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鲜半岛的前世今生(上)

       这首在我国广为传唱的儿歌,词曲均出自韩国人尹克荣。据说尹克荣四岁就能背诵朝鲜文的《千字文》,是个神童。1924年9月,尹克荣(作者当时只有21岁)的姐夫去世,尹克荣看见姐姐时常孤寂地望向天空已出现的半月,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首歌曲,一方面用以慰藉姐姐失去亲人的寂寥,另一方面也暗喻痛失国土的痛苦。尹克荣曾在访问中谈到,创作这首歌曲的困难在于最后一句。经反复修改后,他写下了晨星来引路的歌词,表示希望永远都在。

为了把问题讲清楚,九天今天重读了《史记》和《三国志》的相关内容,治学的态度必须严谨!


 

 

先厘清一个概念,本文所涉及的朝鲜,专指朝鲜半岛北部的国家,而朝鲜人代指目前朝鲜半岛所有朝鲜族人。

朝鲜人的先祖一部分来自中国的箕子。箕子和商纣王是亲戚,是殷商贵族。因为封地在箕(今天的山西太谷一带),尊称为箕子。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对纣王吃饭必用象牙做的筷子、玉制的杯子十分不认同,认为这种奢靡的作风是亡国之兆,但无论如何劝谏,纣王就是不听。有人劝箕子出走,箕子觉得有违为臣之道,就装疯卖傻,被纣王囚禁了。周灭商后,周武王释放了箕子,并向箕子讨教治国之道,箕子拒绝回答,也不愿意做周王的眼皮底下做顺民,就带着族人和一大批追随者,从胶东湾上船东渡大海来到了今天的朝鲜半岛的北部,建立了箕子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虽然不愿意做周王眼皮底下的顺民,但其后人仍然尊周为主,此后的箕子朝鲜也一直是中原政权的藩属。箕子朝鲜先臣于周后臣于秦,传了41代,后被汉高祖时代的燕国人卫满推翻,历经将近一千年。卫满朝鲜只传了一百来年,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在剿灭东匈奴的时候顺手把卫满朝鲜也给灭了,并在朝鲜半岛设置了四郡,直接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之下。这四个郡分别是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之下设有很多县,郡、县长官均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其中玄菟郡的郡治就设在今天的平壤。

 

 

西汉末年,朱蒙趁着朝廷势弱,在今天的吉林省东南部建立了高句丽。这个国家一开始就选定了发展方向,那就是向东、向中原政权管理松懈的朝鲜半岛北部发展。应该说这个朱蒙还是比较有战略眼光的,向西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汉朝的势力范围,显然是没有出路的。朱蒙最终在今天的平壤站住了脚,将高句丽的国都建在了今天的平壤。

以上基本上就说清楚了今天三八线以北的朝鲜半岛的来历了。

                                         

朝鲜半岛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带有浓厚汉文化色彩的建筑。

 

 

再说说朝鲜半岛的南部。朝鲜半岛南部一直比较落后,直到公元前四世纪才出现三个比较大的部落群马韩、辰韩和弁韩。其中马韩是三韩中最大的一个,后被百济统一。公元前57年辰韩各部落统一发展为新罗。弁韩发展为伽,公元6世纪伽被新罗吞并。

那么百济和新罗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朱蒙在平壤站住脚后,立长子为太子,朱蒙的三子温祚因为朱蒙已经将长子立为了太子,老三觉得没什么前途了,就和老二带着一帮人继续南下,打败了半岛南部最强大的势力马韩后,老三选择在汉江岸边的河南慰礼城建都城,并改名曰汉城。所谓汉城当然首先是表示自己及族人的来历,也由此可见,汉城得名已有2000年历史,棒子改称首尔无非是想切割韩国和我们大中华文化圈的关系。但这种切割其实还不够彻底,因为韩国的国名“韩”难道不是从马韩、辰韩和弁韩来的吗?要想真正切割清楚,应该把国名也给改了。可是能改个什么名字呢?改叫“棒子国”好像也不妥,因为棒子国仍然带有汉文化的印记!这是一个问题……

                                           

   朝鲜半岛的前三国时期地图


 

 

一同南下的朱家老二,认为临海而居比较好,不听追随者建议,于弥邹忽(这个应该也是古语音译)建国。现代史家对弥邹忽的地点一直存在争议,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是位于仁川附近,汉江出海口;后来又认为可能是在今天韩国忠清南道的牙山,但是这个和本文关系不大,就不纠结了。老二选择的这个地方环境恶劣,井水带咸味且多沼泽,不利耕种,反观汉城的百姓却生活富庶。老二因此羞愧的自杀了。老二死后,老二的属下和百姓主动投靠老三,搬迁到了汉城,老三温祚当然很高兴的接纳了他们。因为最初有十名大臣辅佐老三,老三建国后取名国号为“十济”。老二的人投靠过来后,为了体现人多力量大的意思,又将国号改为“百济”。济在汉语里面就是扶助帮助的意思,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这个字的意思是一致的,这里是不是妥妥的体现了汉文化的印记?

 

 

新罗源自辰韩和弁韩,《三国志·东夷传·韩传》记载:“辰韩在马韩之东,其耆老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来适韩国,马韩割其东界地与之……”就是说,新罗人的先祖是因为逃避大秦的劳役秦人。后汉书更是将辰韩指为秦韩,估计的秦和辰那个时候是谐音的。据三国志记载,当时的辰韩和弁韩(后统一为伽)共有大小国家24个,大国有几千户,小国几百户,新罗早期只是辰韩众多国家(严格说只能叫部落,但《三国志》陈寿是用的“国”字)中的一个,后逐渐统一了辰韩和弁韩的其它小部落,形成了新罗。值得注意的是新罗国号的由来——取“德业日新,网罗四方”之意。这是1145年朝鲜人自己的《三国史记》中的诠释,还是妥妥的汉文化印记啊。

以上这一部分基本上把朝鲜半岛的南半部分的由来也说清楚了。

 

 

由于朝鲜人的先祖基本上都是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半岛的中原人,因此,半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战乱。虽然直到新罗联合大唐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部分领土,建立朝鲜半岛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前,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都发动过相互兼并的战争,但总体上比起中原的战乱,其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就是小儿科了。

……

(关注公众号,看后续精彩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中,志愿军让美军吃尽苦头,那么朝鲜人民军表现如何?
韩国首都中文名,为何将“汉城”改“首尔”?
为什么以前的南朝鲜现在叫韩国,是音译还是意译?
1988年还是“汉城奥运会”,为什么韩国首都现在却叫“首尔”?
其实半个多世纪前,韩国汉城就已改名为首尔
为中国崛起读书的英雄,潜入外国买下一份地图,让国土得以保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