大的机会性。
如在所调查的百名名老中医中,有家传经历的占到44%,有过从师经历的占到77%,说明多数人有较好的师承经历。如经方大家陈瑞春,早年适逢先后三次受组织派遣,参加中医进修班,因而有幸聆听到姚荷生、万友生、邓少仙三位伤寒大家的精彩授课,才使他对经典理论的认识不断发生质的飞跃,从而步入了勤读经典、活用经方的坦途。
2
.学医的氛围环境,无疑是重要条件。
如妇科名家蔡小荪年方20岁就能独立应诊,日百余人,名盛一方,即得力于其出自名医之家,自幼即可学医随诊,耳闻目染,父亲亲授,名师指点,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理论与临床基础。
3
.政策与形势,也有较大的时机性。如从对名老中医成才报告的查阅和部分深入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中西医结合专家的成才,都得益五十年代响应毛主席号召、参加西学中运动,由此,一心投身于对祖国医学宝库的挖掘工作,也有了结识了当时一些名医大家的经历,如中西医结合儿科倪珠英、眼科邓亚平、内科汤益明、妇科杨宗孟等;而不少中医专家的成才,也与国家大力保护、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大举措有关,如陈可冀、任继学、方和谦、路志正等,都有乘势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重点呵护与培养等机会。从“4.1成名原因统计可见:有17%的名老中医认为自己的成名与成就与国家政府的支持帮助关系甚大。
3
.地域优势,对促进成才也有一定影响。
如儿科名家刘弼臣就认为,早年学校毕业后即奉调进京,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这样的地域优势为他在中医学术与临床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从北京名老中医的籍贯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北京虽然名老中医云聚,但多数都不是本土出生,而是类似刘弼臣老由祖国各地奉调入京,从而在北京首都走上成名之路的。
另外,时势造英雄,有因于顺势得力的,也有因于逆境磨炼的。如东莞的何炎燊老、湖北的倪珠英老等,都经历变压力为动力、艰苦求学的成才过程。可见,时事之顺与逆,都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塑造名医。
(九)教学带徒类因素
1.
教学相长,师徒互动教书育人不止是培养后学的工作,也是催化名师的方式。通过带教带徒,会促使自己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理论观念的提高,同时也给了自己向同行展示学术思想与床经验的机会与平台,声誉也会随之学术思想的交流得以传播。
成名领域因素中教学占20%”成名原因中的教学成果21%”成名业绩培养人才,29%”,都占有相当的比例。
2.
教学授课,注重专题教学情况统计中显示,100名老中医中,有89位有教学经历,占89%,未明确说明或未填者有11人,无一位老中医明确表示没有教学经历,这个结果虽然不能说明教学对成才直接作用,但间接反映了教学经历对成才的影响。而在有教学经历者中,以授课兼讲座形式者最多,占53%,这是否提示单纯的课程授课,不如兼任专题讲座,更能促进学术交流和增强影响力。因为课程教学通过系统授课,可以促进自己知识的系统化,但结合专题讲座则能加强研究与创新的成分,更具有教学相长的作用。
3.
课程突出临床与经典从对传承经验一大类项目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名老中医在基本认可院校教育作用的同时,意见主要集中在课程理论脱离实际、经典特色不浓等方面,而名医授课的价值,正在于补此不足,因为名老中医自身就是理论联系临床、重视经典特色的产物。
4.
做好师承教育,提高传承效率师承的重要作用已如前述,而师承的不足也为名老中医所认识。从对有关项目的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名老中医有91%认为国家三批名师带徒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大多老中医对师承这种形式不仅认可并且认为是却有实效的学习途径。多数老中医认为师承的优点是师徒接触多,临床继承好临床能力强,这能补院校式教育之不足。而对师承教育的缺点也指出了培养数量少知识面窄
教学不规范培养质量差异大理论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极有必要组织名老中医,对其带教加强规范化、共享性改进,使师承教育更有成效。
三、当代名老中医成才关键因素的探析
在对影响中医成才的因素进行了实质性的抽取与单独意义的分析中,不难发现,一个名医的成才经历,总是若干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的因素是不足以完成名医的塑造工程,且各因素对名医形成的影响也非平行等价,而有大小主次的不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各因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和主次地位,才能勾画出中医名医成才的整体模式。
(一)成才因素之间的综合关系
通过将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成才经验的总结文献、名家访谈的典型实录综合互参,能够大致明确名医成才的九大类因素的基本作用,初步勾画出彼此之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情况中的性别、地域、年龄等因素,只是影响群体性成功概率的一般性社会性因素,对具体个人成才的影响度较小。
2.“
文化背景中的汉族与否、古文基础、传统文化等因素,是关乎个人文化素质与中医文化亲和力的影响因素,其作用效果一般是缓慢的,但确是持久的。人们常说学中医要有悟性,其实,就与此文化背景所蕴生出来的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力与感知力有关。
3.“
情操品性中的品德、动机、专注、悲悯、勤奋等心理素质,既是一般成才的通性因素,又是学好中医的前提条件,是学习中医的内在情商,对中医成才具有导向性作用。简单地说,它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地潜心从事、钻研中医学术的长久动力。因此,其作用不可轻视!而且,随着学识越高、成就越大,其作用越大。这就涉及到科学精神了。
4.“
读书学习是直接关乎人才知识构成的第一类因素,其作用之重要自不言待,而其中的熟读经典是最具有中医特点的重要因素,是中医学术的奠基要素,目前如何强调似都不为过;博采众长则是在钻研经典之后,兼容百家的代名词,是中医学术的拓宽工程,两者要保持和处理好先后源流、相互补充的关系。若结合教材学习和专科培训,就是要处理难易专博及先后关系的问题。上述任何的学习,都要有学习时间与精力的真正投入作保障,而努力的学习要产生良好的效果,则需要注意一定的学习要领,经典理论学习要注意先熟记、再思考,结合实践求参悟的特殊规则。古代典籍的学习,以多背诵,重领悟,贵运用,为其偏重的之法。学历起点与学习途径是创造学习环境的外部条件,有时非常重要,但却不是必备的,正规的院校本科是足够适宜的条件,若不具备者,仍可以通过勤奋自学和与拜师求艺加以弥补。
5.“
临证行医是中医格外强调的必备因素,临床是经验孕育的土壤,也是理论创造的源泉,是效益产生的场所,也是识别学术真伪的厅堂。中医一切的生命力来自于临床,这就充分表达了注重临床,实践第一的根本要求。脱离临床就没有真正的中医人才产生。因此,确保中医临床时间的充足,是人才培养最为简洁、也最难坚守的原则。面向基层、从大内科做起、注重各科的整体联系与牢记辨证论治的原则,这是保持和突出中医特色的基本立脚点。
6.“
拜师学艺不是学习中医的必备条件,但确实是入门、提速的重要载舟,也是引导理论知识挂钩实践能力的可靠捷径。力求多得名师指点,则易多获真知卓见,使学术、技能直上高端,早开眼界,开悟心智,而针对具体实际、特定场景的因材施教与及时点拨,更是院校式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特别是针对学习个体思维方式与观察立场上的误区与困惑,明师点穴式启发,将使受指导者终身收益。若现实环境中,无师可遇,则可以书为媒介,寻求古训、博采众长,也可无师自通,当然,这需要更加坚定的毅力和付出加倍的努力。
7.“
总结研究旨在精益求精、发展创新,这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追求,也是大师立志的境界。当然,成才未必都要成大师,但却可以各尽所长,以为后传。
8.“
条件机遇虽是可遇不可求的以外条件,但有无准备,有无基础,有无洞察,却是三分在人。所谓没有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设法创造一些条件,机遇总是垂青哪些有准备的人。
9.“
教学带徒是一种从严律己的自我要求,育人一杯水,自需备一桶,教学相长,在从学术传承的需要中,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成才关键性因素的提取
在中医成才的9大类30个因素中,哪些是最关键的因素呢?通过综合比较、整体评价,我们以为可以提炼概括为以下“6要素18字诀,即:读经典,作临床,拜名师,信中医,讲悟性,多总结。具体来说:
1.“
读经典”——应涵盖《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温病三典籍(温热病篇、温病条辨、湿热条辨)。
2.“
作临床”——必须是作中医的临床,即真正依靠中医的办法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否则根据精力总量不变的原理,西医的办法用得越熟,中医的招数也自然忘得越多。
3.“
拜名师”——老师固然多多益善,大师固然更能指点迷津,但并不是完全成比例的,因为真正起作用的是与你的困惑相适应的明师,其核心是能让你及时真切地感受到中医的实际境地,把你之领入正途而能登堂入室,因此,在成才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层次的明师。
4.“
信中医”——就是首先要相信中医、信仰中医、热爱中医,这是决定能否真读经典、真作临床、真拜名师的前提,如果骨头里对中医就缺乏信念、甚至怀疑,怎么会潜心、用心去寻找、领悟中医的真谛,读经典、作临床、拜名师,样样都作了,但恐怕都是走过场、玩形式,说起来比谁都懂,作起来则心中无数。
5.“
讲悟性”——是指在信仰中医的前提下,同样的勤奋,但对古代中医文化的理解和领会,学习效果确实有一个悟性的差异,其实这个悟性的形成,除了部分是因为先天的个体的思维方式或习惯不同,更多的与后天的文化素养、潜心程度有关,即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者,学习中医文化也就轻车熟路、习惯自然,而满脑子只习惯数理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生疏,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也就较难接轨吻合,学习中医较为吃力,效率自然不高,不过此时,若能有意识地坚持下去,潜心苦读,对传统文化也会由生转熟,克服障碍,步入敏悟的坦途。中医论文 
6.“
多总结”——是指对历经实践积累的临床经验和学习别人的有效成果,要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进行梳理、比较、归纳,形成较具规律性的或较有理论性的结论,这样才能从局部经验、分散学说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进而举一反三,推而广之地加以运用和提高。中医的博大精深,非一人之力所能穷尽,只有相互借鉴、互为补充,才能相对得到一个比较全面完备的知识框架,不断总结就是不断给这个博大的知识框架添砖加瓦,才能不断提高层次,开阔眼界。
总之,这六大要素之间,信中医是前提保证,读经典是知识基础,作临床是求真根谛,拜名师是提速捷径,讲悟性是认知条件,多总结是提升手段。它们是成才过程中相互依靠的的不同方面,彼此共同构建了中医成才框架的骨干——共性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周一缕书香 | 名老中医成才路 六大要素是关键
中医名家卢世秀:“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善思悟,勤总结” 成就好中医
刘夫子辨证论治要领系列谈专辑---第一讲之略论名医成才之道
读《温病纵横谈》有感 时间:2016-6-14 21:54:41栏目:读后感   读《温病纵横谈》有感   董斐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   纵横间通贯古今 谈
中医精髓最好的表达方式是?
中医类书籍学习资源汇总(请转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